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虎林这片黑土地上,曾有无数革命先辈,在完成与各类敌人的拼杀,赢得了民族独立解放后,便马不停蹄的赶来,投入到了祖国边疆建设当中。这些老前辈们,许多人参加过长征,打过鬼子,打过美国人,但他们没有躺在功劳簿上享受成果,而是与自五湖四海来到虎林的人们一起,靠着勤劳的双手将虎林由北大荒建设成了如今的北大仓。本文以三位曾奋战在虎林的老红军为代表,向大家简单介绍下这些值得缅怀的先辈们!
一、王诚忠同志
王诚忠,男,1915年9月出生于四川省巴中县大云村的一个雇农家庭。四岁时父母双亡,家中一无所有,童、少年时靠给地主放牛、帮工维持生活。
1933年4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10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在红四军历任勤务兵、通讯员、连长、参加过反围剿战斗。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押运员、中共农委会通讯班长、中央管理局直属党委收发小组长。解放战争时期,在华东野战军历任副营长、营长、大队长,在莱芜战斗和孟良崮战斗中担任突击营指挥,圆满完成战斗任务。
全国解放后,历任团副参谋长、参谋长、市公安大队副大队长、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师后勤处副处长、副团长等职。1957年转业来到八五六农场,任农场副场长。当时正是农场的创建发展时期,他克服重重困难,工作认真负责,团结带领职工群众,为开发建设边疆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960年6月调内蒙呼盟垦区组建新农场,任副场长。1963年3月调新疆建设兵团二十三团任副团长和师粮油加工厂厂长。
王诚忠同志在长期革命工作中,积劳成疾,而且多年带病坚持工作,病情恶化,于1973年3月25日因脑溢血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逝世。
二、许大文同志
许大文,男,湖北省人,1915年8月生,家庭出身贫农。
1931年6月参加湖北省房县先锋队,任分队长。1932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入党时间不详。先后在红二军团、八路军一一五师、新四军三师、第四野战军、广州高炮部队中,历任通讯员、司号长、排长、副政指、连长、副营长、营长、团参谋长、副团长等职,1958年3月转业来八五六农场。
他带领复转官兵,披荆斩棘,建点开荒,创建了三分场,任分场场长。1959年10月调黑龙江省横道河子野生动物饲养场任场长。
许大文同志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积劳成疾、身体不佳,1960年带职易地安家在湖北省襄樊市休养。1981年逝世。
三、张明向同志
张明向,曾名张明香,男,湖北省沔阳县丁家郭村人,1916年10月24日生,家庭出身贫农,本人成分雇工。
1931年10月,在湖北省汉川县西江区孙家湾村参加自卫队,1932年11月参加红二方面军,193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部队历任通讯员、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副处长、军后勤部参谋长等职。
在战争年代,他作战勇敢,指挥有方。1935年5月,在一次作战中被敌围困,他沉着指挥全营数次打退敌人的进攻,受到上级表扬。他爱学习,努力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1950年由于文化补习成绩突出,在千余人干部大会上,受到军区党委表扬。张明向1958年转业到农垦战线,从事边疆开发建设。
1958年4月,任八五八农场一棵树分场场长。同年7月调入八五六农场,任副场长、党委书记处书记等职。在艰苦创业和三年困难期间,他克服困难,积极工作,为农场的开发建设事业做出了贡献。1961年5月,调黑龙江省人委办公厅房产处任处长。
向老一辈边疆建设者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