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民国的大师,有非常多,那个年代真的是人才辈出。不过其中有一个人非常特殊。这个人在语言上的造诣,近代无人能敌。我们先看两个小故事就知道他的厉害了。
二战以后,他到巴黎参加会议。和当地人交谈的时候,用巴黎当地的方言。当地人一听以为这个人也是本地人,对他说,巴黎现在不是以前了,巴黎现在变得贫穷了。还有一次他到了德国,用带柏林口音的德语和当地人聊天。邻居一位老人对他说:“上帝保佑,你躲过了这场灾难,平平安安地回来了。”这种事在他身边发生的不仅仅是一次,可以说非常多。这个人就是赵元任。
我们第一次在历史书上见到赵元任是和北大有关。北大最初的四个导师就有赵元任。赵元任最大的成就是在语言方面,或者说现代汉语方面的。在汉代汉语研究方面,赵元任是第一任,也是成果最多的人。现在汉语很多方面的规则都是他制定的。赵元任不仅仅是研究现在汉语很厉害,对语言可以说非常的精通。据统计,他一共会33种方言。极具语言天赋。他的耳朵能辨别各种细微的语音差别。在二三十年代期间曾亲自考察和研究过吴语等近60种方言。他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学会一种方言。罗素来中国演讲的时候,赵元任担任翻译。到了长沙的时候他竟然学会了长沙话,让很多长沙人以为赵元任也是长沙人。
其实,汉语上的成就只是赵元任众多成就的一部分。他可以说是全才。1910年,赵元任在康奈尔大学学习物理和音乐。1915年在哈佛继续学习音乐,1918年获得了哈佛大学哲学博士。1919年,赵元任在康乃尔大学物理系任教。赵元任刚到清华大学的时候,教的不仅仅是语言方面。他教授数学、物理学、中国音韵学、普通语言学、中国现代方言、中国乐谱乐调和西洋音乐欣赏等课程。可以说覆盖范围非常广。真的是全才。可以说他对现代汉语的贡献是巨大的,无可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