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在中国古代史上无疑是一位非常杰出的统治者,也是一位传奇的帝王,不仅开创了大明王朝,更奠定了明朝数百年的江山基业,正因这般成就,后人在评价他的时候,也认为他不失一位合格的君主,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朱元璋也有他自身的缺点,那就是生性多疑,又喜好杀戮。
他身边的随从和手下的官员可能会因为说错一句话就会被斩首,最严重的时候甚至连一个字他也要去计较,因为这个原因惨死的人不计其数,而在这其中就有这样一个故事,据说朱元璋和手下的官员对对子,他说出了这样一个上联:老子天下第一,正当无人对答时,有这样一个才子站了出来巧对出了下联,可转身朱元璋却下令杀掉他,那这是为何呢?
放牛娃逆天改命成为皇帝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有关于明朝的小说,书籍以及相关的电视剧,对于朱元璋自然也就有着一定的了解,不得不说,朱元璋早年起家的经历还是很励志的,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出生在安徽一个非常贫困的农民家庭当中,打他生下来就过着食不果腹,衣不附体的日子,受冻挨饿,那都是常有的事情,更何况家里还有其他的兄弟姐妹,在那个时候他能吃上一顿饱饭已经成为了一种奢望。
即便到了这种程度,老天还是没放过他这个悲苦的家庭,因为当时正值元朝末年,官僚政治极为腐败,而朝廷有让地方官不断的施加赋税,这给很多平民百姓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而恰逢有一年赶上自然灾害,家中颗粒无收,官府却还硬逼着他的父母上缴粮税,夫妻二人走投无路最后竟寻了短见,只留下了尚且年幼的朱元璋。
为了活下去,朱元璋几经辗转,仍然没有能够安身立命之所,因为他曾经就是给地主家放牛的放牛娃既没有上过学,也没有学过什么技术,所以在那个时代,他根本没有存活的本领,最后无奈之下竟然出家当了和尚,这种选择也只是为了能够吃饱饭,可后来因为发生了大大小小的叛乱寺庙也维持不下去了,朱元璋竟被当时的方丈赶了出来,成为了沿街乞讨的乞丐。
幸好天无绝人之路,曾经的好友汤和写信给他,让他加入起义军,本就对元朝有着很深的怨恨,现如今有了这样的机会,朱元璋自然是毫不犹豫的加入到了郭子兴的起义军中,或许是命运使然,也或许是朱元璋有这样的能力,在军队中他不仅骁勇善战,更能够指挥将士应对敌军来袭,这很快受到了郭子兴的重视,并将其收为义子,这也为他日后长官起义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等到自己的义父去世后,朱元璋开始招贤纳士,扩大自己的势力,先后击败了张士诚和陈友亮
两只强大的起义军,又制定了灭元计划,推翻了元朝的统治,最后在1368年,朱元璋登基称帝,建立明朝,谁能想到曾经这个一无是处的放牛娃,竟然摇身一变成为了明朝的皇帝。
朱元璋与文臣对对子
在成为皇帝之后,朱元璋不断排除异己,尽最大程度来维护自己的政权,甚至到后来他变得越来越多疑,就连曾经和他一起并肩作战的兄弟也不放过,对于那些手中握有一定大权的文臣更是毫不留情,而这也导致了后来一桩桩血案的出现,就比如胡惟庸案和蓝玉案,牵扯的人数众多,被牵连的无辜之人更是数以万计。
在这之后,朝中的文武百官对朱元璋是越来越惧怕,所以凡事都会顺着他来,更会注意自己平日里的言行举止,怕的就是被抓住把柄从而被满门抄斩,可以说在这个时候朱元璋已经彻底建立了他身为皇帝的威严和形象,在众人的吹捧和抬举下,朱元璋也渐渐的变的有些自大,之所以说他自大是因为据说有一次朝中的文臣们闲来没事便互相对对子来比拼学识,朱元璋见了也参加了进来。
要说朱元璋在行军打仗和治国管理,这一方面是有着一定的能力的,可要说比拼学识的话,他可能都比不过一些上私塾的孩童,因为朱元璋从小就没有上过学,等到建国之后更是一直忙于朝政,也没有什么时间去学习,所以强行参与到臣子之间的对对子的这种游戏活动中无疑是自取其辱,好在这些文官也懂得人情世故,并没有为难朱元璋,而是和他说各种好话来讨好他,说着说着朱元璋就来了兴致,便要和这些大臣对一副对联,于是他便说出了这样一幅上联:“老子天下第一”。
才子巧对下联,却招来杀身之祸
对于朱元璋所提出的这个上联,这些大臣没有一个人对出下联,并不是他们不会,而是不敢,他们害怕自己说错了哪句话或是哪个字,从而惹怒了朱元璋,因为这一个小小的对联得罪皇帝,那可真是太不值当了,所以各个大臣都是心照不宣,都说自己答不上来,还边推辞边夸赞朱元璋有学识。
其实朱元璋所出的这个上联并不难,不过也不是我们字面上所看到的那样,他所说的这个老子一语双关既指自己也指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他通过这种对比来彰显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也算是一种比较自大的夸耀了,可正当众人在奉承朱元璋的时候,突然有这样一个官员站了出来,说他有一个下联,朱元璋转身一看这个人正是前些日子刚刚晋升的一个才子,既然有人作答,朱元璋就让他说出自己的下联。
才子对道:“孙子盖世无双”,首先从对联的对仗工整程度来说并没有什么问题,再通过内容进行比对,他所说的这个孙子很明显是春秋时期兵家血派的代表人物孙武,这个人物正好能够与老子相对应,而且还是一文一武,不得不说的确是很巧妙。
可另一面,朱元璋却阴下脸来思索了半天,最后他转过身来竟下令要将这个才子处死,其实要说为何他要处死这个才子,主要是因为他对的这个对联惹怒了朱元璋,上联所提到的老子有指代他自己的意思,而下联所说的孙子岂不是在骂朱元璋,可这个才子哪想那么多,还真就是一心想要对出这个对联而忽略了这一点,这在朱元璋眼里可是变相的辱骂自己,又怎么可能留着他,将其处死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结语
从这件事情也可以看出,朱元璋的确是杀伐果断的一位帝王,仅仅因为一个对联就能痛下杀手,这的确让人有些汗颜,而这个才子也是有问题,像其他官员一样老老实实的待着不好吗?非要站出来显摆自己的学识,这下可好,直接给自己送走了,所以说平日里为人做事还是要以低调为主,要不然很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