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这张照片,拍摄于1975年,北京某地。
左边穿浅色衣服,戴眼镜的女人是江青。
右边穿深色衣服,比较年轻的女人是张玉凤。
两人手挽着手,站在一起,十分亲密,宛如一对母女。
张玉凤,毛主席机要秘书,主席晚年最亲信的人。
江青没必要介绍,相信读者朋友早在孩童时代,就听说过她的名字。
江青出生于1914年,张玉凤出生于1944年。
两人差了整整30岁,说是母女一点不过分。
由于时间太久远,这张照片拍摄于北京何地,笔者已无法考究。
通过背景那一片绿树,和两人的穿着,大致可以断定时间是春季,3、4月份左右。
江青找张玉凤合照,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张玉凤位置特殊。
张玉凤是毛主席机要秘书,官虽然不大,但是位置很重要。
可以这么说,毛主席晚年最信赖的人,就是她。
江青想见毛主席,得先和张玉凤打招呼。
所以,江青找张玉凤拍照,多少有点拉拢她的意思。
其实,当时拉拢张玉凤的,何止江青一人。
毕竟,江湖就是人情世故。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第二:真情实感。
照片上,江青表情自然,十分随和,没有故意摆拍的样子。
张玉凤也微微一笑,很是平淡。
人心都是肉做的。
就算二人之间有利益关系,长时间的相处也会产生感情。
毕竟,张玉凤不是别人,是毛主席秘书,算得上江青半个家人。
两人能站在一起拍照,足以说明感情融洽。
毕竟,江青如果只是拉拢张玉凤,没必要和她拍照。
张玉凤性子直,天不怕地不怕,和毛主席吵过架。
她要是和江青有仇,不可能来这里拍照。
“一、二、三、茄子!”
一道白光闪过,摄影师按下快门,将江青和张玉凤,还有绿树蓝天,一起留在照片上。
笔者大胆猜想,在江青心里,这张照片就是一张普通合照,等自己老了后,偶尔拿出来和后辈提起:
“旁边这个是张玉凤,毛主席秘书,现在退休了。”
在张玉凤心中,这张照片也平淡无奇。
在中南海,她见过太多中央领导。虽然这样,她仍然看清自我。
张玉凤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终有一天会离开中南海,到那时候,她还是以前那个,在毛主席专列上打扫卫生的服务员。
拍完合照后,江青和张玉凤也许道别分开,各自忙各自的事情;也许继续散步,欣赏绿树蓝天。
不管怎样,照片上的她们,笑得轻松自然。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因病去世。
不到一个月后,江青误入歧途,走上不归路。
张玉凤后来也离开中南海,先是去历史档案馆工作,后来又回到铁路部门。
时至今日,火车还在行驶,但毛主席专列早已不在。
不知道张玉凤坐火车时,会不会想到毛主席专列,想到中南海,想到和江青的合影。
谨以此文,纪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