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桥(原名万国桥)位于天津火车东站与解放北路之间的海河上,是一座全钢结构可开启的桥梁,始建于1923年,1927年竣工投入使用。桥长97.64米,宽19.5米,桥身分为3孔,中孔为开户跨。它连接了天津河北、和平二区。
解放桥
1923年在海河下游拆除了老龙头桥(建于1902年),新建了一座桥梁,名为万国桥。因当时的天津有英、法、俄、美、德、日、意、奥、比9国租界,故得此名。而桥位于法租界入口处,又是由法租界工部局主持建造的,所以当时老百姓称它为"法国桥",1949年更名为"解放桥",并沿用至今。
解放桥
解放桥
解放桥是一座全钢结构可开启的桥梁,当时修建共用190万两白银,成为海河上造价最高的一座桥梁。该桥是一座双叶立转式开启式钢结构大桥,万国桥的设计者有多个版本,有说这个桥的设计师是法国埃菲尔铁塔的设计者居斯塔夫·埃菲尔,也有说是美国芝加哥布施尔泽尔桥梁公司,但根据当年出版的《北洋画报》查明,解放桥(原万国桥)的设计者为法国工程师白璧。
解放桥开启 轮船通过
由于海河肩负着繁重的航运任务,横跨在海河上的桥梁会阻碍货轮的正常通行,所以解放桥是一座可开启式桥梁。开户跨为双叶立转式,在桁架下弦近引桥部分背贴一固定轨道,开桥时活叶桁架沿轨道移动就可以开启了,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开启,货船通过后桥在缓缓恢复,开启的过程需要三分钟左右。
解放桥开启
抗日战争期间,解放桥曾阻断日本军队过桥,为中国军队赢得了宝贵的作战时间。1937年7月29日凌晨1时,驻守在天津的中国军队2个旅和一个手枪团对日本兵营、飞机场、火车站展开主动进攻。日军的援兵沿着海河北岸向解放桥冲来。如果援军冲过了解放桥,中国军队将面临腹背受敌的局面。就在这时,解放桥在警报声中徐徐开启,阻滞了日本援军过海河,这为攻击天津东站的中国军队赢得了时间。激战两小时后,日军撤出天津东站逃窜。
解放桥
解放桥历经近百年的历史风云变幻,它不仅是天津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也是重要的枢纽桥梁,它也是全国唯一的一座立转式开启桥,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解放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