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日本人在兴建东制油工厂(石油二厂前身)的同时,修建了一座横跨东洲河的铁路桥。这座铁路桥全长195.6米,钢梁结构,有四个水泥桥墩。
修建中的东洲河铁路桥
电车从东洲河铁路桥向东驶过就到了电铁南干线的终点元龙山站,石油二厂就在附近。如今石油二厂依然兴旺,元龙山站却早已冷清。
在过去的那个年代里,经常会在电车站的时刻表上看到元龙山。虽然没去过元龙山,却总是在想象元龙山的样子,那一定是一座很高很高的山。
沈抚电铁规划图
最近有个好消息,就是在新出台的《抚顺市“十四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中,将重启尘封多年的抚顺电铁,规划中的电铁采取环形线路,将从元龙山出发,经新抚、望花、沈抚新区到沈阳站和沈阳北站,然后转回来经沈抚新城、高湾、北站、章党再回到元龙山。跨越浑河南北,连接沈阳抚顺,使之成为沈抚城市闭环轨道交通体系,沈阳和抚顺两座城市从此更加紧密,沈抚同城也会成为真正的现实。
如果此项规划得以实施的话,不仅抚顺电车迷们日思夜盼的百年老电铁将重新焕发青春,沉寂多年的元龙山站也会成为地位更加重要的交通枢纽,眼前的东洲河铁路桥也会重现往昔的繁忙景象。
桥上的护轮轨
铁路桥和普通桥梁相比,由于功能不同,在结构和设置上有很多差异。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铁路桥一些特殊的地方。
主要表现在铁路桥上面有一些重要安全设施,比如铁路桥两端都有内外双轨的护轮轨装置,外侧主轨承担负荷,内侧护轨防止脱轨,以免造成坠桥事故。
安全的避车平台
由于铁路桥禁止行人过桥,两侧较窄的人行道主要提供养路人员通行,所以铁路桥上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类似安全岛的避车平台,保障养路人员的安全。
桥上行驶的电车
东洲河铁路桥最初建的是单线桥,后来为满足石油二厂不断增加的运输量,1954年,与原桥并列新建了一座同样的铁路桥。这样,单线桥就变成了复线桥。
单线变复线
如今的东洲河铁路桥从外观看没什么异样,在桥下可以发现大桥两侧钢梁的不同。钢梁上的铭牌清楚表明它们来自两个不同的厂家。
铁路桥钢梁
南侧铭牌标明钢梁为宝鸡桥梁工厂于1979年制造,北侧的铭牌有些模糊,勉强辨别为沈阳桥梁工厂于1954年制造。从制造年代来看,这两种钢梁都不可能是1941年建桥时使用的材料。
不同的制造铭牌
那么,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南桥是1941年建的原桥,1954年新建了北桥。南桥在1979年后更换了新的钢梁。
桥头碉堡
在南桥的西头,有座桥头碉堡的遗迹。看起来破破烂烂的样子,据当地人说此碉堡原为两层,现在上面一层已被拆除,只剩下面的一层,而且里面还有很长的暗道通向别的地方。
东洲河铁路桥
桥上的电车,稀稀落落,桥下的河水,日夜流淌。一座桥,一段历史;一条河,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