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天之下号寰区,大禹曾经治水馀。——《观十六国吟》
《山海经》在很多读者眼里,只不过是一本光怪陆离的神话书籍。在书中描述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世界,似乎一切都在与现实平行。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东西也已经被证实存在。包括上古人类的女娲,也被认为是部落的女首领。一些科学研究者们发现,《山海经》除了被对上古世界的记载之外,还有人们意想不到的古埃及。
司马迁曾经这样评价:“《山海经》一书,余不敢妄言也”,令这本来就深奥的一本书又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对于这本书的具体成书时间,暂时还没有可以参考的依据。不过对于里面的内容, 专家们认为记载的应该是大禹之前所发生的事情,主要撰写者应该和大禹手底下的臣僚有很大关系。
其实看到这里我们也大概明白了,《山海经》里所描绘的内容就是夏王朝之前的事情。美国著名学者亨利埃特?默茨女士以亲身实地勘验的方式,按照书中的记载和方向,令人想不到的竟然发现了书中的路线图。随着研究这本书的热潮兴起,许多学者也都参与到了其中。对于这本书比较主流的一个说法,就是“埃及说。”
其实我们从书中的内容就可以发现,这样的猜测不无道理。《山海经·西山经》里面写道:“南望昆仑 ,其光熊熊,其气魂魂”,当然这里有人认为是《山海经》里最高神帝的圣地昆仑山。不过经过考察和分析,这里的昆仑也被定义为埃及的“金字塔。”不过单独这样一句说法并不能令人信服,我们再来看。
《海内西经》里这样记载:“昆仑南渊深三百仞,开明兽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东向立昆仑上”,这句话其实不用翻译诸位也已经看出来什么意思了,自然是狮身人面像了。为了更好证明这样的理论,一些专家仔细研究了古埃及壁画中的人物,发现和华夏的历史人物有几分相像。甚至有专家断言,古埃及壁画中的法老,就是夏王朝的创立者夏禹和第二代夏启。
其实我们从壁画中可以得出两个信息,他们的每个人手臂上都有东西。不过我们很难定义,为了更好的解释,有专家特意查阅了这一时期的史书。最后发现这样的物体叫做“翳”,这是一种五彩鸟类的羽毛。经过放大分析对比,二者手中拿的东西也同样是这一物体制成,即所谓的仪仗,这又有什么样的含义呢?
经过对这一时期的历史分析发现,这也正是埃及在放牧时候所需要的“鞭子。”而古埃及在依靠的也正是农牧业,法老手持这样的东西,那就代表这国家的农牧业大权。即象征着国家最高权力,说明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有人好奇了,那这和我们前面所说的夏禹和夏启又有什么关系?我们再来看《山海经》。
《海外西经》曾经说道:“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儛九代,乘两龙,云盖三层。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其实这句话单看“操翳”诸位也知道什么意思了,不过在这我们还是做一个详细的翻译:在大乐荒野上,夏启在此地祭祀歌舞,脚下有两条龙所拉的车,上方有云盖大伞三层,并且左手拿着一种叫“翳”的东西,右手拿着一个环状物体,身上还佩戴着一尊玉璜。
记载里详细说了夏启盛装出行时的衣着打扮,还有佩戴的一些东西都是权力的集中象征。看到这里,二者是不是有几分相向?好像挺吻合?难道说的是一个人?答案也不言而喻。
好了,咱这篇文章结束之前,我向各位读者提出一个问题:是黄帝部落(大禹属于黄帝部落)的人迁徙到了埃及建立了夏朝,还是大禹本就是埃及的,只是后来来到了中国呢?欢迎诸位在评论区交流探讨。
参考文献:
《山海经》
《观十六国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