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的一篇文章,却掐灭了大宋复兴的希望!文人误国,比武将更甚
创始人
2024-11-18 17:15:42
0

原标题:苏辙的一篇文章,却掐灭了大宋复兴的希望!文人误国,比武将更甚

为何世人都说“文人误国”,究其原因,是历朝历代大多都实行文治,以至于重文轻武,从而出现了较多误国者。毕竟武将只懂得打仗退敌,在制定国家政策及安定民心方面建树不高,唯有才高八斗且心思缜密的文人,才能够有这样的作为。但并非所有的文臣都有助于家国建设,有一部分文人偏执己见,缺乏合格的政治素养,才会出现误国误民的历史教训。比如著名文学家苏辙,就曾以一篇文章掐断了大宋复兴的希望,到底怎么回事呢?

宋代是诗词歌赋盛行的朝代,涌现出了许多的文学家和流传千古的诗词,是典型的重文轻武。在朝堂之上几乎都是文臣的天下,甚至连军中的主帅都有文臣担任。一方面是因为时代背景所致,另一方面是因为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延续,这才有了大宋这样的局面。

文官大多都是嘴上功夫,即使再勇猛,也比不上久经战场的武将,因此宋朝的军事能力相当羸弱。虽然勉强支撑了一段时期,但是长此以往反而会将国家推向灭亡,这也是大宋被灭的主要原因所在。当然也有人想要挽救这样的局势,曾试图做些改革,奈何大多数的文臣都因循守旧,对此极力阻止,也预示着大宋最终的灭亡。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守旧派就是苏辙,也就是苏东坡的哥哥,他们苏家三人都是宋朝的大文豪,在文学方面造诣颇深,在科举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于是纷纷进入了朝堂。苏辙第一次科举位于甲科五等,不巧母亲刚好去世而失去了为官的机会,当他守孝三年之后再次参加科举,获得了四等的好成绩,从此开启了自己的官场生涯。

当时苏辙的文章具有很大的批判性,他直接就批判了宋仁宗的一些不足之处,不仅没有受到责罚,还因此被任命为秘书省教书郎。由此可见看出,苏辙这个人不畏权贵,有话直说,并不是一个趋炎附势的小人。但同时也可看出,他这个人过于耿直,不会做人不会说话,而这样的性格,注定他很难在官场生存。

当宋神宗继位之后,便开始了王安石变法,而苏辙就是其中的反对派。他虽然身负协助变法的职责,却处处阻碍变法的执行,一旦有他认为不妥之处,就开始据理力争。一开始王安石也是虚心接受,采纳他的意见,本以为苏辙会见好就收,相互尊重。没想到苏辙变本加厉,提出的意见越来越多,王安石没有办法只能上告宋神宗,让他赶紧将这个刺头赶走,于是苏辙就此被贬出京。在此之后,苏辙和苏轼两兄弟在官场都混得不怎么样,两人都满腹经纶却不懂人情世故,接连遭到贬黜。

直到宋神宗驾崩之后,宋哲宗继位,苏辙才又重新被召回。在此之后的八年时间,苏辙一路风生水起,走到了宰相的位置。只因当时哲宗尚未亲政,实权都在太皇太后的手里,而太皇太后跟苏辙一样,都是保守派,苏辙才受到了重用。宋朝看似稳定,其实早已被他们搞得外强中干,濒临灭亡的边缘。

宋哲宗亲政之后,想要再次启动变法,此时苏辙立马写了一篇文章,说太皇太后是在哲宗的授权下执政,一旦哲宗想要变法,就是在打自己的脸。同时他还痛斥了宋神宗变法的危害,说他搞得民不聊生,加速了大宋的灭亡。宋哲宗看完他的文章,差点被气吐血,很多人受到他的影响,也都纷纷持反对态度,变法已然不可能,最终哲宗只能将其贬黜。直到宋徽宗继位后,苏辙的官职才得以恢复。

作为文人,苏辙确实造诣很深,但作为从政的文官,苏辙又未免过于顽固。他只看到了新政施行的艰难,看到百姓因此受到的苦难,却没有去好好想想新政所带来的长远利益,没有从大局出发去考虑国家未来的发展,这才有了文人误国的教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成... 2000年7月,美国考古学家穆里率领考古队来到蒙古,追寻着一个传奇:成吉思汗的陵墓。 成吉思汗是一...
原创 秦... 秦始皇一辈子都没册封皇后,其实他一直在等一个人,这个人是谁 历史上秦始皇一生未立后,此事后世议论纷纭...
原创 宸... 在古代,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后妃封号,叫做“宸妃”。 “宸”,意思是北极星所在,而北极星在古代的天象里,...
原创 没... 中国的历代王朝几乎都有一个简称,如秦是暴秦,汉是强汉,唐是盛唐,几乎用一个字就能概括这个朝代最鲜明的...
原创 李...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位秦国名将李信,他的一次战败引起了秦始皇的极大不满。当时,李信曾向秦始皇承诺亲自...
原创 历... 引言 二战史上最大的一场包围战,苏联85万人被包围,仅此一战,苏军战死19万余人,65万大军成为德军...
原创 日... 日本天皇是日本自古以来的统治者以及皇室,与其他国家的皇室相比。日本皇室自日本建立政权以来,就由同一皇...
原创 诸... 公元234年,蜀国丞相诸葛亮和魏国司马懿在五丈原僵持了一百多天,蜀国由于是远途征战,早就已经弹尽粮绝...
原创 隋... 引言 在我国浩瀚的书籍中,有各类史书与小说,从诸多记载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很多形象鲜明,性格独特之人,其...
原创 相... 1917年,庞大的沙俄帝国突然崩溃,控制着228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1917年11月至1922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