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逃回朝鲜?脱北者背后的故事,比你想象的复杂多了!
创始人
2025-07-23 14:32:25
0

还记得开头提到的那位在火车上遇到的朝鲜导游吗?他侃侃而谈朝鲜的物资分配制度,说虽然副食品不多,但人民都能吃饱穿暖,并且幸福感很高。他还提到朝鲜干部会下乡参加劳动,是全国性的运动,旨在体现奉献精神。当时我就开始琢磨,朝鲜人民的幸福观,或许真的跟我们不一样,可能更注重精神满足和集体主义吧。

最近,一些关于朝鲜的新闻,又让我陷入了沉思。

先是朝鲜领导人被曝使用奔驰豪车,引发了奔驰公司是否违反联合国对朝鲜制裁的讨论。奔驰公司声称车辆是通过非官方渠道流入朝鲜的,他们并不知情。这背后的故事,扑朔迷离,耐人寻味。

更让我感到意外的是,新年元旦,一名韩国人居然跨过“38线”投奔了朝鲜!

这在韩国叫“越北”,其实不算太新鲜的事儿。据媒体报道,这位“越北者”一年前才“脱北”到韩国,等于说,在韩国待了一年,他又跑回去了。在韩国,他留下的唯一“牵挂”,居然是拖欠的房租账单……

一些韩国人很懵:怎么逃到韩国的人又逃回去了?难道他不知道回国之后要面对什么?难道我自由民主富庶的大韩民国不比“以北五道地区”这种饿死人的地方强?这小子是间谍吧?

韩国网民的说法虽然可笑,但“脱北者”再次回到朝鲜就要“下煤矿挖煤”,或者被派去“劳改”,这类说法在很多国人心中也很有市场。

这些刻板印象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西方势力和韩国保守派多年的渲染“功不可没”!

西方多年来一直使用“defectors”(叛逃者或投诚者)来称呼“脱北者”,这个词在政治上指那些放弃了对一个国家的忠诚,改为效忠于另一个国家的人。

美国媒体一直用这个词描述逃离古巴的移民,以及从东德逃到西德的移民。但他们从未把纳粹时期逃离德国的民众称为“投诚者”。

你看,双标玩得溜不溜?

西方人一直以来描绘的“脱北者”形象,是一群放弃了对朝鲜的忠诚,逃出朝鲜投奔自由的民主斗士……

既然是放弃了对朝鲜的忠诚,那么朝鲜作为西方人眼中的“邪恶国家”,自然不会放过这些“叛逃者”。所以,按照西方这个逻辑,脱北者一旦逃脱失败或者再次回国,肯定就要遭遇悲惨命运。

韩国电影《北逃》里,男主角的儿子在脱北过程中被捕,直接进了劳改营,然后电影中的朝鲜劳改营军官不断殴打这些孩子,好多人都因为营养不良去世……一幕幕惨绝人寰。而那些逃脱失败的成年人更是被铁丝穿过锁骨拉成一排,直接就地枪决。

类似这样的电影、电视剧还有很多,好像脱北者不是逃避专制迫害,就是为了什么宗教信仰自由,很符合西方为脱北者树立的“投诚者”或“叛逃者”形象。

但脱北者们真的是这样的吗?他们回朝鲜后会被枪毙或者送去挖煤吗?

怎么可能!

首先,大部分的脱北者是为经济原因脱北,他们压根就不是什么“叛逃者”或政治难民。脱北者中不是没有因为宗教信仰和政治见解与朝鲜当局不同的人,但他们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人是为了去往更繁荣的韩国生活。

在1990年代以前,脱北者的数量都比较少,在很多情况下,其实跟韩国方面越北的人数差不多。在这个年代,与家人团聚和政治意识形态是脱北和越北的主题。

从数据上可以看出,脱北者人数暴涨,正是1990年代朝鲜遭遇经济困难,“苦难行军”时期。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经济互助委员会荡然无存。朝鲜许多依靠经互会体系生存的外贸工厂被关闭,来自经互会国家的投资消失,国民经济迅速崩溃。

屋漏偏逢连夜雨,洪水和旱灾又袭击了朝鲜。口粮也在1990年代中期陷入了匮乏的状态。据统计,因为饥荒和营养不良,近100万朝鲜人失去了生命,接近人口的5%。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朝鲜人不得不铤而走险,越过边境来到中国。

一开始,脱北者并不是要来到中国定居,或者从中国去往韩国,当时的脱北者只是想在中国寻求亲友(朝鲜族)的帮助,或者打点零工,然后购买一些食品。

后来,通过与中国朝鲜族社区的接触,这些脱北者逐渐了解到了韩国的富庶与现代化,毕竟拿不到中国国籍,不少人萌生了去韩国的想法。

但直到今天,仍有许多脱北者越过边境是为了在中国打短工,攒钱购买药品或日用品,而不是为了离开朝鲜定居外国。

这都与政治避难无关,从头到尾都是经济原因。

从韩国的法律变化来看,也可以发现这一特点。

韩国方面1962年制定《保护投诚者特别法案》,给脱北者一大笔津贴,当时是用金条或金币来支付的,总额接近4万美元!

一方面证明韩国政府十分下本,另一方面也证明那时脱北者人数确实很少,几十年一共才几百个人,每人发个几万美元,又是极好的政治宣传素材,对于韩国政府来说稳赚不赔。

但是随着脱北者人数的增多,这个法案很快被修改。

1997年,韩国制定《保护并支持朝鲜居民法案》。根据新法,给脱北者的援助和津贴下降到了1000万韩元(1万美元左右),支付方式也由黄金变成了纸币。

人来得多了,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都这么尴尬了,为什么西方还要矢志不渝地说谎呢?

除了污蔑朝鲜之外,背后还有更深的一层考虑——那就是通过此事“顺理成章”地栽赃中国。

2012年,不少西方在韩国的人权NGO组织伙同右派议员在中国驻韩大使馆前示威,要求中国从“人道主义”立场出发中断“脱北者”遣返。他们甚至还鼓动每周都要去中国大使馆门前示威游行……

西方不少媒体和政界人士也纷纷起舞,在这一问题上指责中国,一时间给我国造成了不小的国际压力。

只要把脱北者说成是“政治难民”,并且说朝鲜会“虐待”甚至“枪毙”脱北者,这样中国遣返脱北者的行为,不就等于配合朝鲜侵犯人权了吗?不就等于把人送上死刑刑场了吗?中国果然也是“邪恶国家”,快给我骂啊!

西方这个连环套谣言,真是太坏了。

但中国在处理脱北者的问题上,也并非一刀切地将所有人全部遣返。中国除了考虑中朝两国之间的约定和国际法规,也考虑到了个人选择和人道主义因素。

据报道,中国政府曾多次将脱北者交给韩国政府。

西方通过渲染脱北者“政治难民”的形象及回朝鲜之后的惨状,既希望坐实朝鲜“邪恶国家”的定性,又把“破坏人权”的帽子扣实在中国头上,这包藏祸心的损招实在可恶。尽管他们的逻辑并不能站住脚,但总是通过这些质量低劣的谣言攻击中国,也算是当前这个国际舆论场的悲哀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金... 两千多年前,中国有位名将在给天子的上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他说“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两千多年后的今...
原创 这... 一、客家县 说起玉林市博白县,很多人脑海中马上就会出现“客家”两个字。的确,博白全县人口190万,具...
原创 朱... 相信大家最近都在关注最新历史大剧《江山纪》的动态,并且为其炫酷的画面以及逼真的服饰道具所震撼。明成祖...
原创 清... 如今这个社会每个人在选择配偶的时候,基本上都是自己做主挑选的,但是这样的自由在封建社会是不存在的,因...
原创 为... 朱元璋后代的名字之所以晦涩难认,是因为朱元璋的一个奇葩规定,但同时也产生了两个副作用。 朱元璋的奇...
原创 什... 什么样的茶叶好,其实是一个很主观的问题。每个人的口味不同,喜欢的茶叶自然也不同。有些人偏爱绿茶的清新...
原创 高... 隋朝和唐朝,虽然一个只存活了37年,一个享国289年,但这两个国家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领域极为...
原创 都... 作者:朱可夫元帅 前苏联,一个伟大的“红色国家”,曾经创造了改变历史轨迹的传奇。然而前苏联解体后,各...
原创 波... 波兰,一个位于欧洲中部的国家,这个国家现在看起来并不起眼。在历史上,波兰在欧洲还是很出名的,波兰三次...
原创 瓦... 世界上最远的路,就是李渊的套路。---李密的心里话。 李密是个聪明人,但是他遇到李渊以后,算是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