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9月17日,北京胡同里,44岁的傅玉芳揭示了她隐藏22年的秘密,原来她是清朝的皇妃,并且她还离过婚。这一惊人真相让丈夫瘫坐在地,震惊之情溢于言表。
回溯至1922年,溥仪16岁,举办了大婚庆典。在选后的照片中,溥仪只能通过衣服花色选出皇后,最终婉容和文秀成为候选者。
最终,婉容成为末代皇后。她接受西式教育,在宫中引入新文化,溥仪对她宠爱有加,开设西餐厅,搜罗洋玩意,给古老的紫禁城注入新潮风。
文秀因家世不佳最终降级成皇妃。虽不及婉容受宠,但她知书达理,擅琴棋书画,与溥仪讨论文学问题,共度相对和平开心时光。
随着婉容的宠幸,她开始排挤文秀,引发两位女子的明争暗斗。一次误会导致文秀受责,而溥仪对婉容的宠溺愈发加深。
1924年,冯玉祥包围紫禁城,溥仪带着婉容和文秀离开,居住在天津的靖园。文秀多次劝谏溥仪不要与日本人合作,但遭到溥仪的冷漠和打击。
在靖园,婉容适应了现代生活,穿时尚旗袍,疯狂购物。而文秀则备受冷遇,失去宠爱,生活窘迫。婉容更是时常戏弄文秀,加深两人矛盾。
文秀对溥仪冷漠失望,一次鞭打后,她在朝拜典礼上痛斥婉容和溥仪。溥仪发怒鞭打文秀,导致她绝望,产生离开的念头。
文秀因溥仪对日本的亲近感到担忧,加之生活的屈辱,最终决定离开溥仪,以免被拖累。
在1931年8月,文秀离开靖园,委托专业律师申请与溥仪离婚。这场“刀妃革命”震惊大清国,溥仪面对离婚传票备受尴尬。
律师助阵下,文秀与溥仪的离婚案正式受理,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大清夷老夷少商议溥仪不能出庭,以保皇室颜面。
妇女解放思潮下,大批妇女为文秀发声,使她在审理中更加坚定。两个月后,双方达成协议,溥仪支付5万元生活费,文秀保证不损溥仪声誉。
文秀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成功离婚的皇后。溥仪为保留颜面发布废除文秀皇后身份的谕旨。文秀离婚后18天,溥仪匆忙东北复辟,而婉容也跟随。
婉容在东北备受监控,与溥仪矛盾不断。文秀的离开使溥仪疏远了婉容,婉容沉溺于不自由的生活,最终沦为日本傀儡。
受到文秀的启发,婉容与溥仪关系破裂。在冷宫中度过十年,婉容因禁品和私通遭溥仪打压。二战结束后,她重获自由,但在途中病逝,终年40岁。
而文秀的后半生则和婉容大不相同,在和溥仪成功离婚之后,文秀回到了北平的老家,她开始和妹妹生活在一起,随后改名为了傅玉芳,先后在学校和报社工作。
文秀靠着溥仪支付的5万元生活费维持一段时间后,她遇到了国军军官刘振东。两人结婚,定居北京,过着朴素的生活。
刘振东转为环卫工人,生活虽朴素但平稳。然而,突如其来的疾病夺走了文秀的生命,她告诉丈夫自己曾是大清皇妃,坦诚过去。
文秀在44岁离世,也没有留下后代。刘振东早已察觉妻子的不同之处,尽管她看似普通,但行为中透露着古代宫廷的痕迹。
北京清洁队出资为文秀定制简朴的棺材,她安葬在安定门外的异地。
文秀的一生,离婚后找到真爱,坚韧地度过不幸婚姻的困境,她庆幸并无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