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宗仁谈论白崇禧之死:他要搞南北朝要炸大陆,被暗杀不值得同情
创始人
2025-07-17 19:32:09
0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白崇禧作为国民党“新桂系”曾经的三巨头之一,和代总统李宗仁有着十分深厚的交情,但最后“李白”二人还是落得分道扬镳的局面。

他晚年和照顾自己的年轻护士走得很近,73岁时却被发现惨死在自己的家中

。然而听说白崇禧出去时候,李宗仁却表示他“不值得同情”。

白崇禧的死亡到底是因为疾病还是另有原因?为何李宗仁会这样评价,二人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

跟随蒋介石来到台湾

1966年12月1日,73岁的白崇禧在台湾去世了。

白崇禧作为国民党“新桂系”的三大巨头之一,蒋介石自然也来到了他追悼会的现场。然而蒋介石当天在参加完追悼会后,竟然在自己的日记里这样写道:

“白崇禧能善终,是幸运。”

与蒋介石不同的是,白崇禧曾经的同僚兼好友李宗仁却表示,

白崇禧当初要在中国划江而治,搞南北朝,甚至还说要炸大陆,实在不值得同情!

当时所有人都不知道白崇禧是怎么死的,这也一度成为了一个谜团。但大部人都认为,白崇禧是死于暗杀。

蒋介石对白崇禧早就心生不满,而白崇禧内心明白蒋介石能长期容忍“新桂系”的存在,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为了制衡红军。

所以在长征期间,蒋介石不断对共产党围追堵截的时候,白崇禧便自私放了红军一条生路。蒋介石知晓此事后十分愤怒,便给白崇禧发去了电报。

而白崇禧面对蒋介石的指责,有力地回复到:

“君作节全国赋税资源,带甲百万旷时数年又曾歼敌几许?”

虽然白崇禧在军事上有着过人的才能,但他的政治远见却远在蒋介石和李宗仁之下。

渡江战役之初,由于李宗仁和白崇禧手底下还有一些兵力,并且还掌握着广西等地盘,虽然有部下劝说二人主动向共产党投降,但都被李宗仁和白崇禧严厉驳回了。

但经过几次战役后,二人手底下的兵力也几乎消耗殆尽。此时李宗仁便想到了与中共划江而治的方案。

解放战争末期,国民党已经彻底无力回天。而李宗仁作为表面上的“代总统”,手中却没有实权,他也深知自己根本无法和蒋介石抗衡。

并且此时美国也不再向国民党提供援助,随着中共的不断崛起,李宗仁明白大势已去。

此时的李宗仁早就已经看清了形势,明白划江而治是根本不可行的。中共方面不会同意是其一,若将中国搞成以前“南北朝”的形式,那他就真的成了千古罪人。

李宗仁知道自己无法和蒋介石共识,渡江战役后便以“治病”为由飞往美国,并且在临行前曾经告诫过白崇禧,不要相信蒋介石,更不要跟他一起前往台湾。

此时的白崇禧仍对国民党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内心还残存着可以划江而治的美梦,甚至还认为以后蒋介石一定可以东山再起,继续反攻大陆。

然而事情果然不出李宗仁所料,不久后蒋介石的部下们便带着黄金万两来找到白崇禧,希望他能前往台湾,并且暗示他到台湾后蒋介石会让他出任“行政院长”这一职务。

虽然白崇禧对蒋介石开出的这些条件十分感兴趣,但他仍不放心,于是他派遣李品仙飞到台湾省打探蒋介石的心意。

李品仙回来后告诉白崇禧,蒋介石是真心实意地想邀请白崇禧来台湾,并且不久后白崇禧也收到了蒋介石亲自发的电报。

就这样,白崇禧坐上了前往台湾的飞机。在飞机上的白崇禧依然还畅想着自己美好的“未来”。

但等到白崇禧到达台湾后,才明白李宗仁告诉他的一切都是真的。蒋介石所谓的“行政院长”不过是个空职。在台湾白崇禧手中并没有任何实权,完全被架空了。

但此时白崇禧仍不忘要反攻大陆,甚至在给新桂系同僚的信中设想出了具体的计划。

计划中明确地表示要和美军联合,登录大陆后炸毁大陆的经济政治中心以及铁路,使大陆政权瓦解。

但白崇禧对于蒋介石来说却有特殊的用途,蒋介石利用白崇禧来挑拨教唆其在公开场合来“叫板”李宗仁。

当时李宗仁来到美国后,便劝说美方放弃对华一些不平等的政策。但蒋介石知道后,却让白崇禧公开发言指责他。

1965年,李宗仁再次回到了祖国大陆。看到此情此景的蒋介石明白自己早就大势已去,此时白崇禧对他来说也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于是他终于对其起了杀心。

白崇禧死后,虽然对外宣称是心脏病发,但外界对此一直疑惑重重,甚至民间还流传着他是被蒋介石暗杀的说法。

在台被蒋介石监视

特务谷正文曾写过《白色恐怖秘密档案》一书,而书中则记录了暗杀白崇禧的事件。据说蒋介石曾经交代过特务毛人凤,一定要找机会除掉白崇禧。

当时李宗仁已经回国,并且还接受到了周恩来等人的热烈欢迎,白崇禧对蒋介石来说也已经毫无利用价值。

毛人凤将这个“任务”交给了谷正文完成。他们先是买通了白崇禧身边的副官,密切了解了其行踪就是为了找机会下手。

白崇禧平日里十分喜欢打猎,经常约着三五好友一同进山。这天白崇禧像往常一样和朋友们来到了阿里山,由于他年事已高便只能乘坐山中的小火车上山。

谷正文以及手下早早便在白崇禧的副官那里了解到了他此次行程,很快便制定了一个“谋杀”方案。

毛人凤的手下谷正文已经提前破坏了进山火车的一段轨道,等到白崇禧行进到此处时便能伪装成意外事故而将其谋杀。

白崇禧果然和好友们一起坐上了小火车,他也照例坐在了车厢后面。坐在前面的则是他的两位好朋友,坐他旁边的则是他的手下。

山间的风景十分秀丽,就在白崇禧欣赏风景的时候,坐在他前面的两个朋友却突然跌下了山崖。

白崇禧瞬间意识到是火车轨道出了问题,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坐在白崇禧身边的手下将白崇禧推了出去,他这才勉强保住了命。

此举虽然保住了白崇禧的命,但他的腿却伤得十分严重,从此落下了病根。此事过后他也明白是有人存心对自己不轨,于是此后每次出门都十分小心。

毛人凤这次没能除掉白崇禧,便决定先停手一段时间,等以后再找机会下手。

1966年12月2日的早上,白崇禧的贴身侍卫却迟迟未见一贯早起的白崇禧起床,便来到了其屋内。

可就在他刚打开房门时,却发现了令其十分震惊的一幕。白崇禧四仰八叉地躺在自己床上,身上一件衣服都没有。

并且他脸色发紫,眼睛却瞪得老大,早已经没了气息。不仅如此,白崇禧身下的床单还被撕扯成了好几段,床边还放着几瓶药酒。

白崇禧的死讯很快传到了上面以及蒋介石的耳朵里,面对他十分怪异的死亡,经过长达几日的验尸后国民党对外宣称白崇禧是死于心脏病突发。

然而国民党的内部却有很多传言,大家纷纷猜测白崇禧的死亡和蒋介石脱不了干系。

1962年,白崇禧的妻子马佩璋病逝。自从妻子去世后白崇禧便一直备受打击,在马佩璋的葬礼上更是一度难过的无法自己。

他的儿子白先勇曾经在书中描写母亲去世后,父亲的心情就如

“仿佛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也被埋葬了。”

由于白崇禧一直郁郁寡欢,他也十分渴望身边能再出现一个可以陪他说知心话的人,这时一个经常照顾他的小护士走进了他的视线中去。

由于这个小护士负责照顾白崇禧的日常起居,所以二人的关系也越来越近,最后二人竟然像情人一样亲密。

很快这个消息便被谷正文知晓了,他觉得这是个除掉白崇禧的好机会,便开始打听白崇禧最近有没有吃什么特殊的药。

当时的白崇禧一直在服用一个补药,谷正文便偷偷将药物替换成了效果更猛的,白崇禧却一直没有发觉。

由于白崇禧年事已高,又一直在服用高强度的补药,身子虽然看起来逐渐硬朗,但内力却已虚亏,最终去世。

白崇禧去世后蒋介石还找到了白崇禧的孩子们,装模作样地提出遇到困难可以找自己解决。但此时白家人早就已经看清了蒋介石的真面目,最后也是冷冰冰地拒绝了。

若说道蒋介石与白崇禧的关系,那么不得不提的还有“新桂系”的其他两个巨头:李宗仁和黄绍竑。

“新桂系”三巨头

1921年,“旧桂系”军阀首领陆荣廷倒台后,广西方面一时间便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局面。

在一片混乱中,各方势力也开始逐渐崛起。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三个人带领的队伍也逐渐在广西行成“三巨头”之势,很快便占据了上风。

三人崛起后很快统一了广西的军队,并且开始了共同治理。

李宗仁出生于1891年,是广西桂林人。他自从加入国民党后便一直身居高位,曾经担任过共军革命军一级上将,是蒋介石曾经十分信赖的部下。

黄绍竑则出生于1895年,相比于李宗仁和白崇禧来说,他在政治谋略上十分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也国民党内也身居要职

随着“新桂系”的快速发展,很快就成为了仅次于国民党统治的“第二集团”,蒋介石也开始忌惮新桂系的实力。

1926年北伐战争爆发后,“新桂系”也顺应革命的潮流归顺了广州国民革命政府,并且部队也纳入了国民革命军的队伍,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7军。

此时三人因为有着共同的利益牵扯,并且在乱世中有着“老乡”这一归属感,所以关系还算融洽。

三人中李宗仁的政治抱负相对更加远大,他希望趁此机会迅速扩充桂系的势力。并且白崇禧在军事上也颇有建树,在二人的配合下,“新桂系”的势力也不断扩增着。

但此时黄绍竑则守在广西老家,与二人的关系也逐渐出现隔阂。

黄绍竑和白崇禧的性格都不愿意“寄人篱下”,并且刚开始黄绍竑的势力在“新桂系”中要高白崇禧一头。黄绍竑做起事来有些眼高手低,这就导致他和白崇禧一开始就有些不对付。

很快白崇禧也发现黄绍竑逐渐脱离了二人,为了将其彻底“挤出去”,聪明的白崇禧便开始拉拢其他人。

并且实际地操控了“新桂系”的军队,此举再次让黄绍竑有了边缘之感。最后在蒋介石的挑拨离间下,黄绍竑便退出了新桂系三巨头,投奔到了蒋介石麾下。

北伐战争期间,新桂系对剿灭军阀做出了十分突出的贡献。当蒋介石下野到溪口时,李宗仁、白崇禧联合何应钦在南京附近打响了龙潭战役。

龙潭战役对北伐战争几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场战役让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蒋介石知道此役胜利后便高度评价了李宗仁和白崇禧,认为他们为国民革命军的北伐战争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抗日战争爆发后,白崇禧更是手握兵权,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参谋总长的身份活动,势力进一步扩大。

二人当时的关系十分要好,但外人以为坚不可摧的“李白”,却因政治理念不同最终分道扬镳。

白崇禧年轻时叱咤战场,军事才能过人,素有“小诸葛”之称。但不幸的是因为站错了队伍,听信蒋介石的谗言,最终落得晚景凄凉的下场。

在这期间他有很多的机会弃暗投明,但都因为政治觉悟和远见的局限导致他一条路走到了黑,实在令人唏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悟:检察监督推动茶叶加工厂规... 大悟:检察监督推动茶叶加工厂规范经营 “感谢县检察院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帮助我们规范经营。我们已按...
原创 汉... “重读史记”第一季 第二十一期 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 上一讲...
原创 赵... 赵匡胤,宋朝的奠基者,他在统治后期身体渐差,思虑继承人问题。在洛阳考察途中,病倒,但太医妙手回春。继...
原创 他... 唐太宗李世民是李唐王朝第二任皇帝,他文治武功,被誉为千古一帝,他的儿子又都有怎样的人生呢?今天我们来...
原创 诸... 说起诸葛亮大家都应该耳熟能详了吧,大多都是从《三国演义》中了解到这个人的。但其实我们看的电视剧中有很...
原创 这...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同德国的战争是最不要命的战争。为什么这样说呢? 第二次世界大战总共死伤在70...
原创 雄... 我国地理状况复杂,有很多险要的关口,它们往往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这是因为古代交通通讯手段落后,能够选...
原创 刘... 秦末乱世萧何的一项技艺就是眼毒。刘邦、韩信这两位影响历史潮流的人物,在人生低谷时得到了萧何的认可。萧...
两个德国都能合并,为何苏联解体... 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之后,两个德国可以合并,为什么我们没有机会拿回外蒙古的主权?这当然是有原因的。 上...
原创 清... 在古代,对于读书人来说,最大的荣耀莫过于考取功名。为此他们寒窗苦读多年,一旦考取功名,自然欣喜若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