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忠臣死为刖足鬼,从司马迁评价,浅析秦朝李斯是忠臣还是佞臣
创始人
2025-07-17 06:02:07
0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

关注

”。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公元前208年,曾在秦国位极人臣,权倾朝野的李斯被当众腰斩。

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人可以限制赵高,秦国这趟列车无可避免的驶向了灭亡的命运。

李斯从一郡吏起家,在秦国40年,为秦国贡献了自己的一生,如今却落得这个下场。很多人都为李斯扼腕叹息,然而,李斯到底是不是秦国的忠臣呢?

关于李斯其人,司马迁早在《史记》里就给出了自己的评价。

李斯的贡献

李斯本是楚国人,据史料记载,年轻时的他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郡吏。

后来,李斯拜战国时期有名的思想家荀子为师。从荀子处学成归国后,李斯经过仔细考虑,决定去当时势力最为强大的秦国。

然而到了秦国,李斯虽得到了任用,但并非实职。

李斯入秦之后,被吕不韦赏识,担任侍从。

尽管李斯凭着才华和机智被一路升到了长史,但这个职位也不能让李斯施展才华。

真正让李斯得到秦王重视的,是在不久后发生的“郑国渠”事件。

秦王嬴政在下令驱逐六国的宾客时,李斯写下了著名的《谏逐客书》。

“大索,逐客,李斯上书说,乃止逐客令。”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

由此,秦王才对李斯重视起来,李斯也被提拔为廷尉。自此之后,李斯真正开始在秦国握有实权。

从此之后,在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中,李斯在嬴政左右出谋划策。

虽然他并未随着士兵一起征战沙场,但他身为一个谋士,帮助秦王看清六国的国势,并制定了具体详细的策略来灭六国。

其实,随着时间的推移,秦国统一之势愈发明显,各国为了自保,相互加强了联系。

而秦国自失去张仪后,一直没有好的计策来破除六国的合纵。

李斯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他主动上书秦王离合六国之计,并提出要“先灭韩”。

而这些都是当时的嬴政所需要的,在李斯的谋划下,秦国大大加快了灭亡六国的进程,而在这其中,李斯功不可没。

“秦始皇帝,初兼天下,承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说文解字序》

秦国统一之后,李斯又为了巩固秦朝的统治,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还在文字,度量衡,货币等方面做到了统一。

就连思想上,李斯也没有放松,“焚书坑儒”事件就是在李斯的主张下进行的。

尽管在如今看来,“焚书坑儒”的利弊还有待考量,但就当时的秦国而言,“焚书坑儒”对于震慑当时的知识分子,加强思想统治确实有着积极的作用。

除了在政治上的成就外,李斯在文学方面也有较高的造诣,鲁迅先生曾经说过:

“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李斯既晓国事,又懂文学,可以说是秦国不可多得的人才。

李斯在秦国40载,自秦王嬴政幼年时就已经在秦国。从这一点看,李斯可谓为秦国鞠躬尽瘁。

当时的秦国人对李斯也多有褒扬,但李斯或许并非人们心中的想的那样尽职尽忠。

他所做的一切不只是为了秦国,也是为了他自己。

李斯的真面目,早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就已经窥见端倪。

李斯的“老鼠哲学”

《史记》中曾经记载了关于李斯的一个小故事,李斯曾在厕所见到一支老鼠,因为缺乏食物而骨瘦如柴,见到人还要逃跑。而他在仓库里见到的老鼠,每个都又大又肥,悠闲的在仓库里嬉戏。

李斯由此发出感叹:

“人之贤不尚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司马迁·《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二十七》)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不就正像这只老鼠吗,有没有贤能主要是看他所处的位置。

这就是著名的“老鼠哲学”,从李斯的话中,也可以看出他的人生态度。

李斯明白环境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所以他一生努力,都要有一个好的环境。

但过于强调环境,过于追求自身的利益,有时也会让他蒙蔽了双眼。

在这种人生信条的指导下,李斯之前一直都在帮助秦国,因为秦王嬴政可以为他带来荣华富贵,可以满足他的个人利益。

而当秦国利益和他的个人利益冲突时,李斯会毫不犹豫的选择个人利益。

在李斯的同门师兄弟韩非到达秦国后,李斯就开始了一系列自私的行为。

嬴政自从读了韩非的书后,就非常赏识韩非,但在李斯的作梗下,韩非最后没能得到重用,反而被迫害致死。

李斯才华横溢,又与韩非有着同门情谊,韩非的才能他心里是再清楚不过的,倘若他真是秦国的忠臣,又怎么会迫害韩非呢?

一切只因为他的私心作祟,李斯深知韩非的才能远高于自己,他害怕韩非的到来会让自己失去嬴政的宠信,因此才设计谋害韩非。

李斯的自私自利导致秦国失去了一位重要的人才,而在秦王去世之后,李斯更是作出了一个导致秦朝灭亡的决定。

公元前212年,扶苏因为顶撞秦始皇而被发配到边关。

从此之后,扶苏与边关的蒙恬交好,而与李斯渐渐疏远。

除了两人的私交之外,扶苏性格仁慈,主张仁治,更加偏向儒家学说,而李斯是以法家学说得到的嬴政恩宠的。

很显然,两人的主张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出行途中暴毙,临终时,他指认公子扶苏为继承人。

而李斯为秦国做事多年,早已成了秦始皇最信任的人,面对始皇帝最后的一条命令,李斯却选择了违犯。

他与赵高合谋,令公子扶苏和蒙恬自杀,改立胡亥为继承人。

有史书记载,说是赵高胁迫李斯改立胡亥的,但就这件事而言,李斯自愿的可能性更大一点。

李斯当时贵为秦国宰相,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赵高仅仅是皇帝身旁的服侍太监。两人身份地位可谓是天差地别,况且李斯聪明过人,受赵高威胁的可能性不大。

再者,当时的李斯大权在握,如果他不点头同意的话,仅凭赵高是不可能另立胡亥的。

因此,当时的赵高大概率是劝说,而非威胁李斯废公子扶苏,改立胡亥。

李斯:“嗟乎!独遭乱世,既以不能死,安托命哉!”《史记·李斯列传》

李斯在秦国多年,公子扶苏和胡亥谁更为贤明,谁对秦国的统治更为有利,他心里应该是清楚的。

但他也知道于公于私,扶苏与自己都不亲近,然而转立胡亥的话,李斯就有了拥护之功,他的身份和地位就能得到进一步的保证。

最终,李斯,赵高和胡亥三人合谋,命真正的继承人公子扶苏自杀,胡亥则成为秦朝新的皇帝,史称其秦二世。

李斯在秦二世上位后,遭到了赵高的排挤,打压,最终被迫害而死,

而秦国,也在秦二世的暴虐统治下走向了灭亡。

在面临个人和国家利益冲突时,李斯总是优先选择个人利益,在早期谋害韩非时,李斯的自私与冷漠就已经暴露了出来。

待到后面拥立胡亥时,他的私心,最终导致了他的死亡和秦国的灭亡。

由此可见,李斯尽管对秦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在关键时刻,他屡次弃国家利益于不顾,选择优先满足自己的个人利益,最终导致了秦国的灭亡。

李斯的评价

李斯到底是不是忠臣?在《史记》中,司马迁对于李斯早就给出了自己的评价:

人皆以斯极忠而被五刑死,察其本,乃与俗议之异。

司马迁的意思是说:世人都以为李斯是个忠臣,因此最后身受五刑而死,但观察他的本质之后,我与世俗的议论持有不同的看法。

司马迁在众人一片称赞李斯的表面下,发现了真正的李斯。

李斯本质上是一个为满足自身利益而不择手段的人,他的一生都充满了争议。

李斯虽然在前期对秦国的统一与秦朝的建立有着突出的贡献,而他本身的性格缺陷,也被掩盖了。

在嬴政去世后,李斯没有了赏识,信任他的人,他的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也就发生严重的冲突。

其实,在秦朝末期,李斯看到秦二世暴虐无常,也曾经多次上书劝告,但此时已经无济于事。秦二世没有听他的劝告,反而把他投入大牢。

李斯最终在与赵高的争权中失败,最终落得被诛三族,五刑而死的悲惨结局。

李斯一生毁誉参半,他既帮助嬴政创造,巩固了秦朝这个庞大的帝国,又焚书坑儒,拥立胡亥导致秦国灭亡。可以说秦国“成也李斯,败也李斯”。

但可以肯定的是,李斯在秦国的这段时间里,有时是扮演着负面的角色的。

因此,他算不上是一个忠臣。

尽管司马迁并不认为李斯是一个忠臣,但对于李斯的功绩,司马迁还是给了应有的评价:

“能明其画,因时推秦,遂得意于海内,斯为谋首。”

结语

李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他的功和过都很明显。

但就当时而言,司马迁能够不被世人的观点所左右,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是极其可贵的。

正是由于司马迁坚持独立思考,追求真实的历史,《史记》才能成为历史上公认的优秀著作。

学习历史,要从了解人物开始。面对如今纷繁复杂正伪难辨的众多史料,我们都应该学习司马迁的这种态度和精神。

参考文献

佚名.秦国宰相李斯最后为什么会败?小吏生涯毁一生[J].中华传奇,2018(30):54-57.

胡远俊.由《史记·李斯列传》出发观照李斯[J].新余学院学报,2013,18(04):50-51+56.

焉君龙.论《史记》中李斯的形象[J].神州,2011(17):7.

王立群.李斯如何走上秦国政坛[J].全国新书目,2008(23):40-42.

张净秋.论《史记》中李斯的思想性格及其人生悲剧[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01)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好茶配好“衣” 浙江庆元茶叶品... 中新网浙江新闻7月15日电(周健 陈金金)“直播间的朋友们,这款礼盒装的可是‘竹海当阳伞,山泉当饮料...
原创 《... 电视剧《父母爱情》改编自作家刘静的同名小说,并由她亲自担任编剧。这部剧由孔笙执导,郭涛、梅婷、刘琳、...
江西昊光申请陶瓷基线路板蚀刻装... 金融界2025年7月17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江西昊光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陶瓷基...
“笔墨千年:中国书法国际研习营... 中新网重庆新闻7月16日电 (记者 周毅)近日,2025年重庆师范大学中国政府奖学金国际暑期项目——...
原创 亚... 亚当日历:非洲30万年前的外星人基地? 亚当的日历可以说是当今存在的最古老的人造结构,是在2003...
原创 清... 在清朝中,皇家人十分重视八旗子弟,甚至甘愿花钱养着他们。这也导致八八旗子弟出现了不少纨绔子弟,甚至在...
原创 林... 林帅去世23年,国家收到神秘来信,请求国家重新恢复其名誉 1994年,已经退休在家颐养天的陈云同志突...
艺术的双向奔赴 中俄油画城架起... 近日,记者探访黑龙江省黑河市的中俄油画城。这里是中俄艺术交流的重要枢纽,致力于推动中俄两国的艺术合作...
原创 当... 在古时候,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背井离乡,跋山涉水,只为寻求一线生机,后来这件事情被拍成了电视剧《闯关东...
原创 约... 著名军事家拿破仑的铁骑踏遍了欧洲大陆,这位不可一世的将军似乎不存在软肋。直到滑铁卢之后,拿破仑的征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