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古枯。
中国人对于成吉思汗这个名字都不陌生,成吉思汗作为元朝的开国皇帝他所立下的卓著功勋自然是不必多说的,他的铁骑曾经踏入过多个国家,成吉思汗在开疆扩土的同时也给许多百姓和国家带来了灾难,成吉思汗是一个心狠手辣的首领,他对待俘虏的态度更是非常之严酷。
成吉思汗在战争期间经常会做出屠城这样的事情,而在成吉思汗屠城的时候,他也给自己的下属制定了三条铁律。
成吉思汗明令禁止自己的下属在战斗的时候不可以杀这三种人,而成吉思汗的这三条铁律也让后人看到了了成吉思汗本人的深谋远虑和他的城府之深。
成吉思汗下令第一种不能杀的人就是小孩子,因为小孩子是无辜的,在两方打仗的时候这些小孩子还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成吉思汗认为自己不能这么残忍的杀掉对战争一无所知的孩童。
当然,除了心疼这些孩童之外成吉思汗不杀他们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成吉思汗知道自己如果能把这些孩童的命留下来,那这些孩童在接受蒙古人的教育长大之后则很有可能加入蒙古的大军将来替自己做事。
其实很多国家的首领在对外国进行侵略的时候都会强制他国的孩童学习自己国家的语言和文化,例如当年日本人在进入中国之后就曾做过这样的事情,而成吉思汗的这一远见卓识也为自己的部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补充。
成吉思汗下令不可以伤害的第二类人一般人都想不到,那就是工匠。蒙古人最开始是以游牧的形式生活的,虽然说蒙古人性格比较豪爽武功比较高强,但是长期的游牧生活导致了他们对手工业技术的欠缺。
虽然说成吉思汗的铁骑很厉害,但是蒙古人不会使用工具也造成了他们战争的失利。成吉思汗深刻懂得必先利其器的道理,所以成吉思汗下令在攻打他国的时候会先告诫自己的属下一定不能伤害那些工匠,不仅如此他还要让这些工匠为自己所用。
要知道当年成吉思汗在攻打金国的时候就是因为没有好的工具,只能使用堆积土块的方式爬城墙才导致了部队士兵的重大伤亡,而能够拥有这些得力的工匠的帮助成吉思汗就可以更快的达成自己攻城的目的了。
成吉思汗是一个擅长反思的人,他知道自己不擅长的地方在哪里,欠缺的地方在哪里。这些被他们捕获来的工匠中有许多贪生怕死之辈,他们在成吉思汗的威胁之下就这么成为了成吉思汗的得力助手,而成吉思汗能有后来的成功也和这些效命于他们的工匠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除此之外,成吉思汗下令不能斩杀的第三种人就是敌军的士兵了,这时候就有人会质疑了,成吉思汗攻入城池最先杀害的不应该就是这些士兵吗?
他为什么要放走这些士兵呢?其实成吉思汗放走士兵要打的是心理战,这些士兵多是贪生怕死之辈,他把这些士兵放回去他们就会回到自己原来的营地向周边的人散播成吉思汗的英勇和恐怖。
成吉思汗清楚这些士兵回到自己国家之后必定会扰乱军心,而这样也让成吉思汗攻略城池的计划变得轻松了起来。
成吉思汗深暗他人的心理活动,成吉思汗明白这些士兵被自己放跑回到国家之后一定会为自己的逃跑找一个合理的原因,他们为了让自己的逃跑显得无奈又合理就必然会鼓吹敌军铁骑是多么勇猛,多么厉害,多么无法抵挡!
而这样的传言一旦在敌军的地盘儿弥漫开来,人心惶惶的敌军有可能会不战而投降,想投降的人多了成吉思汗自然就会轻松的赢得胜利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成吉思汗可以逐鹿中原统治中原大地绝对不仅仅是因为他所带领的部队武功高强这么简单。
但是在成吉思汗去世之后,成吉思汗的子孙后代也没有出现像成吉思汗这样有雄才伟略的人了,元朝在统治中原没多少年之后各地就开始了暴乱,而元朝也就这么没落了。
从成吉思汗所下的这几条命令也可以让我们看出计谋对军事作战的影响是多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