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到底有多强?隋朝四次北伐全败,伤及元气,被唐朝捡了大漏
创始人
2024-11-19 21:44:06
0

原标题:高句丽到底有多强?隋朝四次北伐全败,伤及元气,被唐朝捡了大漏

隋朝虽然只有短短38年的国祚,在中国历史上如一闪而过的流星,但它绝对是一个被低估的王朝。它上承南北朝,终结了自两晋以来的百年乱世,以强大的军事实力给这段最晦暗的历史画上了句号。它下接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取得的一系列改革成果,都为大唐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这样一个充满了无限希望和可能的王朝,为何却为唐朝做了嫁衣,自己却被历史淹没。

“天下强盛,弃德穷兵,以取颠覆”,唐太宗李世民这段评价,应该是一针见血指出了隋朝灭亡原因。修京杭大运河,水殿龙舟下江都,丢的是民心。而四次出征高句丽,百万大军,军资无数,却徒劳无功,更使隋朝极盛转衰。那么高句丽真的如此强大吗?将隋朝拖入了亡国的境地。

汉元帝建昭二年,一个叫高朱蒙的扶余王族因为宗族内斗而被迫南逃,在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辽宁新宾)建国,史称高句丽。但因为太过弱小,所以所谓的高句丽王国其实一直接受西汉的管辖,户口都算在玄菟郡,相当于一个小部落,高朱蒙也被封为侯爵。

之后因为东汉至南北朝这一时期,天下大乱,中原纷争不断。高句丽趁机壮大势力,袭扰北部边境,征服百济、契丹等周边部落,将辽水以东的土地都纳入了版图。趁火打劫的高句丽自然也南逃中原王朝的制裁,曹魏和后燕就都曾北伐高句丽,几乎将其灭国。但因为中原局势复杂,偏安一隅的高句丽又屡屡起死回生。

隋朝时期,高句丽联合周边靺鞨等部落,入侵辽西。为了杜绝后患,隋文帝和隋炀帝四次率大军北伐高句丽,但却都无功而返。其实并不是高句丽有多强,而是隋朝的北伐,军力强盛,后勤充盈,独独天时地利人和这三条,一个不占。

拿隋文帝第一北伐来说,30万隋军分水陆两路合攻高句丽,主将杨谅、王世积都是当世名将。但隋军出征却恰逢雨季到来,陆路大军自出山海关后,因大雨阻路,道路泥泞,进军非常缓慢。同时粮草军需因大雨无法运抵前线,隋军后勤陷入断绝的境地,军中疫病又起,隋军不得不撤军南归。水军的境遇则更差,海上风雨使得战船大多倾没,也只能撤军而还。

隋军几乎都没看到平壤的城墙,就折损十之八九,可谓不战自败。如果说隋文帝的北伐因为高句丽偏远劳师远征,又雨季阻碍,缺了地利和天时,那么到了隋炀帝,则还加上了一项人和。隋文帝召集天下之兵汇集涿郡,准备北伐。但因为山高路远,数十万隋军昼夜行军,“死者相枕,臭秽盈路,天下骚动”。同时隋炀帝还为了征集军费而横征暴敛,使得民怨沸腾。

隋军的三次出征,御驾亲征的杨广的指挥都出现了明显的问题,数次把到手的战机让给高句丽,使取得优势的隋军无法趁胜追击,最终大败。而此时各地都爆发了农民起义,隋军之间也出现士卒逃亡,隋炀帝不得不悻悻撤军。

隋文帝第一次出征,可以归咎于时运不济导致的失败。但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劳民伤财,空耗国力。在后方不稳之际劳师远征,注定难有成效。不是割据一方的高句丽多么强大,而是隋炀帝御驾亲征是把自己拉下了悬崖,国虽大,好战必亡。最后唐取代了隋,高句丽也被李勣、薛仁贵灭国,真正的大赢家是唐朝。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这... 谈到中华文明,我们不得不提及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这些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人故事。然而,有些...
原创 1... 1954年,功德林中三位将军被处决了,为啥他们要被处决? 解放战争全面爆发后,历经三载烽火,我军最终...
原创 从... 司马懿和诸葛亮两个人,影响了整个三国的历史,他们都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谋略家。同时两个...
原创 为...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封建王朝,也是最接近现代的一个,自1912年灭亡至今不过一百一十余年。祭祀祖先...
原创 韩... 文/石中华 【作者简介】石中华,80后,笔名醉月一边秋,雪上飞等,在《世界日报》《小小说月刊》等刊...
原创 9... 特别提示:本原创文章已签约区块链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提到春秋战国秦国成为西戎霸主,就要疑问秦穆公...
原创 让... 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个民族曾让北宋朝廷夜不能寐。他们骁勇善战,建立了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这个民...
寻根问祖,秦姓渊源与文化 一、起源: 秦姓是一个古老、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其姓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源自嬴姓: 颛顼帝有...
原创 唐... 在电视剧中,通过女性服装的差异,很容易看出唐朝和宋朝的女性开放程度。唐朝女性的服装豪放奔放,与之相比...
原创 细... 由于太平天国的兴起以及英法两国的入侵,清廷不仅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陷入两线作战,财政负担以及军事压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