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目前豆瓣评分9.4,有75.5%的人给出了5星好评。
有人评价他是历史权谋剧的巅峰之作,笔者认为当之无愧。
笔者最近在看《清史稿》的时候,发现剧中有些剧情是和书中记载有出入的。
因此有了本文的对比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这并非吹毛求疵,笔者也是相当喜欢这部剧的,几乎年年看。
本文算是抛砖引玉,期待您的高见!
年羹尧并非张廷玉的后辈进士,而是同为康熙三十九年进士
一、影视剧中:
年羹尧在灭江夏镇之前,带了很多礼物拜访张廷玉,而张廷玉坚辞不受的时候,年说了下面一段话:
“您是前辈的翰林,我是后辈的进士,如果这点儿不像样的东西,您要不收下,也太扫我的脸面了吧!”
二、《清史稿》卷二百九十五列传八十二中记载如下?:
“羹尧,康熙三十九年进士。”
另据《清史稿》,卷二百八十八列传七十五中记载:
“张廷玉,康熙三十九年进士”
由此,可以看出,张廷玉和年羹尧同为康熙三十九年进士,也就不存在“后辈的进士”一说,或者说是自谦吗?
隆科多是佟国维的儿子,并非侄子。
一、在影视剧中:
推举新太子前夕,康熙邀佟国维一起用餐,康熙让隆科多出任步军统领衙门都统的时候,佟国维谢恩时说:
“奴才代死去的兄长佟国纲,叩谢圣恩“。
此处可以看出,隆科多被认为是佟国维哥哥佟国纲的儿子,也就是佟国维的侄子。
二、《清史稿》卷二百九十五列传八十二中记载:
“隆科多,佟佳氏,一等公佟国维子。”
隆科多是一等公佟国维的儿子,也是孝懿仁皇后的弟弟,同时也是康熙的顾命大臣,也确实被任命为步军都统。
由此,隆科多是佟国维的儿子,而不是佟国维的侄子,并且他和年羹尧的走的很近。
李卫不是雍亲王府的佣人,并且曾任浙江巡抚,并非江苏巡抚。
一、影视剧中:
李卫是雍正在江南筹款的时候带回来的“叫花子”;后雍正用来监视年羹尧,才上演苦肉计,
让年带出京城谋得县令官职,后步步高升。
二、《清史稿》卷二百九十四列传八十一中记载如下:
“李卫,江南铜山人,入赀为员外郎。”
也就是说,李卫是纳财取得了员外郎的官,而不是从雍王府出来的官。
并且在雍正三年的时候,
擢升浙江巡抚,而不是江苏巡抚。
张廷璐实际是告老还乡善终,而非科场舞弊被处死
一、影视剧中:
张廷璐被雍正任命为科考主考官,
却联合皇子弘时进行科场舞弊,最终被雍正处死。
二、《清史稿》卷二百六十七列传五十四中记载如下:
“廷璐,雍正元年,督学河南,坐事夺职。”
张廷璐,是康熙五十七年,殿试一甲第二名进士,
在雍正元年的时候,被任命为河南的督学
,但是因为某些事情被夺职,并未提及被任命为科考主考官。
并有明文记载,张廷璐,官至礼部侍郎,最终告老还乡,善终。
由此看出,张廷璐实际并未卷入皇子纷争,并且善终。
诺敏确实被革去山西巡抚一职,但并未处死,雍正十二年才去世
影视剧中的诺敏,在《清史稿》中并未找到,而是找到了有相似经历的诺岷。
一、影视剧中:
诺敏因涉嫌藩库造假,欺上瞒下,被雍正处斩。
二、《清史稿》卷二百九十四列传八十一中记载:
“诺岷,雍正元年,授山西巡抚。”
“贝子允禟以罪徙西宁,道出平定,太监李大成欧诸生,诺岷按谳,以大成方病,置未深究。”
“罪大成,夺诺岷官。十二年,卒。”
也就是说,诺岷是因为纵容贝子允禟的首领大太监李大成殴打诸生,被雍正认为是徇私;因此罢了诺岷的官;直到雍正十二年才去世。
并且文中记载,他在治理山西的时候,对于亏空严重的州县,他上书弹劾并要求离任的官员也要追回亏空,而不是剧中的欺上瞒下。
还需要注意的是:诺岷是首先提出耗羡归公的人,并且得到了雍正的嘉奖。
由此,他其实是一个有远见,有能力的好官,他的执行力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雍正的改革。
和剧中那个追名的诺敏判若两人。
剧中还有很多时间线和史书中的不符,比如乾隆出生在康熙五十年,无法参加康熙四十六年的热河射猎;不过受康熙喜爱倒是有迹可循。
你还知道哪些?欢迎补充!
如果觉得笔者写的还可以,欢迎点赞、关注,万分感谢!
或提出您宝贵的意见,万分感激!
图片和素材,来自网络,侵删!
原创作品,抄袭必究!
#雍正王朝#
#头条首发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