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何司马懿主动撤兵?城楼上的两个书童,成了整场空城计一大疑点
创始人
2025-08-25 19:33:35
0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经过一番征战,天下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战争成了这一时期经久不衰的话题,无数豪强淹没在了天下大势的浪潮中,曹操,刘备,孙权成了最后的弄潮儿。

战争年代人才是最重要的,战将冲锋陷阵,谋士指定方略,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为自己的主公图谋霸业。三国纷争不断,厮杀多年,但最终天下却尽归于司马氏之手,司马懿在这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强大的曹魏需要孙刘两家联合才能与其抗衡,而司马懿只凭借着自己的足智多谋硬生生的架空了曹家子孙的地位,夺得了整个天下。

司马懿之所以能夺得天下,不仅是依靠自己的智谋和隐忍,还要归功于他最大的对手,诸葛亮。诸葛亮素有“卧龙”的美誉,是当时最为杰出的军事家,谋略家。

在他的带领下蜀国的强大有目共睹,而蜀国与曹魏不可调节的矛盾自然使得他们不得不找一人对付诸葛亮,而这人就是司马懿。

蜀国危机

曹操自赤壁一战大败而归后,开始痛定思痛在北方大力休养生息。北方的农业和经济开始得到发展,兴修水利,开垦屯田的政策在各地实行。

曹魏本就是三国中最强大的一方,其地域、人口都是三国中最多的,即使其他两国也大力休养发展也跟不上曹魏发展的步伐。这就使得曹魏的实力愈发强大,他们之间的差距愈发明显。诸葛亮自然看出了这种趋势,因此蜀国北伐就开始了。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拼死一搏,东吴也开始了北伐,但他的北伐太过无力,再加上有魏国大将张辽挡在其前方,东吴的伐魏之旅几乎是未建寸功。

公元228年,诸葛亮率军北伐,曹魏派出了司马懿与其对垒。司马懿和诸葛亮都是当时的人杰,双方你来我往,打得十分激烈。然而战场上的局势是瞬息万变的,一个小小的错误就可能影响战局的走向,而诸葛亮这次犯下了一个大错。

司马懿率领大军直指蜀国西城而来,诸葛亮也有意在西城与其决战,而在两军决战之前蜀国需要确保战略要地街亭的安全。诸葛亮思来想去最终将这个重任交给了马谡。

马谡才华横溢,深得诸葛亮青睐,但他并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只知道盲目地学习兵书作战。刘备在世时就曾说马谡只会纸上谈兵并没有领兵的才能,然而这次诸葛亮还是将马谡派了出去,而且是派往了街亭这个战略要地。

先帝对马谡的评价一语成谶,马谡在街亭昏招尽出,不仅葬送了蜀国众多有生力量,还让蜀军失去了先机。

第一次北伐占据凉州的计划已经宣告破产,曹魏可以通过街亭要道源源不断的派遣增援,此时的蜀军连撤回蜀国都成了困难。诸葛亮根本没有想到马谡会丢失街亭,因此根本没有想过撤退计划,孤军深入的诸葛亮将要直面司马懿的兵锋。

空城计

这次巨大的失误使得诸葛亮陷入了十分危急的局面,他的手下只有一众文官和城内的老弱妇孺,根本无法与司马懿的大军交战。

局势已经十分危急,第一次北伐的目标已经失败,如果作为三军主帅的诸葛亮也殁于此地,那么等待蜀国的将士灭顶之灾。不可力敌,只能智取,诸葛亮决定利用司马懿的多疑做一番布置,在西城上演一场“空城计”。

此计可以说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之策,成则生,败则死。诸葛亮下令全城老少不得出门,所有房屋都要紧闭窗门。整个大街上只有二十个身形健壮的士兵伪装成百姓在街上扫地,而他则带着两个书童上城楼抚琴焚香静待司马懿。

司马懿到达西城后看到的就是这番景象,没有大兵压境的紧迫感,全城上下只有一片寂静。城门大开,街上有几个人在扫地,只能听到诸葛亮似有似无的琴声。

本就生性多疑的司马懿带人在城前停留了下来,面对这位老对手的计策司马懿也暂时没有决断。诸葛亮智谋超群,入城恐有埋伏,不入城又可能会错失战机。

司马懿始终拿不定主意,便又开始细细观察起来。经过观察,司马懿发现诸葛亮身边的书童年纪尚小,但也同样对自己的到来毫无波澜。诸葛亮和扫地的士兵可以保持淡定,但他们保持淡定肯定是城内有诈,当即带领大军退去。

众说纷纭

司马懿的怀疑不无道理,但诸葛亮也考虑到了这点,所以为了这一计谋的顺利进行他并没有告诉身边的两个书童。两人还以为这是埋伏,因此才能表现得十分淡定。

然而纵观全局,诸葛亮的空城计实行得太过顺利了,司马懿在其中没有表现出一点智慧,仿佛他的内心只充斥着疑心。因此对于空城计的真相还有另一种说法,司马懿知道城中无人,他是故意放了诸葛亮一马,两人在看不见的战场上已经完成了一场博弈。

这一说法很有可信度,当时司马懿手握十五万重兵,即使与蜀军正面交锋也全然不惧。即使是出于对老对手的忌惮,但此时大门洞开,派几千人进城侦查还是可以的。这样一看,诸葛亮的空城计根本就是漏洞百出,犹如镜花水月,一触即破。

或许,诸葛亮的空城计只是一个借口,他只是借这个计策向司马懿传递了一个信息,功高震主。鸟尽良弓藏,一旦蜀国灭亡司马懿也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小结:

对于司马懿而言,诸葛亮是他的对手,也是他的成就者。司马懿对于曹魏皇亲来说,只有一个作用,南征北战。如果不是诸葛亮一直不断地对魏国造成压力,那么司马懿也不会有机会在潜移默化中成功架空旧主,获得掌控天下的机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中国历史的研究价值,毫无疑问是世界上最高的,因为无论从悠久程度,还是古代社会的进步和演化进程来看,我...
原创 李... 引言:盛世的裂痕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长安城笼罩在压抑的阴云中。含风殿内哭声震天,宫门外跪拜的群臣面...
原创 解... 解放军最著名的"捣蛋鬼",陈赓大将捣蛋轶事 众所周知,陈赓大将是开国将帅中最具幽默感的一位。他的捣蛋...
原创 为... 在不少史学家看来,宋朝算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一者是宋朝时期,包括霹雳炮、震天雷、火箭、火毬...
原创 英... 民主是一种对国民素质要求极高的政治制度,否则此道必为精英所利用。罗马共和国初期还是贵族执政,平民无法...
原创 貂... 从古至今,美女数不胜数,而古时的四大美女直到现在也是津津乐道的话题。沉鱼——西施,落雁——王昭君,闭...
原创 原... 官渡战役是三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 虽然袁绍在战前共有20万人,但曹操只有5、6万人。 在实...
湖州吴兴三湾窑址群获评2024... 2025年2月27日——3月1日,2024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评选会在杭州举行。会议由浙江省文物局指...
文化中国行丨河东薛氏:一缕清风... 廉吏故乡 山西万荣县平原村,是明代廉吏薛瑄的故乡。 村里每年都会上演讲述薛瑄清廉为官的蒲州梆子《铁...
原创 像...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句唐诗来自于《咏鹅》,相传是由骆宾王在七岁时所作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