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广东籍考古学家黄慰文:年初刚发表成果,中大历史系毕业
创始人
2025-07-22 13:02:32
0

9月26日上午,南都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证实,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家、该所退休研究员黄慰文,因病于9月25日在京辞世,享年87岁。黄慰文祖籍广东,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先后主持或参与了北京周口店、陕西蓝田公王岭等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和研究。直至今年,他仍以共同作者的身份发表了新成果。

黄慰文。

黄慰文出生于1937年,1958年从中山大学历史系毕业,1960年又作为进修生,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学习、工作。1974年,他正式调入该研究所,曾任古人类与旧石器研究室主任,1997年退休后,仍继续从事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科研与教学。

南都记者查阅文献获悉,上世纪60年代,黄慰文曾赴陕西蓝田,参与了“蓝田中国猿人”的调查发掘,包括挖出猿人牙齿化石;1974年至1979年间,在北京周口店遗址(又称“北京人遗址”)主持工作,与贾兰坡合著有《周口店发掘记》一书。

此后,他又主持或参与了内蒙古萨拉乌苏、山西峙峪、广西百色、辽宁小孤山、贵州盘县大洞、贵州观音洞、陕西蓝田上陈等一批重要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与研究,成果斐然。

他的工作,打破了西方学者依据“莫维斯线”形成的“演化认知偏见”,以此为基础提出“红土考古地质带”,强调需要重视早期人类演化的地质生态背景;许多发现一步步推进了对早期东亚人类演化证据的认识程度,挑战了国际学术界早期人类演化、扩散的已有格局,引发学术界旧石器时代东西方人类迁徙与交流的思考与讨论。

近年来,年逾八旬的黄慰文退而不休。南都记者了解到,他带领的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黄慰文研究组,与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朱照宇课题组合作,在陕西蓝田地区发现一处新的古人类活动遗址——上陈旧石器遗址,此成果“将人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历史推前至距今212万年”,入选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他带队参与的多学科研究项目“黄土高原南部黄土地层年代与古环境及其早期人类演化新发现”,获2021年度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今年1月,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团队关于山西朔州峙峪现代人遗址的最新研究成果,在线发布于《自然·生态与进化》杂志,文章由该所青年研究员杨石霞为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黄慰文等为共同作者。

据介绍,研究团队在文中公布了山西朔州峙峪遗址发现的距今4.5万年前的一系列现代性文化证据,更新了有关东亚地区现代人扩散及其文化发展的传统认知,对于推进全球视野下对现代人演化与扩散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黄慰文病逝后,其曾担任编委的《人类学学报》评价:“ 黄慰文先生的离去,令《人类学学报》编辑部全体人员深感悲痛。他以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为学报的发展贡献了卓越的力量。”“他为中国人类演化研究、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国际影响力提升以及学术思想与研究方法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采写:南都记者 侯婧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电路设计入门书籍推荐:零基础也... 你是不是看着电路板上密密麻麻的元件就头大?想学电路设计却不知道从哪本书开始?别慌!今天咱们不聊那些让...
AI绘画进乡村 武汉学院艺启梦... 支教队员带小朋友进行AI创作。 日前,武汉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艺启梦”支教队在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五山...
蚌埠市禹会区张公山街道“暖心家... 为丰富计生特殊家庭的精神文化生活,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与理解,2025年7月22日上午,安徽省蚌埠市禹...
湘桂黔书法巡展亮相贵州三穗 笔... 7月21日,“情系苗侗 墨染西南”第三届湘桂黔三省书法家作品邀请展巡展在贵州省三穗县美术馆拉开帷幕。...
原创 战... 在战国七雄当中,韩国给人的印象,一直都是最弱的一个。但实际上,这其实是一个错觉。 真实的韩国,在战...
原创 殷... 我们最为熟悉的息国历史来自春秋时代的息夫人,据说楚文王灭息就是为了她。息夫人原叫息妫,陈国人,嫁给息...
原创 河... 河南发现李岩家谱,记载内容令人不解:太极拳不是张三丰所创? 在2002年的一个春日,河南焦作博爱县孝...
原创 伊... 时间进入到近代,欧洲各国迅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而中东奥斯曼帝国和萨法维王朝在逐渐衰落,随着欧洲资本主...
智慧与力量交融:沈雯对国权的文... 在当代文学领域,沈雯以其独特的视角,深入探讨了国权这一复杂主题。她的作品不仅展示了国权的外在表现,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