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捐弃前嫌,开始携手抗日。中共所属的红军主力部队被改编为八路军,而留在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被改编为新四军。两党一起抵抗日寇,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抗日赞歌。
而当时新四军成立的时候,叶挺为军长、项英为副军长、张云逸为参谋长,袁国平为政治部主任、邓子恢为副主任。新四军一共有四个支队,其中是实力最强的第第四支队,当时新四军全军一共有10300人,而第四支队则有3100余人。所以说第四支队是新四军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一个支队。而新四军的司令员因为被冤杀没有等到建国授衔,但是他的警卫员却在后来成为了上将,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新四军第四支队,改编于在鄂豫皖边的红军第28军和鄂豫边红军游击队,下辖第7、第8、第9团和手枪团。全支队共3100余人,司令员是高敬亭,高敬亭可是我军的一员高级将领,早年参加红军,历任乡苏维埃政府主席、区苏维埃武装委员。、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鄂豫皖分局委员、鄂豫皖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长、苏维埃政府主席,光山县书记,豫东南道书记,红二十五军七十五师政治委员。
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长征北上,高敬亭则留了下来,奉命重建红二十八军,在异常困难的条件下,在大别山坚持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不仅没有被国军消灭,反而实力一步步的壮大,这也是后来新四军第四支队能够成为四个支队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一个重要原因。
全面抗战爆发后,所部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高敬亭担任司令员兼政委,在他的领导下第四支队和日寇浴血奋战,取得了重大的胜利,但是受到错误路线的影响,高敬亭在1939年6月,被错误处决。直到38年后的1977年才被平反。
如果高敬亭不被错误的处决,如果参加授衔,1955年起码是一个大将,再不济也是一个上将,可是他没有等到那一刻,而他的警卫员却在高敬亭死后的49年后成为了上将,他的警卫员叫万海峰。
1933年7月年仅13岁的万海峰,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八军,地革命战争时期,万海峰参加过保卫鄂豫皖苏区的斗争和三年游击战争,任红二十八军军部警卫班班长。抗战初期,万海峰担任任新四军四支队司令部警卫员,主要负责保卫司令员高敬亭的安全,是高敬亭的贴身警卫员。
后高敬亭被错误处决,而万海峰也在军中开始不断立功,自1941年起,万海峰历任新四军苏中军区第四纵队独立旅七团二营营长,泰兴独立团、靖江独立团、如西县独立团、苏中三分区独立团副团长,新四军一师一旅作战科副科长、一师一旅教导大队大队长!
解放战争时期,万海峰历任华中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部作战科科长,十八师五十四团副团长,第三野战军第二十四军七十二师二一六团团长。
1955年万海峰被授予大校军衔,似乎这个军衔在将星闪耀的当时并不突出,但是在1988年,我国恢复军衔制的时候,万海峰成为首批被授予上将的将军之一,此刻距离他的司令员高敬亭牺牲已经过了49年。高敬亭司令员也万万想不到,他的一个警卫员会成为将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