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中国有巨大的影响力。不过任何宗教的发展都不是顺风顺水,佛教在中国也遭受过重大打击,北魏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后周世宗都发动过“灭佛运动”,在佛教史上并称为“三武一宗之厄”。
南北朝是一个很乱套的时代,政变、夺权、分裂、杀伐数不胜数。北魏末年,国家政权被权臣高欢所把持。孝武帝元修不甘于成为一个傀儡,西迁投奔宇文泰,没想到又被宇文泰挟持。高欢看元修脱离自己的掌控,索性另立元善见为帝。北魏自此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不过两个政权都没有持续多久。高欢之子高洋篡魏改齐,史称北齐;宇文泰死前将大权交给侄子宇文护,宇文护拥立宇文泰之子宇文觉篡魏改周,史称北周。宇文护虽然没称帝,但是独揽大权,连续杀害不服从自己的皇帝,最后立宇文邕为帝,也就是“三武一宗”中的北周武帝。
可以说宇文邕上位时完全是个傀儡,但是他很聪明,不与宇文护正面抗争,一直韬光养晦,降低宇文护的戒心。最后宇文邕谎称太后嗜酒,请宇文护劝诫,并在宇文护诵读《酒诰》的时候,用玉圭猛击他的后脑。由于只诛杀宇文护一人,北周的政权平稳过渡到宇文邕的手中。他终于可以亲政,实施自己的鸿图大业。
此时北齐和北周这对老冤家都面临着一个现象,佛教盛行。其负面影响并不在于文化信仰方面,而是直观地体现在经济问题上。佛教徒不事生产、不交赋税,分流出大量的劳动人口和兵源;同时大大小小的佛寺也占用大面积耕地。总地来说,佛教过盛对于时处乱世的北周来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北周和北齐对佛教的态度出现巨大差异。北齐仍然耗费人力财力去修缮佛像佛窟,北周武帝下定决心遏制佛教。他下令销毁佛经、佛像;拆掉佛寺;把遁入空门的人重新拽出来建设国家。
“灭佛运动”势必会遭到佛教徒的反抗。有一位高僧叫做慧远,对宇文邕威胁道:“陛下仗着皇帝的权势迫害佛教,难道不怕日后在阿鼻地狱中的惩罚吗?”宇文邕说出十四个字:“但令百姓得乐,朕亦不辞地狱诸苦。”最后在此消彼长的国力差距下,宇文邕消灭北齐,统一北方,为后来隋朝的开创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周书》《续高僧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