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战役结束以后,敌人的主力大部分被歼灭,只能够退守到长江以南。为了能够拖延时间,实现所谓的“划江而治”,李宗仁一方面派人进行和平谈判,另一方面则暗中积极备战。1949年春天,为了能够解放全国,粉碎敌人的拖延计划,我军开始向长江进发。
由于三野的七纵是曾经在苏南、皖南一带活动的老部队,对当地情况最为熟悉,而且拥有很广泛的民众基础,所以三野下令七纵于1949年3月8日开往安徽无为地区,进行渡江前的准备工作。为了阻挡我军渡江,敌人早就对长江进行了封锁,他们甚至将江北的船只全部拉到了江南,想让我军找不到船只。不过七纵到达无为后不久,当地老百姓便主动将隐藏下来的船只无私地献了出来,不少人还主动报名参加了船工队。
船虽然是有了,但想要渡江依然十分困难。敌人以淞沪为核心,集结起了几十万军队,形成了所谓的“长江防线”,不但长江南岸修筑了大批防御工事,还将部分军队派到了长江北岸,控制了北岸很多战略要地和江心洲,形成了一大片前沿阵地。除此之外,敌人还有军舰不断在长江中来回巡逻。
七纵预备将要渡江登陆的地点是夏家湖到三山街这一带宽达6公里多的长江南岸,这里地势极为陡峭,到处都是陡坡,只有少数几个坡比较平坦。敌人开始布置长江防线以后,又在这里修筑了大量地堡、岗楼。在最前面的大堤后面,还有好几道子堤,敌人的碉堡、射击掩体密布其中,形成了一条严密的江防阵地。要想在敌人如此严密的防线下抢滩登陆,除了要有足够的火力和船只外,更重要的还是需要发动战役的突然性。
想要尽快突破敌人的防线,减少部队的损失,就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突破,迅速插入敌人的纵深。这也就要求这次登陆作战不能一味地强渡,而是要以偷渡与强渡相结合,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可问题是,对面的敌人不是瞎子,想要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完成突袭是十分困难的。
按照计划,渡江所用的800多条船需要在战役开始前从运漕河进入长江。运漕河是巢湖与长江之间唯一一条水上通道,入江口的位置便是裕溪口镇,这就决定了船队必定会从裕溪口镇经过。可偏偏敌人已经在裕溪口镇一带修筑了不少地堡,将入江口给封住了。除此之外,敌人还在附近设置了大量监视岗,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被这些岗哨看得一清二楚。一个庞大的船队想要悄无声息地通过,简直是不可能的。
虽然战役开始之前,七纵也可以将这些地堡和岗哨全部清理掉,可这样一来,无异于是告诉了敌人战役开始的时间和渡江的地点。七纵司令员成钧反复研究了地形之后,发觉怎么都不可能避开敌人的眼线。渡江战役不久后就要开始,肯定不能被这么点问题难住,他最终下定决心,直接挖一条新的运河,从汤沟向西经过贾家桥,一直到渡江的地点茶棚村。
因为74师221团不在渡江的第一梯队里,于是这个挖运河的艰巨任务就落到了221团头上。虽然无法作为先头部队渡江,但221团团长丁桂山依然兴奋地接下了任务,只要能将部队送过长江,哪怕再艰难也要完成任务。成钧也不是只让221团挖运河,他将73师的一个团以及74师各团的预备队全都组织起来,开始了艰苦的挖掘工作。
为了躲避敌人飞机的侦察,七纵只能将挖掘工作放在晚上。经过一晚上的艰苦挖掘之后,终于挖掘出了一条一公里多长的运河。一晚上就能挖这么长一段运河,丁桂山非常满意。等到天亮时,他便带着部队回去休息了。没想到的是,等他下午跑到工地上查看运河时,竟然发现运河很多地方都已经坍塌了,一晚上的挖掘工作等于是白忙了。
经过询问当地老百姓,丁桂山才知道,原来这一段地方土质松软而且多水,很容易坍塌。在有经验的当地人指导下,在所有容易塌方的地段都用木桩进行了加固。就这样,挖掘运河的工作终于逐渐向前推进了。
222团3营原本是渡江的突击部队,但因为挖掘运河需要人手,所以3营也被调到了工地上。营长武广臣心头难受不已,但他也知道挖掘运河的重要性,还是接下了这次任务。不过他也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3营完成挖河的任务以后,还要继续参加突击。武广臣带领3营挖掘运河的同时,他经常利用休息时间,望着远处的长江南岸发呆。
这倒不是武广臣闲得无聊,而是他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才能保证偷渡的成功。这一点除了战役发起的突然性以外,还要考虑到南岸敌人的守卫情况。实际上,南岸敌人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没有人能说得清楚。更何况长江不同地方的水流情况其实是不一样的,有快的也有慢的,按照推测出来的航线到底能不能到达指定位置,谁也没有底。
武广臣想来想去,最终做出了一个十分大胆的决定,那就是渡江前往南岸侦察敌情。因为他所考虑的问题也是所有人最担心的问题,所以他的请求很快就得到了批准。222团还专门给武广臣找了一个长江边长大,非常擅长驾船的副连长担任副手。一天晚上,两人驾着一条小船,悄悄地离开北岸,朝着南岸驶去。
江面越来越宽,水流也越来越大,不时有浪头打出来,使得小船剧烈地摇晃起来,船头也开始向左偏移。助手赶紧握住桡子,将小船稳住。武广臣只觉得自己好像在一片汪洋里,被抛来抛去,他帮不上助手什么忙,只能尽力保持镇静,在小船上死死蹲着。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小船终于逐渐恢复了平静。原来他们已经过了江心,开始向着南岸靠近了。
随着离南岸越来越近,木桩等障碍物已经可以看到了,远处的堤坝、村庄也可以看到一个模糊的轮廓。武广臣睁大了双眼,观察着岸边的一切情况。他低下身子,紧贴着船板,努力辨认着敌人的碉堡、炮位、岗哨等,将这些一一记了下来。就在这时,前面忽然传来了一个喊声:“什么人?”
忽然间有人喊话,一下子就让武广臣和助手大吃一惊,难道是被敌人发现了?还不等他们缓过神来,就听到了枪栓拉动的声音,之后就再没有动静了。武广臣逐渐冷静了下来,他略一思考,如果敌人真的发现了他们,肯定会第一时间开枪,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没有任何动静。他决定先等一等看,于是赶紧阻止一旁准备有所动作的助手:“先不要动。”
就这样,两人等了一会儿,敌人始终没有开枪。就在这时,武广臣发现岸边有火光闪了一下,然后200多米外的地方也闪了一下。就这样,火光一闪一闪向着远处传递,很快就走远了。武广臣和朱兽这才松了一口气,估计敌人刚才只是在互报平安,根本就没有发现他们躲在附近。
小船向着下游飘了一段时间之后,已经逐渐离开了敌人的视线范围。武广臣已经得到了想要的信息,便让助手开始返回。由于之前向下游飘了一段时间,中间又遇上了急流,等小船返回北岸时,他们竟然已经找不到之前出发的地方了。两人一直顺着江岸划行了六七里,才最终回到了出发的地方。不过武广臣心里依然十分兴奋,他终于为渡江获取到了需要的情报。依靠着他了解到的情况,七纵完善了作战计划,最终成功渡过了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