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襄之地曾是三国的一方安宁之地,诸多文人志士隐居于此,可是,三国的战火最终还是烧到了这里,三分天下,交于荆州,荆州成了那个年代的距离战火最近的地方。
且先说关羽守荆州失败的两个直接原因:东吴吕蒙、陆逊的偷袭;傅士仁、糜芳的背叛,不能够解决这两个问题,即便是赵云去守荆州也是守得一时,守不了一世。
东和孙吴,北据曹操,关羽阻挡了曹操,却没防住孙吴,又失和了部下。关羽自来到荆州便按照诸葛亮的规划励精图治,东和孙吴,北距曹操,然而关羽“刚而自矜”的性格并没有让关羽在“东和孙吴”的路上走很远,还失和于部下,错也!
孙权派人向关羽的女儿求婚,关羽当即辱骂来使,拒绝结亲,此一败也。关羽善待将士,却看不起士大夫、本地世家大族,此二败也。关羽将“粮草军需”之任交给傅士仁、糜芳,却轻视他们,此三败也。有此三败,关羽得罪了东吴,失和了部下,在荆州已然孤立存在,东吴吕蒙、陆逊的偷袭;傅士仁、糜芳的背叛只是时间的问题,吕蒙、陆逊不来,也会有陆抗、丁奉虎视眈眈。关羽,败数已定也。
忠厚守信,志高胆雄,荆州上下一心,曹操可据,东吴可交,赵云守荆州足矣。赵云此人,忠厚守信,不同于关羽,且半路追随刘备,鞠躬尽瘁,赵云守荆州,可保荆州无恙,原因亦有三点:
赵云忠厚守信,面对东吴必当遵守诸葛亮“东和孙吴”之策略,对东吴晓以利害,东吴必不会言而无信,出兵偷袭,此一胜也。赵云对待部下至亲至善,傅士仁、糜芳在赵云出战途中鼎力相助,此二胜也。赵云志高胆雄,三国“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中“二赵”即是赵云,虽不能说百分百降于禁、斩庞德,但肯定是输不了的,此三胜也。有此三胜,赵云定能使荆州上下一心,如此一来,曹操可据,东吴可交,赵云守荆州足矣。
荆州战略要地,赵云能守荆州一时,但守不住荆州一世。“荆襄九郡”有着独特地战略意义和军备资源,成了兵家必争之地,要不然东吴也不可能整天追着刘备要荆州,曹操也不会到处插针,不断蚕食。大家都不约而同的知道,占据“荆襄九郡”,北抵中原,南下百越,西取益州,东击江东,霸业可成也。
当时的荆州曹操占据襄阳、南阳;孙权占据南郡、江夏;刘备则占有长江以南的武陵、长沙、零陵、桂阳四郡和江夏的鄂县、夏口等部分要地。 曹操还好一些,毕竟有中原作为作为根据,但是孙权、刘备两家对这种状况极为不满,都想以荆州为立国的根本,所以孙刘两家关系破裂是早晚的事情,迫于曹操的威胁而结成联盟。孙刘一旦关系破裂,荆州必然战乱不断,三家混战,此时的荆州绝不是赵云,也不是蜀汉能够坚守住的,只是可怜了那荆襄九郡得百姓,最终还是没能逃离那个时代的战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