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战争开打的时候,秦朝的百万大军,其实早就已经没有了。
之前秦朝横扫天下的百万大军,绝大多数,其实都已经在镇压农民军的过程当中,彻底损失殆尽了。残存的一部分,则是投降了起义军这边,已经转换了阵营。
至于岭南那边存在的几十万秦军,虽然从编制上来说,确实是秦朝军队的一部分。但在楚汉战争开打之后,这部分秦军,其实也已经改了阵营,成了所谓的南越国军队。而且,岭南地区地处偏僻,情况也比较复杂。那边的秦军,就算没换阵营,也注定不可能再回来参战了。
在解释秦朝军队的去向问题之前,我们先要明白一件事:在古代,军队的数量,是可以注水的。楚汉战争进行的时候,刘邦项羽他们就常搞一些“沛公军二十万,号四十万。”或者“项王军四十万,号百万”的骚操作。
项羽和刘邦可以这么搞,那秦朝自然也可以。更何况秦朝那会儿,官方使用的是征兵制,不是募兵制。
而所谓征兵制,简单来说,就是说政府没有全职的士兵。大家都是在某一段时间内,到军队服兵役。所以,到了秦朝末年的时候,很多当年秦国的士兵,在没有被征召参军的状态下,其实都是老百姓。
不过,虽然秦朝的军队数量,可能被严重‘注水’。但是秦朝军队的实际数量,其实依然不少。至于说这些军队后来都去哪儿了?这就要从秦始皇去世的时候开始说起了。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沙丘行宫病逝。在秦始皇去世之后,,他的小儿子胡亥和赵高等人勾结起来,矫诏赐死了公子扶苏。
当时,公子扶苏正和将军蒙毅在一起,驻扎在北方长城一线。他们手下的军队,大约有30万人左右,这就是所谓的长城兵团。
而公子扶苏死后,蒙恬也被赵高想办法整死了。所以最后,这支军队就由蒙恬的副将王离,代为统领。
王离是秦朝名将王翦的孙子,因为自身家世比较牛,个人能力也比较强。所以当时王离接管了这支军队,确实合理。而这支军队,作为当时少有的成建制的常设军队,也是当时秦朝最强大的一支力量。
但可惜的是,后来,这支长城兵团,大部分都死在了项羽的手里。
简单来说,就在王离接管长城兵团之后不久,秦朝就爆发了著名的大泽乡起义。后来,在秦朝的疯狂镇压下,以陈胜吴广为首的起义军主力,逐渐被镇压了下去。但同时,在这之后,六国贵族却纷纷死灰复燃,开始各自复国。
而王离这边,因为负责镇守北方边境,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回国参战。直到起义爆发数月之后,王离才接到了调令,开始带领长城兵团主力,返回国内镇压叛乱。而王离回来之后,主要镇压的,就是刚刚复国的六国势力。
在王离的碾压之下,很快,北方的几个复国势力,纷纷被击败消灭。只剩下残存的赵国,退守到巨鹿一带,彻底龟缩了起来。为了彻底消灭起义军,当时王离准备了一个大计划,也就是所谓的围而不攻。
当时王离想要通过围困巨鹿一带,吸引其他几大复国势力,派兵前来救援。然后,王离就可以直接围点打援,将这些前来增援赵国的六国复国军队,就地歼灭。
但没想到的是,后来,楚国那边派来了项羽。因为项羽实在是太能打,直接正面冲垮了王离的军队。所以最后,王离麾下的军队,直接被项羽彻底击溃。就连王离本人,也被项羽俘虏了。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巨鹿之战。
巨鹿之战打完以后,王离带回来的长城兵团主力,基本上大多被歼灭了。少数幸存下来的士兵,后来则是被章邯收拢,继续和项羽进行对峙。但是最后,章邯又直接投靠了项羽,导致这支军队,也完全被项羽接管。
而在章邯投降之后,项羽因为害怕这些军队哗变,直接找机会将整整二十万秦军,全部坑杀。
就这样,不光是长城兵团的主力,就连章邯麾下的那部分秦军,也全都被项羽消灭了。
至于说留守在长城一线的剩余秦军,在王离死后,已经是彻底群龙无首。再加上没过多久,起义军就拿下了咸阳,彻底灭了秦朝中央。在这之后,北方彻底分裂。这部分剩余秦军,也就被北方几个复国的诸侯国瓜分,成了他们的军队。
而除了长城兵团之外,当时秦朝国境之内的军队,基本上在之前镇压起义军的过程当中,都已经被彻底消耗干净了。为了镇压起义军,秦朝其实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损失了大量的军队。而这些地方军队,最后就都被集中到了章邯手里。
而章邯,最后则是投降了项羽。他手里的那部分地方军队,以及仅剩的那些长城兵团士兵,都被项羽一股脑坑杀了。
所以,在项羽坑杀了二十万秦军主力之后,秦朝国内的地方军,基本上就已经彻底被消灭干净了。如果秦朝这时候统治力还在,确实可以迅速再征召一批新的军队。
但遗憾的是,当时秦朝的统治已经彻底崩溃。所以很多昔日的秦国老兵,根本就没有参战,只是普通的老百姓罢了。
除此之外,当时秦朝还有一支所谓的岭南兵团,或者说是赵佗兵团。
当年秦始皇在世的时候,曾经派了大量的军队,直接拿下了岭南地区。此后,为了彻底消化掉岭南地区,秦始皇开始大规模向岭南地区移民,并且派了大量军队驻守在当地,防止当地造反。
据史书记载,秦始皇为了控制岭南,一口气向岭南地区,派遣了五十万大军!这五十万大军里面,到底有多少水分,有多少人是后勤人员或者家属,我们不得而知。但就算水分再大,这支岭南兵团的精锐参战力量,依然不可能低于十万人。
所以,在秦朝末年的时候,这支军队,也是秦朝最重要的一支力量。
但遗憾的是后,后来在起义爆发之后,这支岭南兵团,根本就没有回去参战的机会。
首先,公元前208年,也就是秦始皇去世两年之后,南海郡尉任嚣生了一场重病,然后因病去世。任嚣是整个岭南兵团的最高统帅,这五十万大军,其实都归他一个人节制。
而在临死之前,为了防止局面失控,任嚣就把把时任龙川县令的赵佗召来,让赵佗代行南海郡尉的职务。
据说,任嚣临死之前,对赵佗阐述了秦二世无道,南越可独自建国的想法。而在任嚣死后,赵佗也确实杀了秦朝在当地任命的官员,然后迅速换上自己的亲信。
就这样,这支岭南兵团,直接完全由赵佗掌控了。
既然已经杀了秦朝任命的官员,打算独自建国,那么接下来,赵佗肯定就不会出兵勤王了。而且,就算赵佗有这个想法,其实他也没这个能力。因为当时的岭南地区,刚刚被秦朝拿下不久。如果这时候派军队北上,岭南地区一定会失控。
其次,岭南地区当时尚未大规模开发,和中原地区的通道极为有限。就算赵佗想要派军队回去,只要起义军在几处关键地方,布置少量的军队,完全可以轻易封死岭南兵团北上的通道。
所以,这支岭南兵团,最后自然也就没有回去的机会了。而在接下来的楚汉战争期间,赵佗便依靠这支军队,彻底控制了整个岭南地区。
而等到赵佗彻底稳定了岭南的局势之后,楚汉战争也已经结束了。到了这个时候,作为胜利者的刘邦,则是可以腾出手来,准备解决赵佗了。但由于天下已经被战争搅扰多年,民生疲敝。就算刘邦作为胜利者,也很难轻易拿下岭南。
所以最后,刘邦就采纳了大臣的建议,派遣大夫陆贾出使南越,劝赵佗接受汉王朝的封王,归顺汉朝的统治。而赵佗这边,后来也接受了汉朝的封王,但自身却一直处于独立状态。直到后来汉武帝在位时期,才彻底收回了南越,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就是秦朝岭南兵团的结局。
而除了正规军之外,在秦末混战当中,秦朝还有一支特殊的军队,那就是骊山兵团。
在大泽乡起义爆发之后,因为秦朝的军队实在不够用。所以后来,章邯就建议秦二世,释放骊山的罪犯们,组建一支军队。这就是骊山军团。
后来,这支骊山军队,一直都归章邯统领,也确实立下了不少功劳。但最后,在巨鹿之战当中,章邯最终投降了项羽。因为章邯的投降,这支军队,后来也就被项羽全部坑杀了。
以上这些军队,基本上就是秦朝镇压起义军的全部主力了。而除了这些军队之外,最后勉强还能称得上是主力的,就只剩下驻守咸阳的关中军团。
在秦朝的所有军队中,这支关中军团的可以说是最弱的。当然,这种弱也只是相对来说。毕竟在和平时期,首都这边,虽然需要驻扎很多军队,但是数量却并不需要太多。
所以,这支戍守京师的军队,大概只有五万人左右。
而在后来镇压起义军的战争当中,这支关中兵团,也被不断消耗,并且被调离了关中。要不是因为数量不够,秦二世也不至于同意章邯的提议,去组建什么骊山兵团。
而这支关中兵团,后来同样也全都折损在战争当中。这就导致后来刘邦杀向关中的时候,整个关中地区,几乎是无比空虚,根本就挡不住刘邦的进攻。
而且,就算是关中兵团还有一些人,依然驻守在关中地区。但是这些人,却对赵高弑君的行为,感到很不满,根本不愿意支持赵高。所以,当刘邦打入关中之后,这帮人根本就没怎么抵抗。而这些士兵,后来基本上也就都被刘邦给接管了。
所以综合来看,秦朝灭亡时虽然也有庞大的军队,可是这些军队要么消耗在保卫秦国的战场上,要么割据一方袖手旁观。而到了楚汉战争期间,所谓的秦国大军,其实早就不存在了。#图文万粉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