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有新进展!
创始人
2025-07-23 00:02:23
0

9月28日上午,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试掘启动仪式,在上海市杨浦区上海船厂旧址1号船坞长江口二号古船实验室考古工作站举行,标志着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启动。

长江口二号古船是目前国内乃至世界上发现体量最大、保存最为完整、预计船载文物数量巨大的古代木质沉船之一,是中国水下考古又一里程碑式的重大发现。经过连续多年的水下考古调查,初步探明了长江口二号古船的基本情况——一艘清代同治时期(公元1862-1875年)的木质帆船。

9月28日,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发掘工作现场。王初 摄

2022年11月21日,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上海市文物局组织各方力量采用“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迁移技术”成功将古船整体打捞出水,并迁移至上海船厂旧址1号船坞存放,长江口二号古船项目转入考古和现场文物保护阶段。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试掘工作计划于2024年9月至2025年1月期间实施,发掘区位于古船南端,布设4个探方,面积约为124平方米,深度约3米。考古试掘遵循从上至下、由晚至早的原则,以探方、船舱为基本工作单位,船体内外同时向下发掘。

据介绍,此次试掘目标是从垂直方向解剖了解古船整体结构,同时对于考古、现场文物保护、船体支撑加固、测绘等工作进行方法和流程的验证,为下一步全面开展考古发掘和现场文物保护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与此同时,考古团队将通过科技考古分析研究,利用沉积学、动植物考古学、分子考古学、年代学等手段,解读出长江口二号古船包含的航线、沉没环境、船上生活环境等看得见、看不见的历史信息。

可开合智能保护舱保护古船船体。上海博物馆供图

值得关注的是,从长江口二号古船整体打捞出水那刻起,上海博物馆等单位即针对古船持续开展了古船沉箱支撑、温湿度与微生物监测防控、裸置文物应急保护、常态化考古测绘等相关工作。

长江口二号古船整体进入1号船坞后,为更好地保护长江口二号古船船体,同时避免覆盖整体考古区域环境的考古工作站建设过程可能带来的外部损害,在长江口二号古船沉箱上部建立了古船临时保护舱。建成的古船保护舱舱体内部集成了环境及文物本体监测、通风及温度控制、水处理及水温控制、环境及土壤湿度控制等设施设备,对古船形成实时、完整的环境监测与调控闭环。

同时,上海博物馆对古船进行常态化保湿处理,开展了船体生物病害防治工作,实施了卓有成效的船体防腐防霉、除苔抑苔等文物保护措施,对部分出水铁器、陶瓷器、纺织品、木质文物的病害及其保存状况进行分析评估,为制定科学的考古发掘和现场文物保护方案,确保考古发掘和现场文物保护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技术支撑。

考古现场配备文物保护实验室。王初 摄

今年8月,在古船保存现场设计建造的总建筑面积3600多平方米的专用考古工作站竣工,配置了覆盖长江口二号古船整体环境的多功能水下文物实验室考古系统,主要包括可开合智能保护舱、综合考古发掘平台、文物保护实验室三大模块,是目前国内最先进、体量最大的智能化考古专用工作站。其中,多功能水下文物实验室考古系统是我国首个通过自主知识产权定制研发的超大型水下文物实验室考古系统,填补了我国超大型水下文物实验室考古领域的空白。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上海频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盖明祖一人,圣贤、豪杰、盗贼之性,实兼而有之者也。”洪武大帝朱元璋,是名副其实的白手起家。他先是要...
当年唐僧千辛万苦取回的真经有哪... 自9月10日《中华文化奇迹——北京房山云居寺历史文化展》在惠州市博物馆开展以来,大家纷纷来到博物馆,...
原创 清... 1860年8月21日,侵华的英法联军最终攻陷了天津大沽口,到9月份,17700人的英法联军向京师进攻...
原创 李... 唐高宗李治时期,唐朝国土面积达到巅峰,约有1237万平方公里。 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期间,元朝版图面积达...
原创 蜀... 武侯祠,是后人为纪念诸葛亮而建立的一座专祠。现如今的武侯祠,包括汉昭烈庙、武侯祠、惠陵和三义庙。蜀汉...
原创 新... 在中国古代,由于封建时代对于女性的轻视,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一直以来都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妾”意味...
原创 历... 历史中的梅长苏:曾率7000人大败30万敌军,被日本敬为战神! 说起历史上从无败绩的将领,当属陈庆之...
“天价香蕉”又双叒被吃了!这次... 当地时间 7 月 12 日,法国蓬皮杜 - 梅斯艺术中心正在举办一场艺术展览,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前...
原创 诸... 熟悉三国历史的人,想必都会对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感到印象深刻。作为撑起蜀汉政权的灵魂人物,诸葛...
原创 他... “我们号称自己是文明人,认为中国人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人对野蛮人所干的好事。”——雨果 186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