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末年,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末代皇帝溥仪被迫退位,清朝灭亡,溥仪的一生可谓是经历了大起大落,实际上,有个男人一直以来的心愿就是看溥仪将大清朝治理成盛世,可惜在所见社会动荡不堪后离开了中国,他就是溥仪的第一位西洋老师庄士敦。
庄士敦毕业于牛津大学,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不远万里从英国来到中国学习中国文化,为了谋生,他先后在香港以及威海卫的殖民政府参加过工作,在工作期间被儒雅的中国文学迷住了,高智商的他一番研究之后将中国语言学习的出神入化,可以说出口成章,引经据典都不在话下,除此之外,庄士敦还游览了中国各地研习中国传统文化,写出了《佛教中国》等书籍。
在机缘巧合下,庄士敦被李经迈挖去给溥仪当老师,就这样,1919年这个来自英国的老外终于走进了紫禁城,在岁月的磨合下,庄士敦与溥仪的感情日渐深厚,庄士敦将自己毕生所学传授给溥仪,就是希望溥仪未来能够成为君临天下的帝王。只是溥仪虽然贵为皇帝却身不由己,竟然跟了日本建立满洲国。清朝灭亡后,庄士敦大感失望,将自己的著作《紫禁城的黄昏》留给溥仪后,就踏上了回国的道路。
远出而归的庄士敦在英国买了一座小岛,过上了闲适的日子,只是他仍然怀念曾经在紫禁城的那段时光,于是在岛上建立了一个博物馆,在博物馆中展示着溥仪曾经赏赐给他的朝服以及他从中国带回物件积极的宣扬中国文化。博物馆以松竹厅、威海卫厅和皇帝厅三室组成,不仅为了怀念曾经就职的地方,也是因为想纪念自己的学生溥仪。
庄士敦在中国呆了三十年,对中国有着深厚的感情,情到深处,他甚至在家中升起满洲国龙旗,当然他最后也没能知晓溥仪的消息。小伙伴们,你为这个深爱中国文化的老外感到惋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