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中国东北)
以前记得有个什么人讲过,你不来东北,不知道中国之大!我们先不谈中国,只说东北的面积。今天的东北主要是辽吉黑三省的范围。北抵兴安岭,西到内蒙,南到吉林,东至黑龙江边。可如果你能看到清代的中国地图,你会发现今天的黑龙江省,有大片的地方已经划到划到邻国的版图中去了,而现在去到这些邻靠中国的国外去走走,则会有发现竟然有中国的石刻,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谈的事情。
清代(1866年)的海参崴
今天的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
清代的中国,是有出海口的,这就是今天俄罗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中文名字就是统治东方之意。当时中国的名称叫海参崴。但是由于当时清朝的羸弱,内忧外患,导致这个重要的出海口丧失了。沙俄趁着清朝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列强瓜分中国的机会,逼迫清廷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让我们失去了黑龙江以东以及外兴安岭大片的土地,其中就包括这个重要的出海口。现在有人把这片土地称为外东北既源于此。当然,此时会有人喊口号吧?收回国土之类的。这当然是没用的,我们今天应该说已经承认了这个事实。我们只是不应该忘记这段历史。忘记历史是十分可怕的事,今天尤其可怕。
清末时期的海参崴还保留有中式建筑
库页岛
库页岛是原中国最大岛屿,位于黑龙江出海口以东东面和北面临鄂霍次克海,西面隔鞑靼海峡与大陆相望,南隔宗谷海峡与日本接壤,南北长达984公里,东西宽6-160公里,面积7.64万km相当于两个台湾岛。
清朝时期,库页岛归宁古塔副都统管辖:“清太祖遣兵四百收濒海散各部,其岛居负险者刳小舟两百往取,库页内附,岁贡貂皮,设姓长、乡长子弟以统之。库页岛处于中国的管辖范围之内,但因其地理位置处于沙俄、日本、中国三方势力交汇点,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最终,这座东北大岛沦为了三方国力博弈的角斗场,后来清廷败下阵来,沙俄和日本进入决赛,最后沙俄攫取了这座北方的大岛。
沙俄对于外东北这一大片地广人稀的土地早已垂涎多年,自清朝建立之后屡次袭扰外东北地区,最终在康熙年间与俄人正面交战,签订尼不楚条约,虽然此次战胜了沙俄,但还是把尼布楚地区,贝加尔湖以东划给了沙俄。库页岛当时明确是属于中国的,但因为清朝并未在库页岛驻军,导致沙俄有机可乘,最终在二战结束之后,获取了库页岛的主权,并更名为萨哈林岛。
库页岛的鄂伦春人
清末库页岛上的满族居民已经能使用汉字。
在海参崴修铁路的山东人
库页岛上的原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