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开国十大元帅,每一位都功勋卓著,这十位开国元勋,有人性情直爽,有人低调内敛,每一位性格都不尽相同,按照他们的性格,再结合他们的事迹,有三位可以分别被冠以勇帅、智帅、义帅的称号,他们就是彭德怀、刘伯承、贺龙。
勇帅:彭德怀。
毛主席有诗云“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足以体现出彭德怀元帅的勇,彭老总擅长打硬仗,无数次临危受命,无数次勇于站出来,无论敌人是谁,都勇于亮剑,越是强大的敌人,越是勇往直前,直到把敌人打败,任何强大的敌人在他眼里都是纸老虎。
中央苏区反围剿、长征路上、抗日战场上、西北战场、抗美援朝战场上,莫不如是,一个个自恃装备精良、科技进步的狂妄自大的敌人,最后在彭老总的”勇"字下,都莫不垂头丧气,最后由衷地佩服这位勇猛无畏的军事家,在彭老总身上,我们能看到中国军人的勇,中华民族的勇。
智帅:刘伯承。
刘伯承元帅有着“军神”、“当代孙武”的美誉,深谙兵法,在开国将帅中,是最懂得将兵法运用于实际战争中的一位军事家,用一个字概括就是“智”。
长征路上为抢渡大渡河,借道彝族聚居地,面对剑拔弩张的态势,刘伯承凭借大智慧,取得了彝族人民的信任,彝族首领小叶丹折服于刘伯承的魅力,与刘伯承在海子边歃血为盟,结为兄弟,这就是长征路上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事件——彝海结盟。
抗战时期,刘伯承逆向使用兵法中的“用兵不复”,三天之内于七亘村两次在同一地点设伏,重创日军,七亘村伏击战规模不大,但体现出来的指挥艺术和用兵智慧足以成为经典战例,所以,该战被西方军事教材收录,用于学习研究。
刘帅一生致力于军队的正规化和现代化建设,对于军队干部的要求也较为严格,许多战场上的猛将,在刘帅的军事体系指导下,达到了理论与实践内外兼修的水平,刘帅的智,对于人民军队的日益强大,功不可没。
义帅:贺龙。
贺龙在年轻时候为了救朋友就义闯县衙,远近闻名,两把菜刀闹革命拉起队伍后,因战功卓著,一路做到国民革命军中将军长的位置,但为了国家、民族大义,放弃高官厚禄,于1927年毅然决定接受中共领导,率部举行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八一南昌起义,由此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
解放战争开始,为了全局,为了中央安全,贺龙慨然将自己一手带出来的部队交予彭德怀指挥,甘愿在后方默默贡献,其他名将在战场上驰骋,贺老总在后方提供各种保障,毫无怨言。
解放大西南,毛主席叫贺老总自己选择部队,贺老总选择率领十八兵团入川,毛主席问贺老总为何不率领自己的部队呢,贺老总呵呵一笑,说军队都是党和人民的部队,带哪支部队都一样。
开国将帅有一千多位,但是被称为老总的只有四位,贺老总就是其中之一,被称为老总,本身就是威望的体现,而这威望,正是贺老总一次次的义举所奠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