原创 毛主席笔下一首咏史词,深度和广度都无与伦比,读完让人赞叹不已
创始人
2025-07-23 15:02:41
0

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中国人向来都非常重视读史,历代的文学家、政治家与思想家们,无不将国史烂熟于胸。

毛主席就曾经通读《资治通鉴》多遍,即使是在战争时期,他也一直把《二十四史》等史学名著随时带在身边,不管是行走时、骑马时,还是坐在担架上,都在抓紧时间阅读。

上个世纪

六十年代初,毛主席在重读《史记》与范文澜的《中国通史》后,提笔写下了一首咏史词《贺新郎·读史》,这首词被认为他晚年词作中的“压轴之作”。

同年,山东大学的高亨教授,写下了一首《水调歌头》,盛赞毛主席是

“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

那么,毛主席这首《贺新郎·读史》里面,到底写了些什么内容,对于历史,他又有什么非凡的见解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贺新郎·读史》赏析

《贺新郎·读史》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

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蹻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竟,东方白。

白话翻译:

猿猴与人类作揖告别,只不过磨了几次石头,很快就度过了人类发展的“童年”。青铜与铁块在炉焰中翻滚,如果要问那是什么时候,谁又猜得出来呢?总不过是几千年。

人生一世,最难得的是开怀大笑。数千年来,不同的族群总是为了各自的利益,在疆场上弯弓如满月,鲜血流遍了城郊和原野。

读完一部中国历史,满头青丝都变成白雪。只记得字里行间都是斑斑血泪,最后只剩下几行冷冷的墨迹陈列。三皇五帝的伟绩,欺骗了古今无数看客,史书究竟掩埋了多少风流人物?

盗砳、庄蹻誉满天之后,还有陈胜振臂高呼,挥舞着那金黄色的钺。英雄的史书还未书写完毕,东方就已经天下大白了。

这首咏史诗最大的特点,是毛主席站在今人的角度,推翻了数千年来的“英雄史观”。因为他在

词中,明确否定了“三皇五帝”的丰功伟绩

三皇五帝的光辉事迹在毛主席的眼中,甚至不如盗跖、庄蹻和陈胜、吴广等人来得伟大。那么,他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历史是强者书写的!

词中的“三皇五帝”,并非是实指上古的三皇、神龙氏、伏羲氏和炎帝、黄帝、少昊等具体历史人物。应当理解成包括上述人物在内的,历史上的所有英明君主。

这些人作为历史的“大赢家”,

史官在记录他们的光荣事迹时,往往会为尊者讳,只记功,不记过,有时甚至还会颠倒黑白。

譬如神农氏、伏羲氏等人的故事,只存在于神话传说中,史官们当年记录他们的传说时,一心想为后世的贤明君主树立榜样,当然不可能“记录”下他们的过失。

由于过分的溢美,导致很多帝王的史料,显得严重缺乏可信度。

其他不说,关于舜帝多次被亲生父母暗杀一事,就令人觉得费解。

唐朝自从唐太宗李世民,开启了皇帝生前调阅《起居注》的先河之后,包括唐代的“玄武门之变”、宋代的“斧声烛影”等众多的历史重大事件,都开始变得扑朔迷离。

只是因为古人“单纯”,太过于相信史官,读了史书,也就上当了。

尽信书不如无书,所以毛主席认为,历史书未免把古代的“三皇五帝”们写得太英明了,对于像盗跖之类的民间英雄,又过分贬低了。

词中提到的

盗跖、庄蹻和陈胜,都是古代具有反抗精神和独立意识的起义军领袖

。对于“王权专制”,他们绝对不会盲从。

盗跖的名字在语文书中出现过,今人多半不会觉得陌生。他本名柳展雄,是春秋末期名人“柳下惠”的弟弟,鲁国著名的农民军领袖。

传说盗跖的手下有九千人马,他经常带着这些人去劫富济贫。孔子曾经前去劝说他“改邪归正”,结果还被他痛骂了一顿。

庄蹻是战国时期楚国将领,他奉命镇守在巴郡、黔中一带(今重庆和贵州中部)。后来秦国攻楚,庄蹻孤悬于云南,在当地建立滇国,自立为王,为楚国后裔在云南留下了发展空间。

陈胜这个人物大家就更加熟悉,他原本来自秦军的底层,同样是为了反抗秦朝的暴政,所以发动了起义。

当然,因为一些文物的出土,对陈胜、吴广起义的性质又有了新的看法,但是这个不在讨论之列。因为毛主席写这首词的时候,大家还是一致认为,陈胜、吴广是为反抗暴政起义的。

盗跖、庄蹻这两位英雄人物不容于儒家社会,但是依然有人把他们的事迹记录并在民间广为流传。陈胜、吴广的起义,也伴随着秦王朝的覆灭,被永久地载入了史册。

这证明了在漫长的中国历史长河当中,具有独立意识与抗暴精神的人们,一直都存在着。他们前赴后继,一代传一代,为自己的理想在拼搏。

词的

最后一句写道:“歌未竟,东方白。”表面上是指这首词还没有把英雄的故事写完,天就已经亮了。其实暗指英雄的史诗,还会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脚步,继续书写下去。

只不过黑暗的旧时代已经过去,如今的中国迎来了新生。那么,新中国还会不会有盗跖、庄蹻和陈胜一样的英雄人物呢?答案是有,但他们将会以前所未有的形式出现在这片土地上。

盗跖起义是反对儒家的虚伪,反对把人按尊卑贵贱,划分阶级。庄蹻自立为王,是为了保全楚国的血脉,陈胜、吴广(按照传统理解)都是为了反抗阶级压迫。

新中国建立之后,特权阶级被打倒了,实现了民族大团结,人民群众头上的三座大山也被推翻了,上述英雄的顾虑和他们反对的东西,也都不存在了。

这时候的英雄,就像毛主席在《七律·到韶山》中写的一样:“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他们事实上已经参与到社会生产中去了,成了中国社会改革中的真英雄。

结语

毛主席写这首《贺新郎·读史》的时候,已经是71岁高龄了。这首词延续了毛主席从青年时代起,一贯重视人民,尊重社会底层的意见的正确思想路线。

同时,这首词用中国数千年历史发展更迭的自然规律,

否定了“帝王史观”,明确地指出了谁才是历史中真正的英雄。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只有尊重人民,才会让历史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行,并最终迎来“一唱雄鸡天下白”的局面。

从这首词里我们可以看到,

晚年的毛主席对待革命依旧初心不改,对待人民则充满了无限的热爱之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男... 男子带着一个大锤登台鉴宝,自称这是隋朝名将裴元庆留下的宝贝,现场观众一片哄笑。 传说中,裴元庆是一个...
股票行情快报:力量钻石(301...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7月23日收盘,力量钻石(301071)报收于30.16元,下跌1.63...
走进历史:小木头闯出致富路 走进历史 档案里的改革发展故事(五) 小木头闯出致富路 丽水市云和县是中国木制玩具之乡,木制玩具是云...
原创 东... 一、东京审判中奇特的一幕 1947年4月30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派出了一个小分队,到日本山形县酒田...
原创 朱... 在中国历史中,古人对于自己死后的事情,往往都会十分的看重,生前享受怎样的荣华富贵,死后在另一个世界依...
原创 曹... 作为三国鼎立中的一员,蜀汉的刘备在《三国演义》里一直都是主角。他虽然拥有皇室血脉,却没有根基,在那个...
原创 商... 秦国之所以能统一天下那绝对离不开商鞅变法,商鞅变法的意义是划时代的。秦国统一天下的功臣有很多,但是后...
原创 太... 定都天京不到2个月,杨秀清就北伐,导致数万精兵阵亡,几十位将领殒命,这是太平天国权力博弈的缩影,没实...
原创 朱... 公元1402年,明成祖朱棣以藩王身份成功夺取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而朱棣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王...
原创 走... 刘邦,皇帝中最厉害的一个。这是中国最伟大的政治家对他的评价。然而刘邦晚年却做了一件看起来很幼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