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玄空飞
随着一年一度国庆假日的到来,第九个国家烈士纪念日也如期而至,国家党政机关和各社会团体也都举行了各种方式的纪念活动。在这举国欢庆的日子,让人们也不由的想起为了国家和民族流血牺牲的的革命先烈们。近一段时间,通过一个《十七路军研究》的公众号,发现了多位蒲城籍的抗战英烈,由于时间久远和历史的原因,关于这些英烈的记载资料非常的少,在现有的县志等其他相关资料中基本没有办法找到。也希望更多的有兴趣的朋友或者烈士后代能够加入进来,让这些英烈的资料更加完备,让革命先烈得到应有的尊重,也给历史和后人一个交代。,
烈士纪念日
烈士一:
万水平(?-?)蒲城人,生卒年月不详,抗日战争时期为孙蔚如部三十一军团陈硕儒一七七师一〇六〇团机枪一连上等兵。在山西解县对日作战中不幸牺牲,其牺牲情况查明上报后,国民政府特准晋一级从优抚恤,一次抚恤120元,年抚恤60元。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有其档案,1946年入祀忠烈祠。1948年民国县志稿有收录其英名。同时入祀忠烈祠蒲城籍一七七师还有许乐善(荆姚宣化村人)、权子厚(荆姚南姚村人)等三十多人,根据历史记载,一七七师在山西作战主要集中在抗战初期1938年左右,所以其牺牲的时间推测可能为1938年。烈士家乡蒲城那里,没有找到相关记载。根据姓氏分布,大致可以推测。在蒲城西乡有一个大村万家村(今桥陵镇五星村)村中以万姓居多。另外荆姚南姚村也有万家村,荆姚街道也有几户万姓,也都是从桥陵万家村分迁。另外桥陵镇安王村也有个万家山(俗称万洼里),也以万姓为主,据说从延兴万家分迁,延兴的万家村也万姓比较多,如果烈士是我们本地世居土著,那不外乎这几个村。另外万姓抗战英烈还有陆军第七师士兵万志芳、陆军第九五师士兵万正亚。同样入祀忠烈祠。
邓祥云
烈士二:
邓正保:(?-1938)蒲城尧山镇张王庄人,抗日英烈邓祥云之侄儿。在王俊陕西警备第一旅张剑平第一团邓祥云营二等兵。1938年8月17日在血战永济战役中随邓祥云等一道牺牲于永济县城。同年12月在原朝邑县大寨子村修建的烈士纪念碑有其英名。李约祉编纂的蒲城县志稿有收录其英名。
烈士三:
辛进元:(?-1938)蒲城尧山镇张王庄人,本姓邓,早年为了替外家顶壮丁,改随母姓,为抗日英烈邓祥云之族弟。在王俊陕西警备第一旅张剑平第一团邓祥云营二等兵。1938年8月17日在血战永济战役中随邓祥云等一道牺牲于永济县城。同年12月在原朝邑县大寨子村修建的烈士纪念碑有其英名。李约祉编纂的蒲城县志稿有收录其英名。
烈士四:
邓继忠:(?-1938)蒲城尧山镇张王庄人。原名祥林。抗日英雄邓祥云堂弟。陕西省蒲城县上王乡张王庄人。西安事变前投奔杨虎城将军部队,任王俊陕西警备第一旅张剑平一团二营营部上士军需。1938年5月随部开赴陕东,扼守平民(黄)河防。7月奉命随部东渡,曾回家乡与亲人告别。家人劝他不要去永济。他说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抗日杀敌,为什么我不能去?”8月17日在山西省永济县城抗日血战中阵亡。同年12月18日在陕西省原朝邑县大寨子村修建的《陕西警备第一旅第一团永济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序·阵亡将士题名录》的第21位即镌刻着邓继忠的英名。邓继忠阵亡查明详报后,国民政府军委会特准晋升为准尉从优抚恤,一次恤金300元,年抚恤金120元。民国县志稿有收录其英名,1948年国民政府给其亲属颁发了荣哀状。
以上三名与邓祥云一道同为三国邓艾后裔,据其同村的邓国涛老师讲,当年跟随邓祥云出去参加抗日的人不少,不过牺牲了并在史书有记载的就这三位加上邓祥云。
永济战役蒲城籍牺牲烈士部分
烈士五:
张晋臣:(?-1938)蒲城苏坊镇人,生年不详。1938年春。任孙蔚如部三十八军李兴中部一〇五九团三营九连中尉排长,同年九月在攻克永济的张营镇激战中牺牲。
烈士六:
杨志成:(?-1938)蒲城苏坊镇人,1938年为孙蔚如部三十一军团陈硕儒一七七师某部战士,同年在山西对日作战中阵亡,蒲城县档案馆收藏的民国档案有记载。
烈士七:
张连升(?-1938),陕西省蒲城县苏坊人。1938年8月任孙蔚如三十一军团赵寿山三十八军孔从周陕西警备第二旅五团机枪三连少尉连副。8月中旬在血战永济之役时阵亡。《血战永济》秦腔戏曾提名表彰。
烈士八:
冉森瞭:(?-1938)蒲城人,王俊陕西警备第一旅张剑平第一团二等兵。1938年8月17日在血战永济战役中牺牲于山西永济。同年12月在原朝邑县大寨子村修建的烈士纪念碑有其英名。李约祉编纂的蒲城县志稿有收录其英名。
烈士九:
史怀玉:(?-1938)蒲城人,王俊陕西警备第一旅张剑平第一团二等兵。1938年8月17日在血战永济战役中牺牲于山西永济。同年12月在原朝邑县大寨子村修建的烈士纪念碑有其英名。李约祉编纂的蒲城县志稿有收录其英名。
永济抗战纪念碑
烈士十:
韦和亭:(?-1938)蒲城洛滨镇永平村人。王俊陕西警备第一旅张剑平第一团团部中尉军需。1938年8月17日在山西省永济城血战中阵亡。同年12月18日在陕西省原朝邑县大寨子村修建的《陕西警备第一旅第一团永济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序·阵亡将士题名录》的第六位即镌刻着韦和亭的英名。韦和亭阵亡查明详报后,国民政府军委会特准晋升为上尉从优抚恤,一次恤金600元,年抚金320元。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有其档案。民国蒲城县志入祀忠烈祠名单有其英名。
烈士十一:
侯维森:(1912-1938),字茂亭,陕西省蒲城县人。弱冠参加杨虎城将军部队,被分配到特务三团三营九连。1931年毕业于西安绥靖公署步兵训练班第一期。1938年夏任孙蔚如三十一军团赵寿山三十八军孔从周陕西警备二旅五团七连中尉连副。在山西省永济尧王台对日作战中阵亡。年仅27岁。《血战永济》秦腔戏曾提名表彰。
血战永济剧本
烈士十二:
李玉亭:(?-1938),陕西省蒲城县人。王俊陕西警备第一旅张剑平第一团某部准尉特务长。1938年8月17日在山西省永济县城抗日血战中阵亡。同年12月18日在陕西省原朝邑县大寨子村修建的《陕西警备第一旅第一团永济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序·阵亡将士题名录》的第十五位即镌刻着李玉亭的英名。在民国三十七年蒲城县志稿中祀忠烈祠名单也有收录。
烈士十三:
种世桢:(?-1938),陕西省蒲城县人。1938年春,任孙蔚如三十八军李兴中一七七师任云章五三〇旅孙洁生一〇五九团三营八连少尉连附。同年5月7日至9日在攻克永济张营镇激战时阵亡。种世桢牺牲查明详报后,国民政府军委会特准晋为中尉从优抚恤,一次恤金500元,年抚金240元。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有其档案。民国三十七年《蒲城县志稿》收录有其英名。
以上基本上也都是根据《十七路军研究》等资料收录到的一些蒲城籍英烈的人物简介,更多的详细信息还需要更多的人们来补充和完善。很多英烈因为历史的原因可能连名字也没有留下来,有的最多也只留下了个名字。虽然他们的名字不广为人们所知,但是他们的功业将光盖千秋!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些为了保卫国家而牺牲的革命英烈们!
说明:
1、本文资料来自《十七路军研究》以及《民国三十七年蒲城县志稿》
2、图片来自网络及蒲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英烈展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