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张仪与公孙衍:连横与合纵的较量,自强和联盟到底孰强孰弱?
创始人
2025-07-23 10:03:26
0

公孙衍与张仪

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国力蒸蒸日上,战争动员能力、军事实力、粮草器械、士气民心等一年好过一年。举个例子,刚经过商鞅变法时,也就是秦孝公时期的秦国,能够一打一完胜,一打二有压力也能赢,一打三勉强行;到最后嬴政统一六国之前,秦国完全有着以寡敌众,以一敌六取得胜利的实力资本。秦国的崛起是山东六国看在眼里早有预料的。秦国强大之前,中原霸主是魏国,由于魏国过于张扬又处于四战之地,因此被接连算计,马陵之战和桂陵之战的接连惨败让天下局势发生重大变化,齐国和秦国各占东西两边,作为天下两极的存在。齐秦隔着半个中原对峙着,天下趋于莫名的稳定。

游说之士在此时兴起,纵横家游走于各国之间,根据他们的利益进行说服加盟,或是壮大自己,或是保存自己。连横与合纵学说应运而生,不同纵横家根据不同国家的需要选择合纵与纵横,致使战国中后期的百余年时间里,各国上在外交和军事上的行动十分频繁。合纵,即众弱国抵御一强国,防止强国继续强大进行兼并;连横,即强国拉拢弱国进攻其他弱国,让自己兼并的阻力和压力更小。合纵抗衡的对象其实不是一直都是秦国,其实还有齐国,魏国则用不着合纵对付。

七国交锋

最早提出合纵并进行游说的公孙衍,与最早进行连横游说的张仪同是魏国人。两人实在是一对冤家,但不是欢喜冤家。公孙衍先于张仪在秦国任职,身为大良造(第十六级爵)。后来张仪入秦,秦惠文王转而更信任张仪,公孙衍的地位被取代了。张仪为秦相,力行连横策略,于秦惠文王十二年与齐、楚两大国,进攻魏国,瓜分其土地。而这时,公孙衍已卸任秦国职务,来到魏国,被魏惠王任命国相。张仪带着秦国在行动,公孙衍自然不甘落后,于同一年联络赵国、韩国、燕国和中山国共同称王,其实也就是自嗨,此次事件史称“五国相王”。

这些小国这样做,实在是没将齐国、楚国和秦国三大国放在眼里。因而,齐国采取各种办法去迫害,但均未得逞,行,既然文的来不行,那就来武的;楚国大军向魏国发起猛烈进攻,将魏军击败,魏国损失八座城邑;秦国和齐国虽未出军,却也起到威慑作用。魏惠王只好被迫采取张仪献出的毒计:抛弃公孙衍,放弃五国合纵。

公元前322年,张仪任为魏国国相,暗地里要魏事秦,迫使天下反秦合纵彻底失败,公孙衍阻止未果,来到韩国任高职。魏惠王不是蠢蛋,发现张仪的真正目的后,不愿与秦国正式结盟。秦军遂大举入侵。锋芒大露的秦国被山东诸国所畏惧,所以有了齐、楚、燕和赵等国邀请公孙衍至自己国家出谋划策,共商合纵抗秦一事。张仪也随之被赶回秦国,公孙衍回到魏国主持军国大事,起佩戴者五国相印推动合纵行动发展。

公元前318年,赵、楚、魏、燕、韩五国联合攻秦,齐国虽未直接支持此事,但也没有要帮秦国的意思。结果呢,实际参战国只有韩、赵、魏三晋国家,若是秦国崛起第一个遭殃的是他们,恐怕他们也不会出兵。此次会战,秦军对三晋联军迎头痛击,直接击败。次年,秦军重创三晋三军,斩首八万。昭示此次合纵失败。时人景春评: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真是威风,能把嘴皮子刷到这地步,算是已臻化境。

变革与守旧

从修鱼之战的过程和结果看,秦国略胜一筹,连横胜过合纵,是不是也代表着张仪胜过公孙衍呢?自然是的。连横主要是看自身实力,合纵主要是看盟友联合实力。三晋国家面对秦国看似无可匹敌的侵略和攻势,不是想着去强大自身对抗强敌,而是想着去联合其他弱小的国家对抗强敌,寄希望于他国。有时候连人都靠不住,又怎么靠得住国家呢?山东六国不乏有识之士,难道没意识到这些问题吗?我们这些升斗小民都知晓的道理,他们也知道,可他们做不到啊。自强远远比联盟来得轻松,自强需要变革,变革就会侵犯到众多既得利益者,所以六国之君选择放弃。而联盟则只是守旧求稳。

自强和联盟到底孰强孰弱?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参考文献:《资治通鉴》《史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俄... 当欧盟突然将两家中国边境银行列入对俄制裁名单时,这场看似针对莫斯科的金融绞杀战,实则暴露了欧洲的致命...
原创 北... 愿望成真!7月12日,天津津湾大剧院迎来了由北京老城门剧团与一级导演房蔚倾心合作的经典话剧《茶馆》的...
原创 聪... “冰雪净聪明,雷霆走精锐”。这诗本不是形容人的,乃是作者杜甫借物言志的真挚表达。 由于冰与雪都是干净...
原创 0... 汉城,这个名字,对许多老一辈的中国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它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中韩两国悠久的历史与...
原创 杜... 杜甫在世的时候,作品并不太引人注目,他本人也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完全不能与顶着主角光环的李白相提...
原创 清... 我们现在通过看清宫剧,了解很多后宫妃子的生活状态。在剧中,妃子们的吃穿用度都很丰富,但是实际中并不是...
原创 苏... 安理会五常是中苏美英法,苏联解体,为什么俄罗斯直接成为了五常? 众所周知,我国本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
原创 晚... 清朝末期到民国时代,那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永远都不愿意回顾的时代,那是我们民族和国家永远的痛。在那个时...
原创 普...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人生就像浮萍一般,漂浮不定。1912年清政府退出政治舞台以后,溥仪也被迫从一个养尊...
原创 “...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是中国一句古老的谚语。不论是在小说当中,还是在历史当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基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