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父母爱情》改编自作家刘静的同名小说,并由她亲自担任编剧。这部剧由孔笙执导,郭涛、梅婷、刘琳、任帅、刘天池等实力派演员共同出演。故事跨越了近半个世纪,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延续至新世纪初,围绕“我的父母”的爱情故事展开,呈现了几个家庭在时代风云变幻中的两代人相亲相爱、生活平凡却充满真善美的细腻情感。
自2014年在央视首播以来,这部剧已经热播了整整十一年。尽管时间推移,但它依然在各大卫视轮番播放,持续吸引着大批粉丝,成为了几代观众心中的经典之作。无论哪个年龄段的观众,都能在这部情感大剧中找到共鸣,感受到不同层次的情感波动。
剧中有一段关于资金筹集的情节,令人印象深刻。江卫民开茶馆所需的三十万元资金,谁出得最多呢?答案竟然是欧阳安然,出资的金额远远超过了江家四兄妹的总和。具体来说:
- 排名第五:江卫东与江亚宁,出资2万元。
- 排名第四:江卫国与江亚菲,出资3万元。
- 排名第三:安杰,出资3.5万元。
- 排名第二:江卫民,出资6万元。江卫民通过卖掉县城的房子才凑齐了这笔钱。
- 排名第一:欧阳安然(江昌义的妻子),出资高达10.5万元。
事实上,安杰在一通电话后,江昌义,这位已经变身地产商的丈夫,迅速为分居中的妻子欧阳安然转账10万元。欧阳安然自己再添了5000元,最终帮助姨妈凑足了三十万元。
回溯到九十年代中期,许红下岗时,家庭的经济状况相当紧张。她的第一个孩子才刚刚上小学四年级,女儿丫丫才一岁半。为了让孩子能够顺利生活,她将丫丫送到了烟台,由爷爷奶奶照顾。
尽管许红失业了,孩子们仍需在县城读书。为了补贴家用,许红不得不打各种零工,甚至包括给别人洗衣服,这也是她后来不愿在烟台开洗衣店的原因之一,她误以为那样的洗衣店与县城的洗衣店没什么区别。
直到1999年,江卫民和许红的儿子顺利上大学,夫妻俩才离开县城,来到了烟台,靠近父母生活。那时,丫丫也即将步入中学。生活的重压让江卫民决定带着妻子回城,投奔父母的怀抱。
江德福与安杰对江卫民夫妇的困境深感担忧,立即着手为他们筹集资金以启动事业。由于他们家也是工薪阶层,资金并不宽裕,于是安杰便打电话给外甥女欧阳安然。几天后,江昌义通过欧阳安然转给了安杰10万元,尽管那时他们已分居,但夫妻关系依然未解除。欧阳安然自己再追加了5000元,合力凑足了30万元。
为什么江昌义会如此大方地帮助江卫民呢?原来,江昌义的支持并非毫无原因。江家作为一个特殊的家庭,虽说资金不宽裕,但在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最终能够轻松筹集到这笔钱。对于一个普通家庭而言,尤其是在九十年代,恐怕不吃不喝十年也凑不齐三十万元。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江卫民夫妻在江德福的帮助下开设了茶馆。夫妻俩携手努力,茶馆生意逐渐红火,几年后,江德福过八十大寿时,江卫民一家已经过上了相对不错的生活。
这笔资金的帮助,不仅成就了江卫民的创业梦,也为他们带来了崭新的生活。而回想起来,正是安杰为江卫民筹集了三十万元,才让他们成功创业。若没有这笔资助,江卫民一家恐怕仍然无法走出困境。
从这个角度来看,江昌义的帮助,不仅是金钱上的支持,更有情感上的温暖。他不仅仅是做了一个有良心的人,亦是一个懂得感恩的家庭成员。如果换作是江家其他孩子中的某一个,江昌义是否还会如此慷慨,或许就难以说清了。
总之,江昌义的这一举动,显现出他心中依旧记得江卫民过去对他的善良。如此投桃报李,显得尤为珍贵,也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人情往来,最终是善恶有报,感恩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