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起古代福利制度和保民精神呀,最好的就是咱们华夏了,古代华夏福利制度最早、最好、最完善,最先进、最发达,有些方面就是现代人也是羡慕不已,难望项背。
这方面管仲做了无与伦比的贡献,管仲(前723年~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中国古代著名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被尊称为“仲父”,后人尊称为“管子”,著有《管子》83篇。
孔子在《论语·宪问篇》高度崇拜管仲“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意思是:要是没有管仲,我们都会披散头发,左开衣襟,成为野蛮人了。可见管仲作为那个时代的“华夏文明保护者”是一点也不为过。
碍于篇幅一些原文我就不在这里重复了,感兴趣请大家自行寻找阅读。
管子对老百姓的福利制度是怎么做的呢?《管子·入国》记载“入国四旬,五行九惠之教。一曰老老,二曰慈幼,三曰恤孤,四曰养疾,五曰合独,六曰问疾,七曰通穷,八曰振困,九曰接绝。”也就是在仅仅当国相四十天的时候,管子就五次督行九种惠民的福利政策。
管子
所谓老老,就是在城市、乡镇和首都都要设有“掌老”的官,对七十以上不同年龄段的老人免除奉养老人的孩子的征役,政府定期给老人送酒、肉。九十以上的,全家免役,每天有酒、肉的供应。老人们死了,君主供给棺停。还要劝勉有老人的家庭按老人嗜好、要求细做饮食。这是政府和家庭共同,尊老、敬老孝顺老人,解决养老问题!
所谓慈幼,就是在城市、乡镇和首都都要设有“掌幼”的官,凡是士民有幼弱子女,无力供养的,规定养三个幼儿即可免除“妇征”,养四个全家免除“妇征”。养五个官家配备保姆,官家发给两人份额的粮食,直到幼儿能生活自理为止。这是实实在在的鼓励人口生育的政策呀!
所谓恤孤。就是在城市、乡镇和首都都要设有“掌孤”的官职。规定士民死后。子女孤幼,无父母养育,不能自己生活的,就归同乡、熟人或故旧抚养。代养一个孤儿的,一子免除征役;代养两个,两子免除;代养三个,全家免除。“掌孤”的官员要经常了解情况,一定要了解孤儿的饮食饥寒和身体瘦弱情况而进行救助。杜绝了孤儿孤苦无依流浪街头。
所谓养疾,就是在城市、乡镇和首都都要设有“掌养疾”的官,聋、盲、喑、哑、瘸腿、半身不遂、两手相拱等等不能生活自理的人,政府就养在“疾馆”而供给饮食,直到身死为止。不使残疾人饮食无着暴死街头。
所谓合独,就是在城市、乡镇和首都要设有“掌媒”的官,丈夫没有妻室叫作鳏,妇人没有丈夫叫作寡,取鳏寡而加以配合。予田宅而使之安家,三年后给国家提供职役。这就叫作合独。解决了大龄剩男剩女的婚姻问题,避免了社会矛盾,提高了人口生育数量。
所谓问病,就是在城市、国都要设有“掌病”的官,士民有病的,“掌病”以君主旨意慰问:九十岁以上的,每天一问;八十以上的,两天一问;七十以上,三天一问;一般病人,五天一问。病重者,向上报告,君主亲身慰问。“掌病”的官要巡行国内,以慰问病人为专职。解决了全民社会的医疗问题。
所谓通穷,就是在城市、国都要设有“通穷”的官,如果有贫穷夫妇没有居处。贫穷外来做客的没有粮食,其所在乡里及时报告的,给予赏赐。不报告的,给予惩罚。让每一个齐国人和来到齐国的人都可以体面地在齐国生活。
第八叫赈困,就是在城市、国都要设有“赈困”的官,如果有人因突然的天灾人祸、意外事件陷入贫困,政府要相机给予救济,安排就业,解决困难,度过难关,不令其妻离子散,饥殍于野。个人考证应该是以以工代赈为主的就业政策。(原文散轶个人考证)
第九叫作接绝。就是在城市、国都要设有“接绝”的官,“接绝”是指为殉职国事等没有后代的人出资安排祭祀人员,使其不致做“孤魂野鬼”无人祭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同样祭祀配享也是家里的传承大事,体现了管仲德政中非常富有华夏人性化的救助特色。(原文散轶个人考证)
管子五次督行九种惠民的福利政策后,为防止政策不能落实到位,又设立了监察制度。《管子·轻重己》记载“民之无父无母者,叫作孤子;无妻无子者,叫作老鳏;无夫无子者,叫作老寡。这三种人,都应依靠官府生活。无论能做事或不能做事,都应按其自报的条件进行供养而不可遗弃。官府多收养者有功,少者有罪。所以,路上不能有乞食的。如有乞食者,就要归罪于宰相了。”从制度上明确了责任,落实了奖惩政策,杜绝了福利制度的玩忽职守和荒废。
暗夜流光
管子兴德政在本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经验后,《管子·幼官第八》记载管子利用齐国的霸主地位,第二次会集诸侯时下令:“养孤老、食常疾、收孤寡。”就是要供养孤老,供养常病者并收养孤儿寡妇,将福利制度在诸侯各国推行,从而让整个华夏区域都享受福利待遇,人本关怀。
经过管子的福利制度改革后,养老、医疗、就业、住房、婚姻、生育等问题不在是拖累老百姓生活的累赘,国民再无后顾之忧,我们可以想象齐国老百姓脸上洋溢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幸福甜美笑容和每天辛勤工作、快乐生活的景象。齐国短时间就凝聚了人心,建立了政府权威,实现了富国强兵,齐国的巨大影响力使贤德之士投奔齐国不绝于路,从而形成了福利制度和国家实力正比发展,整个国家欣欣向荣,国力蒸蒸日上。
管仲辅助齐桓公首做诸侯霸主,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在整个华夏区域都推行了福利制度,提高人民的生活待遇和幸福感。从而对周边的蛮夷形成了,制度上、物质上、精神上碾压式的优越态势,保持了华夏文明的优势,抵抗了蛮夷的侵略。当时的华夏文明俯视着整个世界。“九惠之教”放到现代社会如果实现也是人类文明的明灯,管子的福利制度和保民精神让人无限仰望崇敬。
(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
九惠之政
管子拜相
九合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