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是百年难遇之大才。
此公,上马可以打仗,下马可以治国。能打下城市攻坚战,也擅长善后事宜。
最近演的电视剧《破晓东方》中,解放军攻下南京后,有人犯了纪律问题,邓公很生气。攻打上海之前,邓公就和陈帅商议,必须提前培训进入上海的将士。
这桥段是真的,除了邓公没去丹阳,其他情节不假。
实际上,早在解放了郑州、开封后,邓小平同志就严抓过中野的纪律。
很多年后,据秦基伟将军回忆,郑州解放后,因为看了场豫剧,他被通报批评,他们九纵的后勤部长被撤职.....
接下来,让我们打开那个时代,看看邓公是如何做的。
1、郑州战役的背景
1948年9月下旬,济南战役结束三天后,粟裕作为华东野战军的代司令员向军委汇报了战况,并且申请新的作战方案,这就是“淮海战役作战方案”。
这个作战方案提出:趁着山东战区的胜利,应该趁势攻打淮阴
、
淮安
、
宝应
、
高邮
、
海州,其目的是歼灭黄百韬的第七兵团、李延年的第九绥靖区。
这个计划就是“小淮海战役计划”。
毛主席对粟裕的计划非常欣赏。
但是,很快,发现了不对劲,孙元良兵团有向东支援的动向。
于是,毛主席让人发电报给中野:战略上配合华野,进攻郑州。得手后,继续攻击开封,如此,牵制孙元良、刘汝明等部队西顾,给华野创造出歼灭黄百韬兵团的较大空间。
总之,毛主席就一个意思,在发起淮海战役前,中野必须拿下郑州、开封,如此才能起到一定牵制作用。
1948年10月18日,郑州战役打响,邓小平作为政委,带着中野的四个纵队攻打郑州,刘伯承作为司令员,带着两个纵队在南边牵制黄维兵团和张淦兵团。
10月21日,解放军对郑州已经形成了包围。
22日拂晓时分,一些国民党守军开始向北逃窜,毕竟,郑州守军的最高长官孙元良已经带着大部往徐州方向去了,剩下的守军,没多少愿意拼命的。
于是,城市攻坚战变成了野外歼灭战了。
最终结果是,10月22日晚,郑州被解放军占领,南边也较为顺利。
胜利的结果是,陇海、平汉两大铁路,被中野掌控了,这对整个战局十分有利。
解放郑州后,中野邓小平政委率领的四个纵队继续东进,开封也很快被解放了。
郑州解放了,开封也解放了,部队进入了大、中城市,邓小平开始严格纪律,对于犯了错误的,一点都不手软。
其中,第九纵队的司令员秦基伟,还有第九纵队的后勤部长杨以山受到了处理。
2、秦基伟回忆道:我看了场戏,被通报批评了!
秦基伟,当时是中野九纵的司令员。
据秦基伟回忆,他虽然是湖北红安人,但他非常喜欢豫剧。
郑州解放后的一个晚上,秦基伟换上便装,给值班参谋打了声招呼,说明了情况,悄悄地找到了一家豫剧院。
谁也不知道,解放军的纵队司令员来到了这里,如果知道,剧院肯定会免票的。当然,如果知道了,风险也会增加。
秦基伟掏钱买了一张票,听得津津有味。
巧的是,就在这个晚上,邓小平政委突然打电话找秦基伟这个纵队司令员。值班参谋慌了,吞吞吐吐之下,将秦基伟看戏的事情一五一十全交代了。
这也不怪值班参谋,邓小平那么机智的人,实在不容易轻易瞒过去,不如交代实情呢。
对于秦基伟看戏的事情,第二天,邓政委毫不客气,进行了通报批评。一下子,中野都知道了秦基伟的事情,搞得秦基伟好不尴尬。
但是,秦基伟只是尴尬而已,难受的还有秦基伟手下的后勤部长杨以山,那是真被处理了。
据秦基伟的回忆,后勤部长杨以山还是大意了,没有仔细思考过自己的行为。
当时是这样的,第九纵队补充了一些武器弹药,但是,其他装备并未得到改善。如此,纵队领导们开会时,要么步行,要么还骑马。另外,送个紧急物资,还是靠人或者马。
这样一来,效率有点慢啊!
杨部长是个很会变通的人,他看到郑州铁路局有几部小轿车。杨部长心想,郑州都解放了,就是一家人了,暂时借一借,问题应该不大。
于是,九纵的后勤部长杨以山开口了。
如此一来,郑州铁路局当然不会拒绝,也不敢拒绝啊!
很快,消息就传到了邓政委那里了。
邓小平非常气愤,将杨以山叫来批评道:“什么借?郑州明明是解放军打下来的,我们是胜利之师。铁路局以前归谁管?国民党政府。里面的人,本来就对我们心存疑虑,还有一些恐惧,你这时候借,看似明借,实际就是要啊!看似不是抢,和抢有什么区别?你严重违反了我党我军的城市政策,你应该撤职!"
就这样,杨部长被撤职了,仅仅就是因为借了郑州铁路局的一辆车。
后来,杨以山深刻反思,努力好好表现,慢慢又被提上来了。1955年,还被授予少将军衔呢。
是不是邓小平对下属的处理有些重了?为何要这么严格?
3、1948年10月24日,邓小平再次强调“纪律”
郑州、开封已经解放了,中野的下一步目标就是继续东进。
此时,毛主席等人不再拘泥于打一个“小淮海战役”,不再将目标定为“歼灭黄百韬兵团和李延年的部队”,而是将目标定为整个江北的刘峙麾下的数个兵团。
如此大局面前,邓小平要做将领们的思想动态调整。
在1948年10月24日,邓小平分析了当前的战局,严肃地告诉大家,接下来要打大仗,要打恶仗。
同时,邓小平也告诉了所有的指战员,下一步中野和华野要搞大协作,要给予敌人重创。如此情况下,严明的组织纪律显得尤其重要。
邓小平说的一段话非常精彩,他说道:“要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要严格执行新区政策,这是战争形势发展的要求,必须引起我们每个同志的重视。在大兵团协作中,如果纪律破坏了,整个战斗、战役就要失败。只有一切行动听指挥,坚决执行上级命令,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才能取得胜利!”
这些话,对于在场的将领们触动很大,加上秦基伟、杨以山等人被处理的通报,大家知道,这不是开玩笑,这是红线,谁敢轻易违反,谁就要接受处理。
自古以来,一个军队,如果不能严守纪律,终究走不远。
历史上的李闯王,带军队进入了北京城,前期还可以,百姓还算认可。后来,闯王纵容手下,将领们开始了“自我放飞”,抢夺民众财产,欺压百姓,劫掠女子。这些举动,让百姓对闯王的军队失去了信任。最后,李自成带人撤出北京城时,百姓们的烂菜叶子没少扔。
说跟前的,国民党军队为何输给解放军,不就是有人鱼肉百姓、欺压良善,最后不得民心吗?
为何解放军能打人民战争?因为他们用行动告诉了百姓,真地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大胜利即将来临,一个个大中城市被解放,有些人有些松懈了,邓公如果不及时紧一紧,恐怕会出问题。
1948年11月6日后,淮海战役彻底爆发,中野和华野合作,在前委五人组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的指挥下,历经65天,歼灭了黄百韬兵团、黄维兵团、邱清泉兵团、宋元良兵团、李弥兵团等,总计歼灭敌人55万,取得了解放全中国的关键胜利。
从邓小平在郑州战役后的举动来看,他是既有大魄力,敢于打硬仗,同时也非常冷静,也非常注重细节。
如此的特点,造就了邓小平后来在后来的各个关键阶段,都能保持冷静,如此,在未来的日子里,才能做出伟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