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什么关羽愿意投降曹操,却宁死不肯投降孙权,还对他破口大骂?
创始人
2025-07-16 07:03:13
0

爱历史的女子有慧根,第85期

“关羽宁死不降,对孙权破口大骂”,某种程度上说,这其实是《三国演义》创造的一个“谣言”。

我们如果阅读正史《三国志》的话,会发现,其实全本里都没有关羽“宁死不降”的记录。

事实上,如果按照正史的记录来看的话。关羽分别向曹操和孙权假投降过。

《三国志·武帝纪》(曹操传记)记载说,刘备派遣关羽屯守下邳,曹操多次进攻下邳,关羽投降,后来关羽逃离曹军又找刘备去了。

这一段就是后来所谓的“降汉不降曹”,《三国演义》将其改写、扩写为了“关羽约三事”、 “千里走单骑”、“古城相会”等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三国故事。

至于大意失荆州,兵败被东吴俘虏一事,《三国志》的《吴主传》、《关张马黄赵传》皆有记载。但这些记载是略有不同的,并且在历史上也形成了好几个不同版本的衍生故事。

三国志并没有单独的《关羽传》,而是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这蜀国的“五虎上将”合并作传。在关羽这一章节,只提到“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

就是说孙权派人攻击关羽,将关羽和他的儿子关平斩杀在临沮这个地方。这个说法,颇有“关羽力战而亡”的意思。

后来,明代嘉靖年间的《三国演义嘉靖本》其实就是沿用了关羽本传的说法,说关公被潘璋、朱然、马忠前后包夹,突然听到天上有人叫喊,原来是玉帝派遣神仙,召唤关羽归位。实际上就是暗示说,关羽父子浴血奋战,寡不敌众,力战而亡。

我们现在看的毛宗岗版三国演义,则更多地采用了《吴主传》的说法。

吴主传里面说,关羽屯驻在麦城,孙权派人去诱降,关羽则伪降(权使诱之,羽伪降)。关羽在城墙上做起假人,立起旌旗,自己则带着部众悄悄逃走,一路上士兵渐渐逃散,只留下了十余骑在身边。孙权派遣朱然、潘璋截断关羽的后路,关羽和关平、赵累被潘璋的部将马忠抓获。

当然,毛版三国演义并没有采用“关羽伪降,趁机逃走”的说法,而是改成了关羽叱责前来说降的诸葛瑾。然后孙权围三缺一,关羽突围逃跑,不幸被抓获,然后“不屈骂贼”,为孙权杀害。

那么,为什么明朝人只是暗示关羽力战而亡,而毛宗岗却要为关羽设计“两次骂贼,不幸被俘,英勇就义”的戏份呢?很简单,因为关羽在清朝的地位变得更高了,需要一个更加悲壮、更加英勇、更加泪目的故事。这样,才能把这个人物衬托得足够伟大。

毛宗岗活跃的时期,是清·雍正年间。正是在雍正年间,关羽被推上了“武圣人”的尊位,变成了与“文圣人”孔子同级别的存在。因此,不得不为他设计一个“圣人殉道”的故事。

这种事情,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在世界历史上都屡见不鲜。

譬如,法国著名的女英雄“圣女贞德”。无论是法国的官方说法,还是法国的各种文艺作品,都倾向于将贞德塑造成“英勇不屈”、“慷慨就义”的形象。然而事实上,众多原始资料表明,贞德也曾假装认罪,含泪博取同情,以求保全有用之身,待回归法国之后再带兵来收拾英国人。这其实很正常,古之成大事者,大都是能屈能伸的,如果装傻充楞示弱就能够蒙混过关,他们一定不会为了区区面子就不做。

尤其是游侠出身的刘备集团,更是深谙能屈能伸之道。

和《三国演义》所述不同,刘备虽然小时候和母亲一起卖过草鞋,但刘备认识关羽张飞的时候,并不是卖草鞋的。而是涿郡地区的“游侠头子”,什么叫游侠呢?——啸聚山林,骑马纵横,靠击杀匈奴,剿灭盗匪,维护商路为生——一群正义的“土匪”。

所以他们极其在乎兄弟们的生命,兵没了、城没了,都无所谓。只要弟兄们还在,重新聚在一起,兵会有的,城池也会有的。至于是不是之前投降了“敌人”?有没有向敌人透露什么机密?这在刘备眼里都是权宜之计、脱身之计,无所谓,只要弟兄们能回来就行。

正是因为刘备在这方面颇具“游侠之风”,是个极其洒脱的人,所以刘备的汉军也颇具游侠之风 —— 有相当地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善于野战、夜战,却不善攻城、不善守城。

同时,刘备的部队也缺少打硬仗的基因,更倾向于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这其实某种程度上造成了诸葛亮的“街亭之败”——因为守街亭是场硬仗,放马谡在那里,就是为了让他死战不退的。然而马谡却发挥了游侠习气,直接趁乱逃了。

但也恰恰是刘备的这种游侠习气,让他周围始终聚拢着一批天才豪杰,即便穷途末路,也有一大堆能是之臣跟随。

今天就先讲到这里,喜欢我的文章,别忘了点赞关注哦~

我是爱历史的Girl,每天和你一起读有温度的历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考... 夏王朝存在的时间约在公元前21至公元前17世纪。这个历史时期,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地区都尚未进入文明时代...
原创 别... 古人写得历史并不一定都可靠,这是因为古代历史学家都有历史局限性,比如希罗多德老爷子就在自己的著作中就...
原创 世... 10、葡萄牙帝国,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帝国,是欧洲历史上建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殖民帝国,全盛时...
原创 隋... 隋末唐初之际,由于战乱频频、赋役繁重,各地农民起义军纷纷揭竿起义抗击朝庭,形成英雄辈出的乱世时代;也...
原创 易... 曹操,字孟德,小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东汉末年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
原创 安... 公元756年1月,唐玄宗下诏令边令诚诛杀在前线抵御叛军的封常清与高仙芝,临阵斩将是兵家大忌,封常清与...
原创 古... 古代"大考"大多安排在春秋两季而不是夏季,除了与古代学制有关,还受到五行和农时、气温等多方面因素的影...
原创 春... 春秋时期,是以诸侯国的霸权迭兴和群雄逐鹿为其社会特征的,这个特征肇端于西周后期的“共和行政”。 “共...
原创 古... 现如今我们所看的古代影视剧里面,演员们说的都是普通话。但是在古代的时候,并不是这样的。朝廷上的那些官...
原创 3... 李世民是一位骁勇善战、手段狠辣的君王,表面上仁君的“涂层”终究掩盖不了他勇猛、无情的一面。要知道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