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六年,刚取得松锦大战胜利的皇太极猝死于盛京后宫,这位满清政权的奠基人即没有立太子也没有留下关于继承人选的遗诏,满清皇位突然悬空。所有的满清皇族子弟都像狗一样扑了上去,争夺这个强盗集团的首领之位。
最终令天下人大跌眼球的是,新的满清皇帝既不是皇太极长子豪格,也不是实力强大的多尔衮,而是一位毫不起眼,年仅六岁的稚子福临,也就是后世的顺治皇帝。顺治如何成功上位,当然靠的是他的母亲孝庄太后,毕竟他当时才六岁,不可能在皇位争夺战中发挥作用。
那么孝庄如何逆袭成功,将自己年仅六岁的儿子推上满清皇位的呢?当前流传最广的就是,当时多尔衮和豪格实力相当,争执不下,最终孝庄依靠自己和多尔衮的情人关系,左右逢源,“睡服”多尔衮,立六岁的福临为傀儡皇帝。
历史真的是这样吗?孝庄真的是依靠“睡服”多尔衮,而为顺治赢得皇位的吗?其实这些都是野史瞎编乱造的,其实孝庄靠的不是“睡服”,而是自己身后的势力和对形势的精确把握,将顺治推上满清皇位的。
孝庄名布木布泰,是科尔沁首领之女,是作为其姑姑哲哲的陪嫁和备孕嫁给皇太极的,她的姑姑是皇太极的正宫皇后,是科尔沁蒙古和满清联姻的象征。孝庄嫁给皇太极的原因就是她的姑姑没有生育子女,她为了替姑姑生孩子,才被送入皇太极后宫。
孝庄在皇太极后宫中地位并不高,仅仅排在第五位。但她的姑姑却是后宫第一人,二人利益一致,在对待福临上位这件事上,二人的意见肯定是一致的。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福临在皇太极诸子中,软实力其实仅次于已经成年并掌握正蓝旗的长子豪格。
皇太极死后,在没有皇太极遗诏和正牌太子的情况下,满清皇位发生激烈争夺。原属于皇太极和豪格父子的两黄旗和正蓝旗力顶豪格上位,掌握在多尔衮三兄弟手中的两白旗都力推多尔衮上位。
多尔衮和豪格的势力相差不大,两人争执不下,就差兵戎相见了。而对于其他诸如代善、济尔哈朗等无意于皇位的旗主来说,无论是多尔衮还是豪格都不是他们理想的皇帝,因为这两人无论谁上位,都是拥有强大实力的强势皇帝,必然会影响他们的利益。
这时候皇太极的其他儿子开始进入大家的视线,这些未成年皇子中以福临的软实力最为强大。因为福临不仅在后宫中有孝庄的姑姑哲哲(皇太极的正宫皇后)支持,而且在外,还有科尔沁蒙古支持。
因为福临的母亲孝庄以及哲哲皇后都来自于科尔沁,都属于科尔沁的嫡亲公主,福临可以说是科尔沁蒙古和满清结盟的象征。科尔沁蒙古是满清最忠诚和强大的盟友(一直持续到满清灭亡),科尔沁不仅关系着满蒙结盟,更是满清另一重要武力蒙古八旗的重要来源。
无论任何一个满清掌权者,都不可忽视科尔沁对满清的重要性。在孝庄和哲哲皇后的游说下,以代善为首的中间派都改为支持福临。对于两黄旗将领来说,在豪格无法和平上位时,福临也是可以接受的,毕竟也是皇太极的儿子。
在代善等中间派和两黄旗的支持下,立福临的势力空前强大。多尔衮和豪格不得不妥协,毕竟福临上位比对方上位好,而且孝庄和哲哲允诺,福临上位后,多尔衮和豪格等人都是摄政王,满清大权还是掌握在这些旗主手中。
就这样在孝庄依靠自己身后的科尔沁势力和对满清局势的巧妙利用,成功将自己的儿子推上皇位,至于睡服多尔衮之说,多是无稽之谈,对于多尔衮这种枭雄来说,怎么可能为了一个女人放弃天下。只是后来多尔衮政治手腕更厉害,轻松地将其他摄政王打压下去,成为满清事实上的统治者。
孝庄为了自己的儿子,不得不委身于多尔衮甚至公开下嫁,对于出生于蒙古的孝庄来说,这并不可耻。不仅能保住自己儿子的皇位,还缓解闺房寂寞,可谓两全其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