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公孙阳
东汉末年猛将,外号金锤大将,出现在田连元评书《刘秀传》中。
兵器:一对金锤,力大无穷。
战绩:公孙阳在评书中以勇猛著称,曾独战数位曹魏猛将,其金锤挥舞间,风雷之声四起,令敌人闻风丧胆。曾于刘秀军攻打王莽军潼关时三锤震走守将王郎子,后王莽联合北方六国围困刘秀,公孙阳与马武引汉军来援,救出刘秀、收服北方六国。
9. 杨士瀚
杨家将第九代,出现在黄秉刚的长篇评书《杨士瀚扫北》。
兵器:擂鼓瓮金锤,虽比李元霸的锤轻,但威力依然惊人。
战绩:杨士瀚抵达泥雷城外,恰逢八宝将铁雷攻城。此前,多位宋将已败于铁雷之手。杨士瀚的到来让宋军振奋。铁雷虽连胜,却未将杨士瀚放在眼里。杨士瀚冷静观察,寻机出击。他迅猛攻击,铁雷措手不及,险些失手。铁雷惊觉对手强大,试图反击,却连连受挫。最终,杨士瀚一锤击中铁雷,使其落马。曹文豹随后斩杀铁雷。宋军士气大振,大败敌军。
8. 王双
三国时期曹魏猛将,身长九尺,力大无穷。
兵器:擅长使用大刀和铁胎弓,还有三颗流星锤作为暗器使用,百发百中。
战绩:在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时,王双作为曹魏先锋大将,展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他先是斩杀了蜀汉两员武将,接着又在与张嶷的交战中占据上风,将其打伤。王双的流星锤更是让蜀汉军队闻风丧胆,在关键时刻扭转战局。
7. 薛葵
出身名门,曾祖父为薛仁贵,祖父是薛丁山,出现在《薛刚反唐》。
兵器:一对重锤,力量惊人,被称为金锤将。
战绩:薛葵以其过人的力量和精湛的锤法闻名于世。在战场上,他屡建奇功,两天一夜连破敌营关隘城池53处,威猛无敌。他的战绩不仅为家族增添了荣耀,也让他成为了当世无敌的存在。
6. 岳云
南宋名将岳飞之子,以勇猛善战著称。
兵器:八棱梅花亮银锤,既美观又实用。
战绩:岳云作为岳家军的先锋大将,多次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所向披靡。他曾在牛头山等战役为父亲岳飞解围,并打死了金国第一猛将金弹子。在朱仙镇大战中,他更是与关铃、狄雷、严成方并称为“八大锤大闹朱仙镇”,威震敌胆。
5. 马援
东汉开国功臣之一,能征善战,功劳卓著,马超的先祖。
兵器:据评书《刘秀传》记载,马援使用的锤与李元霸同款,名为擂鼓瓮金锤。
战绩:过人的武艺和智谋,屡建奇功,为东汉立下了汗马功劳。马援酷爱骑马,且擅长鉴别名马。在交趾时,他获得了骆越地方的铜鼓,便将其铸成骏马模型,回朝后献给皇帝。他在表章中写道:“行走于天,龙为尊;行走于地,马为贵。马是战争之根本,国家之大用。太平时期,可辨尊卑;动乱之时,可克患难。古有麒麟,日行千里,伯乐见之,确信不疑。近代西河子舆亦精相马之术,历经传承,我曾师从子阿,练成相马骨法,实践有效。今铸铜马模型,集多家骨相之长,以为法度。”
4. 沐英
朱元璋的养子,以勇猛善战著称。
兵器:两把金锤,威力无比。
战绩:朱元璋的义子,手持一对擂鼓瓮金锤,被誉为“金锤殿下”,曾以神力锤震乱石山,名扬天下。在《明英烈》时期,相较于常茂,朱沐英的武艺至少逊色两个档次,即便与常遇春、宁伯标相比也有明显差距。他的武艺风格偏重力量而技巧不足,且因出场过早,在设定中略显吃亏。《燕王扫北》中,他受马皇后之命对抗朱棣,与好友常茂激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这既有剧情需要,也可能包含常茂的放水,或是朱沐英自身的进步。
3. 裴元庆
出现在《说唐》,位列隋唐十八条好汉第三位。
兵器:一对重达三百斤的银锤,外号银锤太保。
战绩:以其惊人的力量和精湛的锤法闻名于世。他曾与隋唐第二条好汉宇文成都交手并两次将其击败;还曾在四明山之战中一锤打退单雄信等十八路反王联军的大将;在瓦岗寨之战中更是大展神威,为瓦岗军立下了汗马功劳。
2. 李元霸
唐代著名猛将,原型为李玄霸,是紫阳真人的徒弟,出现在《说唐》。
兵器:一对重达八百斤的擂鼓瓮金锤,威力巨大。
战绩:李元霸被誉为隋唐第一条好汉,其力量之大、武艺之强无人能敌。他曾一锤打翻宇文成都;三锤击败裴元庆;在紫金山之战更是匹马双锤面对185万军队如入无人之境;最终因要与天斗而死于下落铁锤之下。
1. 黄天化
周营之将,黄飞虎之子,出现在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
兵器:八棱亮银锤,近战打斗用的重兵器,可攻可守。
战绩:黄天化在《封神演义》表现极为出色。他初出茅庐便以八棱亮银锤击杀魔家四将之一的陈桐;在金鸡岭之战中更是连斩数敌;最终在与高继能的交战中不幸被蜈蜂所伤而亡。尽管黄天化的结局令人惋惜,但他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和出色战绩却让他成为了封神榜上排名第二的猛将,仅次于其师清虚道德真君。黄天化的实力超过了李元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