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旅顺这座城市有多恨日本?当年被屠杀只剩36人,这种仇恨至今未忘
创始人
2025-07-21 11:32:22
0

引言?

当下的中国处于和平年代,街市上都是繁荣昌盛的景象,可是在一百年前我们的国土上是另一番场景,无数东瀛军人在这里肆意妄为。从19世纪末期开始,被帝国主义思想控制的日本和中国之间的关系急剧下降,日本贪婪的野心最终让它大胆地向中国开战。

中日之间的战争持续了数年,无数人被卷入这场大战,其中牺牲的人不在少数,有英勇就义的军人也有无辜的平民百姓。

01

历史上著名的旅顺大屠杀事件就发生在19世纪末期,当时正值甲午战争期间,两国之间爆发的战争让这片地区岌岌可危。旅顺在辽东半岛的最南端,这里有北洋水师设下的大量炮台和一万多名兵力,这样的配备看上去牢不可破,实际上就是脆弱的纸老虎。

在旅顺的各个军队之间互不联络,有一个军队被击溃也无法即时联络上其他的军队,这就导致日军有可乘之机,日军在短时间内就攻下了旅顺。

日军攻下旅顺之后血洗全城,不分昼夜地开始屠杀平民和军人们,根据后来的统计遇难者人数高达两万人,最后仅有八百多名生还者幸存下来,这场大屠杀比南京大屠杀还要惨烈。

侵占旅顺的日军就像是恶魔一样,老弱妇孺都不放过,甚至还会在杀生之前折磨他们。当时的旅顺血光冲天,不管是街道上还是房屋里,抑或是林地里都能看见被日军杀害的人,这些不幸逝世的人中大多数人为平民百姓。

02

一名在旅顺的美国记者克里曼曾亲眼目睹过惨状,他记录下了屠杀时的场景,那些文字描述的场景十分真实。

克里曼见到过一名平民在日本士兵的面前磕头饶命,但是后者毫无怜悯之心地用枪的尾部把平民按倒在地面上,然后用剑砍断平民的颈部。

还有士兵在杀死平民之后没有离开,之后把死者剖开取出心脏,这些士兵完全没有把平民当作人看待,他们只是认为是在玩玩具而已。

这场大屠杀后活下来的八百余名幸存者中有三十六人是日军指定负责处理尸体的人,他们足足搬了一个月的尸体才把尸体全部聚到一处,然后点燃的尸体又燃烧了十多天,这足以证明日军屠杀的人数惊人。

负责处理尸体的队长曾坦言见到的尸体都是死得很惨烈,大部分人面部表情都很狰狞,还有许多人的肢体并不完整。

03

1894年11月26日,英国报纸通过电讯告诉了外界旅顺发生了大屠杀事件,三天后美国也在报道中描述日本军在旅顺的行动。美国记者克里曼不断地向美国传递纪实报道,这些报道都刊登在了《世界报》上面,这在当时掀起来轩然大波,许多人都在讨论那片遥远地区正在发生的事情。

当大家都在争相讨论的时候,旅顺大屠杀实际上还在进行中,当时的旅顺地区十分混乱,只有日本军队在那里进行屠杀与掠夺,他们的行径遭人唾弃。

虽然现在的中国已经成功将侵略者们赶出去,但是我们依旧不能忘记日军所做出的恶劣行为。旅顺人民都会记得这一事件,他们绝对不会忘记日军曾经血洗这一片地区,现在每年都会在旅顺举行公祭仪式,以此来祭奠先祖。

通过公祭活动还可以让社会各界都记住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我们要努力奋进为复兴祖国而努力。

对于那些顽固不化还故意抹去这段历史的日本人,旅顺不会让他们踏入一步,不管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都要直面历史,正视那个历史时期发生的史实。

不仅是我们要记住旅顺大屠杀的教训,日本也要承认错误并进行忏悔,只有日本方面能正确对待这一问题,我们双方才能进行正常的交流,否则旅顺人民不会让充满恶意的日本人再次踏入我们的领土一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张... 前言 “鼎湖龙驭重回首,应悔当年错用人。”人生在世总会在很多地方需要他人的帮助,到那时有人利欲熏心,...
原创 让... 在一个遥远的时代,大明帝国繁荣昌盛,但却被一股强大的势力所困扰,那个国家就是瓦剌。瓦剌如同一头猛兽,...
“石”得姓始祖为纯臣石碏 寻根溯源 1.出自姬姓,为石碏之后裔。据《元和姓纂》及《春秋公子谱》等所载,春秋时卫靖伯之孙石碏,有...
原创 中... 咱们中国历史上,当过皇帝的人可多了,少说也有五、六百个。这些皇帝,有的能文能武,治国有方,有的昏庸无...
原创 商... 中国是有世界上仅有的几个文明古国之一,在几千年灿烂的文明中,王朝各种更迭换代。 西方考古界普遍认为,...
原创 为... 中国天天嘴上喊着人道主义精神,为什么一个难民都不肯接收?难道是我们太冷血了吗? 近些年,随着我国的综...
原创 刘...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各位看官点击一下“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
原创 给... 我认为朱元璋可以排进前五。 关于历史上的有为之君,很多人在心里都有自己的排名。有些帝王本身由于争议...
原创 丞... 孔子云,刑不上大夫。自春秋战国起,世人皆认为人生来分三六九等,皇亲贵戚天生是皇亲贵胄,平民百姓注定伏...
原创 吴... 前言 随着崇祯皇帝在煤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大明的国祚也随之迎来了终结 ,然而不愿意屈服的明朝宗室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