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晚清自造的军舰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亦兵亦商的舰船?左宗棠的锅
创始人
2025-07-14 19:02:40
0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中再保守的人,也意识到了西洋武器的厉害。加上此时太平天国运动声势浩大,为了镇压起义军,清政府决定引进、仿制西式武器,以加强清军战斗力。

这其中蒸汽轮船因为其便利性也引起了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的注意。他们先后零星利用甚至购买了一些蒸汽船只用于军事行动,感受到了蒸汽船只带来的好处,都曾经尝试自产蒸汽船只。

左宗棠最早的自己生产军舰的尝试,来源于法国人的一个建议。当时法国远东舰队在宁波有一个小型船厂,主要用于维修军舰。随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束,法国远东舰队逐步开始撤离,这个船厂就有些多余了。

为了废物利用,顺便接好左宗棠,远东舰队司令委托和左宗棠关系密切的法国人日意格,表示愿意转让这个船厂。可惜这个船厂规模实在太小,根本没有生产能力,左宗棠看不上眼,这个交易最后告吹。

1864年,左宗棠组织中国工匠,自造了一艘能载两人的小型蒸汽船,并在西湖试航成功。这次成功,让左宗棠意识到了自造蒸汽船的可能,也明白了和西方的差距。恰逢此时曾国藩、李鸿章也屡次上奏,希望在上海开办船厂,自造轮船。一向自视甚高,和曾李关系不和的左宗棠当然不甘落后,于是在1866年6月25日上奏朝廷,也申请在福建开办船厂。后来左宗棠通过法国人日意格、德克碑等人的帮助,创办起了福州船政局,这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造船厂。

应该说左宗棠作为晚清名臣之一,眼光还是很独到的。在提出开办船厂的同时,他在奏折中还建议设立水师学堂,招收学员学习航海技术,以为未来海军建设储备人才。事实证明这个建议对未来清朝的海军建设有着极为巨大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福建船政水师学堂培养的人才撑起了中国近代海军的大梁。

然而左宗棠毕竟没法摆脱时代局限性,没有系统学习过西方海军知识,并不能理解军舰和商船的区别,出于节省经费的目的,提出建造带有货舱的炮船,这样可以平时运载货物,赚钱补贴日常维护费用。

船成之后,不妨装载商货,籍以捕盗而护商,益可习劳而集费,似岁修经费无俟别筹

这个想法看着不错,因此在福州船政局早期建造的军舰中,很多就有大型货舱。像福州船政局建造的第一艘轮船“万年清”号,就有一个容量为260吨的货舱。而“伏波”级炮舰上,也有一个560吨的货舱。

但是实际上近代军舰和商船差别巨大,在使用上难以兼顾。

比如说商船为了载货,往往有贯通全船的巨大货舱。而军舰出于防护性考虑,避免一个舱室进水丧失大量浮力,显然不希望有这种贯通全船的舱室。还有商船往往采用立式蒸汽机,这样比较节省平面空间,利于留出布置货舱的空间。但是立式锅炉高度高,势必会增加船只的干舷高度,这么一来被弹面积会加大。

所以按照这个思路造出来的军舰和商船相比货舱偏小,没有足够的竞争力。加上船政局也不可能真的花费心思去揽活跑运输,根本不具备和正规船运公司竞争的能力,依靠跑运输赚维持经费的想法,根本不可能实现。

糟糕的是这种军舰和正牌军舰相比,火力和防护力也较差。这么一来就成了上下不靠,什么都干不了。因此后来船政大臣沈葆桢最终决定终止建造亦兵亦商的炮船,要么造跑运输的商船,要么造专门的军舰,不再兼顾。

比如说“伏波”级炮舰从第五艘“永保”起,包括之后的“海镜”、“琛航”、“大雅”这四艘炮船,最后都是干脆按照西方商船样式进行改装,撤去武器装备,并在甲板上增设首尾楼,作为水手住舱,腾出甲板下空间,以增加货舱容量。

而早期建造的那些亦兵亦商的炮船,也在新购买或者自造的军舰入役以后,大多退出了一线,只承担辅助任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老... 1980s,乌克兰基辅的马里恩斯基宫,马里恩斯基宫是18世纪至19世纪基辅的建筑遗迹。 1980s...
原创 历... 前言 在毛主席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实现了彻底改变自我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伟大成功。 纵观世界各国革命历史,...
原创 新... 清代每科殿试之后,新科进士们热热闹闹地参加各种庆祝仪式后,接下来就是等到吏部的铨选。这个过程还是很漫...
眉山党史和地方志编纂中心多措并... 今年以来,四川省眉山市党史和地方志编纂中心立足史志工作实际,集思广益,多措并举,积极为历史文化名城创...
原创 刘... 我们都知道,不管是能力多么强的君主,其身边都至少会有三两谋士,甚至有的君主还会设立专门的谋士机构,全...
原创 他... 在艰苦奋斗的革命时期,有一批批足智多谋的将领,带领着革命的队伍一步步地开创了新的中国。刘伯承、邓小平...
1000多件金银珠宝无人认领,... 今天,我们来说一说唐朝。 唐朝历经289年,诗人辈出,风气开放,每一个人都在尽情地活着。 唐 周昉...
原创 晚... 晚清的时候因为清政府腐败无能,且长期处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最终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国门,不仅割让...
原创 三... 中国民间有顺口溜: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黄八许九姜维。你们觉得谁最厉害呢? NO.1:吕...
原创 两... 提起新中国炮兵事业的奠基者,很多人会想到朱瑞将军。他培养炮兵人才,组建炮兵部队,为四野打辽沈战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