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宋太宗赵光义,明成祖朱棣,都可谓一代明君,千古一帝。但是他们的皇位得来都不光彩甚至有谋逆之嫌,你知道吗?
一、玄武门之变唐太宗李世民
在反隋的过程中,李世民记下了汗马功劳,太子李建成自知不及世民,就和弟弟齐王李元吉联合,一起排挤和陷害李世民,李世民为求自保,在玄武门发动兵变,李世民亲手射死了太子李建成,囚禁了唐高祖李渊。两个月后李渊被迫禅让皇位,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开启了23年的“贞观之治”。
二、烛光斧影宋太宗赵光义
宋太祖赵匡胤陈桥驿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后又“杯酒释兵权”,和平掌握全国兵权。但是在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的一天,赵匡胤大病,召晋王赵光义(赵匡胤二弟)议事,没人听见二人议事的声音。席间有人遥见得烛光下赵光义时而离席,有躲避之状,又听见太祖以斧戳地,并大声说:“好为之”。当夜赵匡胤暴毙。后置赵匡胤已成年的长子赵得昭、次子赵德芳于不顾,晋王赵光义继位,史称太宗。
三、靖难之役明成祖朱棣
和尚、乞丐朱元璋白手起家,打下一片大明江山。不幸的是他亲手培养的接班人太子朱标却先于他去世。1398年,他将皇位传给了皇孙朱允炆,是为建文帝。年轻的建文帝为了加强集权,开始削藩,褫夺他叔叔们的兵权。分封北京的燕王朱棣为自保,以遵祖训、诛“奸臣”,为国“靖难”为名举兵反叛,自称“靖难之役”。经过四年战争,朱棣获胜攻入南京,朱允炆不知所踪,朱棣称帝,年号“永乐”。
李世民、赵光义、朱棣用血腥手段胜利篡得皇位,然而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他们当上皇帝以后,都极力掩盖、洗白和美化自己的行为。渲染自己继承大统的正义性和合法性。
下面就以宋太宗赵光义为例,看看他是怎么为自己洗白的。其实把赵光义和李世民、朱棣并列在一起称为千古明君比较牵强。他的功绩仅有消灭北汉,统一中原。以及确立了文官在宋朝的统治地位。在他继位好长时间之后,出现了一个“金匱之盟”的说法。是说宋太祖的母亲,太后杜氏在生病时,与宋太祖和丞相赵普立下“金匮之盟”,决定在太祖百年之后由其弟赵光义继位。但其实赵普是一直反对赵光义继位的,因为太祖的两个儿子已经成年,有皇位继承人。而赵光义继位之时并没有拿出“金匱之盟”作为合法继承的依据。而是很久之后拿出来做补充说明。笔者认为这个“金匱之盟”大概率是赵光义亲手炮制的。
虽然他们得位不正,但是不影响他们成为一代明君。例如李世民得位后实现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和吐谷浑,重创高句丽。与北方地区各民族融洽相处,获得尊号“天可汗”,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重要基础。再如明成祖朱棣一生创下了丰功伟绩,他征蒙古,收安南,维护领土完整。同时下西洋,疏运河,编著永乐大典,朱棣用实力缔造了一代大明盛世。
相比之下历史上还有得位不正者,昏庸无能最终导致亡国。比如秦二世胡亥,在赵高全力运作,李斯密切配合下害死长兄扶苏窃得皇位。可是即位后胡亥实行残暴的统治,群臣人人自危。最后导致秦朝二世而亡。
中国历史上还有很多得位不正的皇帝,你还能说出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