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热衷于钻研历史的苏苏说说2021,从事历史方面的创作。欢迎同样对历史感兴趣的您,一起学习我们五千年的华夏历史。本文为苏苏说说2021原创,感谢点赞、支持、关注!
少年战神霍去病二十三岁英年早逝,令人扼腕叹息。如果他能多活几年,汉武帝也不会花费四十年攻打匈奴,后来还是无法将匈奴完全拿下,黯然宣布停战。
剧照:失去霍去病之后,汉武帝再没战胜过匈奴
关于霍去病的死因,人们也探讨了两千多年。司马迁在《史记》里只是一个字“卒”草草了事。
对于霍去病的死因,历史上有好几种说法。
01 普遍认同的官方说法
霍去病是病死,然而具体得了什么病也没有交代,只是他的弟弟霍光在汉昭帝时提了一嘴。就有猜测他是死于瘟疫。
据说他在打匈奴的时候,匈奴人把一些死了、有病的牲畜丢到河水里,污染了水源。霍去病喝了不干净的水,就染上了瘟疫。
有猜测霍去病死于瘟疫
当时的Yi疗条件不好,同时霍去病还在行军途中,生病加上劳累,他很快就不治。陈宝国版的《汉武大帝》就是这么演的。
但是我不太同意这个说法,因为漠北之战是公元前119年,他是在漠北之战两年之后去世的,喝了脏水,得了瘟疫,不可能两年后才死吧!
02 汉武帝杀的
起因是漠北之战,飞将军李广迷路,没有能和卫青一起作战。还没班师回朝,李广就在卫青大营前羞愤自杀了。
李广的儿子李敢认为是卫青害死了自己的父亲,就冲动刺伤了卫青。卫青理解他没计较,霍去病却很生气,在一次狩猎的时候,他把李敢给杀了。
剧照:霍去病杀了李敢
当时汉武帝还是为霍去病掩饰,对外说李敢是被鹿撞死的。然而这件事情让汉武帝对霍去病很恼怒。
李敢当时也受封关内侯了,当众杀将军,汉武帝觉得霍去病太飘了,怕自己以后控制不了他,就派人把他杀了,这事太大,所以司马迁也不敢写,只能用一个“卒”字交代了事。
这个说法我更不认同。我认为根本就没有这个可能性。
即便霍去病一时冲动杀了李敢,然而此时汉武帝正是用人之计。霍去病的骁勇摆在那,还真是无人可替代。他还需要霍去病再创功勋,远远还没到卸磨杀驴的时候。
剧照:汉武帝不可能会杀霍去病
况且霍去病根本没有政治头脑,就是一个满脑子想着打匈奴的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他凯旋而归的时候,汉武帝给他赏了豪宅,他拒绝接受,说了那句至今还让人热血沸腾的话:“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剧照:霍去病一心灭匈奴
匈奴单于还未称臣,霍去病对汉武帝来说还非常重要,汉武帝不可能会杀了霍去病。
03 过劳死
我比较认同这种说法。霍去病的作战方法都是长途奔袭,而且是奇袭突袭,作战速度非常快。霍去病从17岁开始,打了六年的匈奴都是这样作战,有时候是长途奔袭四千公里,体力消耗太大,他操劳过度,过劳死。
图:霍去病是过劳死
霍去病突然死亡,不排除心脏出了问题,心源性猝死就是过劳会导致的,即使是年轻人。并且发作时几秒钟人就没了。两年前那个台湾演员高以翔就是在浙江卫视录节目过劳而心源性猝死的,一倒下就再没醒过来,我认为霍去病就是死于心源性猝死。
关于司马迁对于霍去病的死仅用了一个“卒”的原因,是因为司马迁在情感上并不认同霍去病,包括对卫青的死,也是同样的一个“卒”字。
司马迁写《史记》是背着汉武帝写的,对于霍去病的死,不存在不敢写的因素。由于司马迁遭汉武帝施了宫刑,他在内心里对汉武帝是有抵触情绪的,当时的门弟观念还很根深蒂固,司马迁对于霍去病和卫青的先是私生子、后是外戚的身份,从内心里是不太认同的。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司马迁也是个凡人,他也有自己的情感认同。司马迁在描述霍去病和卫青的辉煌战绩时,却是不惜笔墨的。
图:司马迁从个人感情上不太认同霍去病和卫青
没有阴谋说,霍去病英年早逝真的好可惜!八年之后,汉武帝又失去了卫青,之后的汉匈之战,汉军就没有再赢过,后来匈奴又重新回到漠南地区。
然而,霍去病对匈奴作战的丰功伟绩已经永载史册,他的那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至今还感动着我们。霍去病是永远的民族英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