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7日 新华纵横(成品)
创始人
2025-07-22 12:32:40
0

【节目导视】

【标题】马家窑文化:穿越千年的彩陶之光

【同期】甘肃临洮马家窑文化研究院馆员 赵志刚

他们只是解决了一些断代或者一个文化序列这些问题,而其后的文化的一些内动力、社会的环境、社会的变化、社会的发展这些都没有解决,所以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开启了2014年的发掘。

【同期】临洮县博物馆讲解员 龚淑瑜

最早的类型是马家窑类型,这个时期它的陶面上产出了一种非常典型的纹饰,我们把它叫做漩涡纹,又叫做水波纹。

【正文】

【标题】马家窑文化:穿越千年的彩陶之光

【解说】奔腾不息的黄河,雄浑肥沃的黄土高原,孕育了灿烂的中国史前彩陶文化。其中分布于黄河流域上游甘肃、青海一带的马家窑文化,更是代表了中国史前彩陶艺术的最高水平,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正是马家窑彩陶的故乡,定西也以马家窑文化和彩陶闻名遐迩,被誉为中国的“彩陶之乡”。

【解说】马家窑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类型,距今约5000年。1924年,瑞典学者安特生来到洮河岸边,在甘肃临洮城南约10公里的马家窑村发现一处彩陶遗址,这便是后来著名的马家窑遗址。

【同期】甘肃临洮马家窑文化研究院馆员 赵志刚

马家窑的这个遗址的发现呢,首先要讲到一个人,就是那个安特生。安特生1921年发现仰韶之后呢,他马上就跨过七道梁,然后首先来到了我们临洮的灰嘴屲,在灰嘴屲做了调查之后,首先去辛店遗址做了一个发掘,后面他就来到了咱们临洮的马家窑遗址,因此他也就发现了马家窑文化,所以这个马家窑文化是由安特生提出的。

【解说】1944年,中国学者夏鼐开启西北科学考察之行,先后在甘肃、青海考察一系列遗址,并开展部分发掘工作。他根据田野考古新发现,指正了安特生“六期说”中齐家期和仰韶期早晚关系的错误,并在其后的研究中提出,将甘肃仰韶期遗存命名为马家窑文化。

【解说】如今,马家窑遗址发现已经百年,马家窑文化早已深入人心,其璀璨的彩陶艺术更是世界闻名,我国考古工作人员对于马家窑遗址的学术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同期】甘肃临洮马家窑文化研究院馆员 赵志刚

直到2014年的时候,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跟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包括我们马家窑文化研究院,共同组合,组成了这样一个考古发掘的队伍。因为他们发现命名之后,还给我们留下了很多谜题。他们只是解决了一些断代或者一个文化序列这些问题,而其后的文化的一些内动力、社会的环境、社会的变化、社会的发展这些都没有解决。所以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开启了2014年的发掘,发掘了5年时间,总共发掘了大概2000多平方米。

【解说】1988年,临洮马家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评为“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

【解说】彩陶,是马家窑文化最显著的特征,马家窑彩陶器形以盆、钵、壶、瓶为主,纹饰华丽典雅,图案生动多变,展现了远古先民灵动多彩的生活图景。马家窑文化将史前文化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高度,创造了绘画表现的许多新的形式。

【同期】临洮县博物馆讲解员 龚淑瑜

马家窑文化距今约5300年到4300年左右,器型多以橙黄陶为主。马家窑文化又按照时间发展顺序我们可以分为三个类型,分别是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以及马厂类型。

【解说】浓亮如漆的黑彩、红彩、白彩,绘制在橙黄色的陶底上,形成灵动的水波纹、漩涡纹、网格纹。罐、壶、盆等丰富的器形和光滑细腻的外表,让马家窑彩陶更多了几分优雅。

【同期】临洮县博物馆讲解员 龚淑瑜

最早的类型是马家窑类型,这个时期它的陶面上产出了一种非常典型的纹饰,我们把它叫做漩涡纹,又叫做水波纹。我们看到的那一件我们馆藏的一级文物,它首先是器型保存得非常完整,而且在它的这个陶面上,有非常非常多的典型的纹饰,比如说网格纹、漩涡纹,还有锯齿纹。

【解说】通过多年发展,原本沉寂于地下或在博物馆展出的马家窑彩陶如今焕发了新活力。制陶匠人潜心钻研,“解码”并传承远祖技艺,让史前文明印记融入当代生活,纯手工制作的彩陶逐渐走向市场,让马家窑彩陶文化得到传承与发扬。

【解说】64岁的阎建林是临洮县洮阳镇河口村居民,当地热爱陶器的人都知道阎建林。他不仅是甘肃省级陶器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还凭借精湛的制陶技艺,重现史前马家窑彩陶的精细和柔美,成为传播马家窑文化的“使者”。阎建林把毕生心血倾注在陶器制作上,深耕黄泥三十余载,让沉睡千年的马家窑陶器“活”在当下,推动马家窑文化从博物馆走入寻常百姓家。

【同期】甘肃省级陶器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阎建林

我做这个彩陶从1988年开始就做开了,做的话大概就是30多年吧,当时我们的父亲、我们的祖父、我们的曾祖父,他们都是做陶工,到后来我们自小就把这个学。学了以后就有了制陶的这个基础,有制陶的基础以后,就1986年我们就开始做这个花盆,一边做一边卖,在卖这个过程中,一边研究一边制作,所以说这个东西是从泥巴(开始)做的。

到后来我们就是到处走访,不管走到什么地方,到(甘肃)省博物馆的次数特别多。因为不会做嘛,去了以后,当时还不让拍照,当时也没有相机。我们就是用自己的记忆,比如说做这个罐子,就把这个图案和造型记好以后,我们就慢慢做。

【解说】制作马家窑彩陶大致可以分为选土、和泥、拉坯、抛光、晒干、上色、烧制等主要步骤。土质为当地洮河边盛产的第三纪红土,胎质细腻。绘图需要用矿物颜料先定点、再连线,才能实现对称。

【解说】现在,阎建林制作的彩陶供不应求,全家都投入到制作彩陶的工作之中。在阎建林的影响下,他的两个儿子也从事彩陶的研究和制作,还成立了彩陶研制公司,接力传承彩陶艺术。

【同期】阎建林儿子 闫小虎

从记事起吧应该算,在家里面一直就接触这种彩陶,包括就是在闲暇时间帮家里做,到2008年正式自己学会以后,慢慢地认识、学习,自己的每一件作品出来以后,(很有)成就感。

【解说】近年来,临洮县致力于保护和传承马家窑文化,还重点打造了临洮县马家窑彩陶文化小镇,当地中小学生可以在彩陶小镇内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彩陶技艺研学活动。

【同期】临洮县马家窑彩陶文化小镇陶艺老师 雷浩锋

我们学生来这边研学的话,主要制作的就是拉坯、彩绘,包括就是让他们感受一下这个炼泥的过程,还有烧窑的过程。

【解说】为了进一步做好马家窑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临洮县教育部门引导当地中小学积极创建陶艺社团,开设陶坯制作、彩绘等课程,指导学生动手制作陶艺作品,为马家窑文化彩陶延伸生命活力。

【解说】在临洮县第一实验小学的陶艺工作坊内,学生们都在兴致勃勃地学习陶艺,古老的马家窑文化有了“破圈”的捷径——借“玩泥巴”的方式让传统文化的种子深植于孩子们内心。

【同期】临洮县第一实验小学陶艺工作坊指导老师 陈举

咱们五十几个班都全面覆盖了,每周开设四节课,其中星期三下午就是全校性的一个社团活动,孩子们都来这体验这个活动。通过压、捏、雕、刻、画等不同技法,创作自己心目中的一些作品。

【解说】文化是历史的缩影,时代的一面镜子。马家窑文化的高度发展,是新石器时期华夏文明晨曦中一道绚丽的霞光,折射着中华先民在远古时代所达到的多项文化成就。时至今日,马家窑文化彩陶上古老的纹样仍不失其迷人魅力,这束穿越千年的文化之光在这个时代更加闪耀。

统筹:李杰、王健

编导:刘瑞娟

记者:范培珅、张睿

包装:夏勇

配音:李金泽

部分画面来源:甘肃临洮马家窑文化研究院

新华社音视频部出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电路设计入门书籍推荐:零基础也... 你是不是看着电路板上密密麻麻的元件就头大?想学电路设计却不知道从哪本书开始?别慌!今天咱们不聊那些让...
AI绘画进乡村 武汉学院艺启梦... 支教队员带小朋友进行AI创作。 日前,武汉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艺启梦”支教队在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五山...
蚌埠市禹会区张公山街道“暖心家... 为丰富计生特殊家庭的精神文化生活,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与理解,2025年7月22日上午,安徽省蚌埠市禹...
湘桂黔书法巡展亮相贵州三穗 笔... 7月21日,“情系苗侗 墨染西南”第三届湘桂黔三省书法家作品邀请展巡展在贵州省三穗县美术馆拉开帷幕。...
原创 战... 在战国七雄当中,韩国给人的印象,一直都是最弱的一个。但实际上,这其实是一个错觉。 真实的韩国,在战...
原创 殷... 我们最为熟悉的息国历史来自春秋时代的息夫人,据说楚文王灭息就是为了她。息夫人原叫息妫,陈国人,嫁给息...
原创 河... 河南发现李岩家谱,记载内容令人不解:太极拳不是张三丰所创? 在2002年的一个春日,河南焦作博爱县孝...
原创 伊... 时间进入到近代,欧洲各国迅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而中东奥斯曼帝国和萨法维王朝在逐渐衰落,随着欧洲资本主...
智慧与力量交融:沈雯对国权的文... 在当代文学领域,沈雯以其独特的视角,深入探讨了国权这一复杂主题。她的作品不仅展示了国权的外在表现,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