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内容都是依据权威的历史资料整理编写的,在文章末尾有文献的引用出处
要是有人特别喜欢东南亚国家,那就能看出好多东南亚国家(像印尼、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不算)有个特别显眼的共同特点。这个特点就是它们的国界特别怪。
要么长得特别长,南北距离老长了;要么就像个大拳头,从里往外使劲扩张。老挝、越南就属于前者这种;缅甸和泰国就是后者那样。柬埔寨的地方不大。
所以就不在讨论范围内啦。毕竟柬埔寨的边界线跟缅甸和泰国比,没那么显眼。为啥会这样呢?再从展开的世界地图上瞧,缅甸和泰国都有一块特别狭长的地方。
这狭长的地方就是泰缅两国的天然边界线德林达依山脉。不过,好多人都不晓得,缅甸曾经把泰国给拆分了,把泰国的国土一分为二。说白了,缅甸在东南亚那就是个小霸王。
在 16 世纪到 17 世纪那会儿,缅甸把自己这儿当作对外扩张的起始点,拼命地往东伸手。缅甸要打的地方是泰国,两国相互攻打持续了两百多年。
虽说缅甸和泰国都有赢有输的时候,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泰国的情况要好点儿。在资本主义疯狂殖民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时候,缅甸被英法两国争抢,可泰国却保持中立。
【打出来的国境边界】
缅甸差不多在宋朝之前兴起,那时候云南被大理国管着。和大理国挨着的就是缅甸的蒲甘王国。阿奴律陀是缅甸蒲甘王朝的创立人,他当政的时候努力治国,先后把好多部落王国给征服了。
有相关资料表明,阿努律陀陆续征服了南部沿海孟族的直通王国、西部若开族的阿拉干王国,还跟北方的大理国保持着和平均势。在大理国国力不行的时候,阿努律陀竟然趁机去北边敲诈勒索。
总之,阿努律陀的一番努力,让缅甸主体部分头一回形成了,还以联合体、共同体的形式向外开启了扩张的道路。阿努律陀还被称作“缅甸的阿育王”。不过缅甸向外扩张的方向挺尴尬,也很少。
由于东北部是我国宋元两朝那样的强大存在,西边是古印度。古印度老早就崛起还名气很大,并且印度跟缅甸挨着的地方也不好走。于是缅甸就把心思和目标都放在了唯一的中南半岛这儿。
就缅甸那对南部沿海地区近乎疯狂的征服欲望来说,泰国所处的地方好像是块特别好的风水宝地。1486 年,缅甸东吁王朝一兴起,就对泰国出兵了。那时候的泰国是大城王朝在统治。
1516 年,缅甸东吁王朝的第三代国王莽应龙上台了。在他的管理下,缅甸慢慢变得强大有活力,接着莽应龙就踏上了征服阿瑜陀耶王朝的征程。泰缅之间的领土纠纷就是从这开始的。
1568 年,莽应龙总算把大城王朝给征服了。泰国也就成了缅甸的附属国。随后,泰国人展开了拼命的反击,泰国和缅甸长达两百多年的战争就这么开始了。两国差不多一直都在相互攻打。
缅泰交界的德林达依山脉成了两国在相互争斗时慢慢定下的天然屏障和边界。进入近代社会,疯狂的欧洲殖民者英国人把缅甸打败了。至此,泰国和缅甸持续数百年的争斗结束了。
英国控制了缅甸以后,为巩固统治、捞取更多好处,就主张缅泰在边界线的问题上尽量保持和平的状态。后来,即便缅甸独立了,但多年的泰缅战争影响极大,缅泰双方都不想再瞎折腾了。
【深受历史文化影响】
为啥缅甸和泰国相互攻打这么长时间呢?其实是因为历史文化的影响。要知道,在亚洲这地儿,一直都有战争的阴影笼罩着。可以讲,从西亚到东亚,战争就没消停过。
在古代社会,战争老是频繁出现,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生产力很低,而人口繁衍的数量多少影响很大。因为生产力不高,所以人口多就能尽量开垦出更多的土地。
然后赶紧让自己变得富有。在现实的压力以及极具诱惑、能迅速提升自身实力的这种方式中,通过打仗去对外掠夺向来是亚洲地区的主要情况。东南亚地区也一样。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里,对外扩张在大家眼里慢慢变得很正常。但从内部特别是文化层面说,这恰好证明了文化基因在代际间延续和传承。
当农耕文明的文化基因里扩张因子越来越多的时候,那就没法回头了。缅甸能在两百多年里一直跟泰国处于敌对的战争状态,其实内部的推动力量跟历史文化因素是有关系的。
自打莽应龙头一回把泰国征服了,差不多所有缅甸人近乎本能地就把泰国当成缅甸的一部分了。因此,泰国人一反抗,缅甸当然特别生气,所以就不会停下大力打压的举动。
更别提了,缅甸曾经还挑衅过咱们古老的中国和印度。要不是从上帝视角去看,缅甸这种对外扩张的行为,纯粹就是对任何一个古老帝国的侵略和挑衅;可从上帝视角看就能明白了。
毕竟,亚洲人的文化基因当中存在好多对外扩张的元素。得提一嘴,泰国以前也搞过对外扩张。泰国在最强盛的时候,疆域差不多把现在的柬埔寨和老挝都给吞了,就东边那片留下了越南。
其中的原因肯定跟越南自古以来就是咱国家的藩属国,而且咱国家(每一代中央集权大一统王朝)实力差不多都挺强有关。泰国和缅甸在对外扩张的时候都小心谨慎,就想着称霸中南半岛。
【对外扩张是唯一答案】
虽说农耕文明在保证人口数量和增强繁衍优势方面积累了不少智慧,但也走出了一条不同的扩张之路。这条扩张之路是以人作基础,让越来越多的人去征服大自然。
不过每个个体自身都有着本来就有的欲望。正因这样,农耕文明在征服大自然时,不知不觉就有了征服其他地区和部落的强烈野心。东亚、西亚、南亚是这样,东南亚也是这样。
在古代的时候,平民要是把大自然征服了,就能获得大自然给的好处;贵族和统治者要是征服了更多平民,就能得到那些臣服和信奉他们的人的好处。这种潜在的等价交换规则,一直都被大家认可。
所以呀,咱们能看到阿奴律陀为了统一缅甸那可是费了老大劲;莽应龙为把缅甸的威风扩张到顶,就对强大的大城王朝出兵;雍籍牙让缅甸恢复往昔光彩后,也搞起了对外扩张。
这所有的种种都在表明,对外扩张才是唯一的出路。不过东南亚地区倒也有了一些自己的特点。像在扩张的时候特别依靠个人的武力,只有武力强的人才能行。
好比说,东南亚地区向外扩张基本都没超出热带季风的范畴;好比说,东南亚地区的边界冲突问题很难真正妥善处理好。要是没有天然的大江大河当作界限,冲突就会一直不停。
在古代打仗的时候,这种特点体现为两个厉害的对手谁都没法一下子就把对方给打死。只能靠不停地打仗,一点一点地消耗对方。缅甸把泰国灭了以后,却没能稳稳当当地统治。
缅甸变得衰弱之后,泰国趁机强势崛起,总算出了一口气。这情况固然和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有关,不过更表明同一地区彼此争斗,最终往往会变成相互伤害。
虽说泰国和缅甸都曾有过在某个时候把对方“彻底消灭”的想法,然而没多久对方就又冒出来了。这意味着在地理位置挨着近、自然气候条件也差不多的地方,向外扩张才是主要的。
得说一下,泰国的情况可比缅甸好多啦。现在泰国在东南亚那可是旅游的好地方,泰国 GDP 差不多 40%都靠旅游挣来的。缅甸可没这么招人喜欢,去那儿旅游的人少得很。
就算有,恐怕咱国人也得少好多。要知道缅甸北部地区一直被地区冲突缠着,前一阵“嘎腰子”的事儿还在缅北的电诈园区闹得厉害呢。但缅甸政府对北部的电诈却显得没啥办法。
估计也就缅甸南边沿海那块情况能好点,可就算好也比不上泰国。对泰国来讲,这说不定是另一种胜利。谁叫缅甸领土面积太大,在近代就成了英法两国争抢的对象呢。
在英国的强大武力面前,缅甸惨败是能理解也是能想到的。在 2022 年的 GDP 统计排名里,泰国的 GDP 数据多达 5362 亿美元;而缅甸的 GDP 才区区 568 亿美元,少得可怜。
不过,没多少人晓得以前缅甸在东南亚那可是号称小霸王。缅甸国力强大的时候,竟敢跟我国明清两朝的统治者对着干,还让明清的统治者遭了大罪,付出了巨大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