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古人“不破楼兰终不还”,楼兰到底干了何事?让中原人如此憎恨?
创始人
2025-07-23 00:32:11
0

引言

“不破楼兰终不还”出自王昌龄的《从军行》组诗七首,内容从戍守边防战士与家人的互相之间的无尽思念,写到沙场上刀光剑影的生死拼搏,描写了山峦迭起、烽火连天令人感到悲壮的边塞景观。

破楼兰是其中第四首。

王昌龄是唐朝人,他的边塞诗写于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漫游西北以后,前后达三年时间生活于西北,深入感受到边塞与中原生活的不同,有感而发写下而二十多首边塞诗。

但“不破楼兰终不还”中的楼兰古城在公元448年就被北魏攻灭,距离王昌龄所在的唐朝已经消失了超过一百年。

那有关楼兰的那一段尘封的历史究竟发生了什么呢,为何非破不可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匈奴和汉朝对于楼兰争夺史了。

匈奴起势

匈奴是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匈奴一族源自戎狄,也就是北戎西狄,是华夏古人对中原以外非华夏民族的称呼。

春秋早期中原大地分裂成许多大大小小诸侯国,华夏整体实力被分化,周王朝的统治力一去不返,戎狄趁机经常骚扰中原诸侯国,一直到春秋中期,各诸侯国才通过

合众

连横,削弱了戎狄的势力。

后来战国中期北方草原逐渐变成了东胡、楼烦、林胡、义渠等四股主要的部落力量,不过那时匈奴一族还只是一个小部落。

但是等到战国后期,匈奴突然一下子突然势力强大起来,频繁侵扰中原。为什么默默无闻,名不见经传的匈奴部落会一下子威震江湖呢?

那是因为战国中后期间,各诸侯国变法,国力大大提升,

燕国灭了东胡,赵国灭了楼烦、林胡,秦国灭了义渠。

北方草原最为强大的几大势力均被消灭,匈奴也在此期间韬光养晦得以发展起来,并占领了河套地区。

之后一直到秦始皇统一全国,匈奴才被秦将蒙恬赶出了河套地区。但是到了秦末汉初,中原因再一次动荡,内战应接不暇,没有功夫抵御匈奴,匈奴又再次发展强大起来。

汉朝与匈奴

和亲失败

等到汉朝建立,百废待兴,汉王的精力几乎全放在了国家经济建设以及维护社会稳定上,没有人手顾及边防,于是匈奴便借机跨越黄河,再一次占据了河套一带,屡次侵犯汉朝北部边境。

一直到汉武帝初年,都只是通过于和亲来安抚匈奴。

和亲只能指标不能治本,匈奴王当然知道汉朝刚建国不久,多方面实力还没壮大起来,于是匈奴一面口头上表现出安分顺从的样子,另一方面实则仍在骚扰北方边境。

在任的汉文帝发文斥责匈奴王,并联合被匈奴欺负的大月氏东西夹击匈奴。

结果匈奴不但击走了月氏,一并将楼兰在内包括乌孙、呼揭等总共三十六国统统占领。这一下匈奴便获得了整个西域的统治权。

一直到汉武帝即位,才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目的是说服月氏和乌孙与汉朝一起夹击匈奴,虽然最后都没能谈拢,但是却走出了一条来往通商的丝绸之路。

首鼠两端的楼兰

既然矛盾和战争是发生在汉朝与匈奴之间,那为何汉朝又要去攻打小国楼兰呢?

第一个原因就是

楼兰绝佳的地缘位置

,要知道丝绸可是古代中原外销的最重要的一件商品,财政收入很大一部分也是来自丝绸等物品的出口得来。

通商又必走丝绸之路,这一条路又必须路经楼兰,加之楼兰“

西南通且末、精绝、拘弥、于阗,北通车师,西北通焉耆,东当白龙堆,通敦煌

”可谓四通八达,一举成为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

所以只有掌握了楼兰的控制权,才能保证丝绸之路畅通无阻。

但此时楼兰还在匈奴手里,匈奴当然不愿意让汉王朝如此自由往来通商,使得经济繁荣国力强盛,这不是给自己添堵吗,

而且既然手握楼兰,为何不借着机会要点“过路费”呢?

于是匈奴要求楼兰扣留经过此处的汉朝使节。

楼兰虽然知道不管是匈奴还是汉王朝,哪一边自己都惹不起,但是楼兰毕竟远离中原大陆,且自己现在还有匈奴作为靠山,于是为了像匈奴王表明心意,为了提高自己在匈奴王心中的地位,让自己在西域能够得到更多的权力。

虽然自己成不了大鱼,但是从虾米成为一只小鱼的梦想还是有的,这样一来,就可以在西域其他小国面前作威作福。

于是楼兰一旦发现有重要汉使节到来时,都会派密使悄悄给匈奴报信,让匈奴派人来截获汉使,严重阻碍了汉朝与西域各个国家的通商来往与文化交流。

楼兰国可谓是一面讨好了匈奴王,一面又制约了西域其他小国的发展

,但是自己却依然正常通商,一点没受到影响。

而且还愈演愈烈,最后从羁押汉使,演变成击杀汉使。

汉武帝忍无可忍无

需再

忍,加之此时国运已经起来,已经具备大战四方的军事实力,虽然无法一举歼灭匈奴,但是拿下一个小小的楼兰城那是不在话下。于是

抓准时机在封三年派赵破奴及王恢,率领千军万马兵分两路前去讨伐楼兰

赵破奴领七百轻骑率先赶到,楼兰王丝毫不知大难临头,还在城里享乐,一直到汉军攻破楼兰,大刀扇到自己面前这才发现楼兰被袭,最终

灰头土脸

的被俘虏。

为了保命只好投降,宣誓自己归顺汉王,不再拦阻汉使节,并且安分守纪,好好维护通商秩序。

可匈奴一听可不答应,连夜发兵攻击楼兰,楼兰王都吓瘫了,刚刚送走汉军,保住小命,现在西域老大匈奴王又派兵来打他,这怎么受得了。

于是楼兰王又说自己归顺匈奴,投降汉王只是一面之词,匈奴王不信,于是楼兰王便将自己儿子当作人质交给他,一面又将另一个儿子送给汉王。可谓两面称臣。

后来,李广利征大宛时,楼兰受到匈奴趣事刚准备发兵袭取汉军后队,不料被汉军发现。

汉将正任文领兵从小道袭取楼兰,捉住了楼兰王,楼兰王哭着鼻子说自己夹在两个大国中间,实在是难办,汉武帝也宅心仁厚,放他回国。

但是至此以后匈奴不再亲近楼兰。

武帝征和元年,楼兰王去世。

楼兰国派使节到汉想要接走被当作人质的王子回国即位,但被汉室拒绝,楼兰只好改立他人为王。

后楼兰王又死,匈奴抓住机会抢先将楼兰质子安归送回国即位,此时,楼兰又倒向匈奴,继续阻拦汉使。

但是安归弟尉屠耆降服于汉,及时将情况报告给了汉室。

昭帝元凤四年,大将军霍光遣平乐监傅介子到楼兰刺杀安归,立尉屠耆为王,更改国名为鄯善,迁都扞泥城,自此楼兰古城彻底从历史上消失,繁荣不再。

结语

其后汉室经常派来吏卒在其城内屯田,也就是驻兵于此。后来又在玉门关到楼兰沿途之间设置烽燧亭障,为日后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收归西域打下了基础。

等到公元448年,北魏灭了鄯善国,至此,鄯善国也就是楼兰国灭亡。

而楼兰城消失的原因也成为专家学者争论不休的问题,有说是因为天气干旱,河水变少,湖泊干涸,沙漠扩大掩盖了楼兰城,也有说是战争摧毁了古城。虽然楼兰古城的样子今时不同往日,只剩下一些遗迹,但是关于它的传说却会一直被

讲述

下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千... 李斯自从与赵高合谋,将秦始皇之死秘不发丧,矫诏令公子扶苏与大将军蒙恬自杀,就一步步落入赵高的陷阱,最...
原创 《... 题记:近来追剧,不小心就看到了《那年花开月正圆》。发现剧中多数地方跟清朝实际情况非常相似,包括很多细...
原创 曾... 晚清四大名臣,每一位都堪称传奇。但曾、李、左、张四人中,论功勋和影响,还是首推曾国藩。曾国藩字伯涵,...
原创 国... 十四年抗战谱写出无数英雄史诗,战士们的鲜血冲刷了过去百年的屈辱历史,也为祖国留下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上官婉儿之死:才貌双绝却无政治... 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唐中宗李显暴卒,外界传言是韦后和安乐公主下的毒手,企图学武则天临朝摄政,眼...
原创 皖... 在抗日战争中,蒋介石曾发动一场震惊全国的“皖南事变”,谁也没想到,哪怕有外敌侵略的情况下,他还敢冒天...
原创 此... 如果此人不死,三国早就统一了,哪里还有曹操刘备的事儿!你知道这个能一统三国的人是谁吗? 能一统天下...
原创 江... 在中国的革命历史长河中,无数英勇的仁人志士挺身而出,他们的无私奉献铸就了新中国的辉煌。在这群璀璨的星...
原创 按... 包拯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名人,包拯生活的年代,正是北宋国力最鼎盛的仁宗时期,他一生宦海几十年,当过的...
促技艺传承 助文化传播(暖闻热... 常 晋 【人物】北京文旺阁木作博物馆馆长王文旺 【故事】王文旺出生于河北武邑县一个农村木工世家。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