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在台湾省台北士林官邸逝世,这个曾经对中国近代史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关键人物,最终也没能实现自己的“反攻大陆”的心愿,只得在台湾终了一生。
由于蒋介石的遗愿是要归葬大陆,所以哪怕在他逝世几十年后,他的遗体也没有下葬,一直“暂时停放”于台湾桃园慈湖。
在蒋家乃至国民党还掌权时,蒋介石还能享受“精神领袖”的待遇,可也许他怎么都想不到,将来有一天,他的铜像会被推倒、“五马分尸”,而蒋家后人的心愿也是尽快将其“归葬大陆”。
暂厝慈湖的“精神领袖”
不管怎么说,蒋介石确实是一个对我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
1949年,在蒋介石败退台湾后,他心心念念的就是“反攻大陆”,想念的也是他“生于斯长于斯”的大陆。
所以,蒋介石留下遗愿,将来“反攻大陆”成功,要归葬大陆。这也就导致蒋介石在去世后很长一段时间,遗体都是暂厝于桃园慈湖,并没有下葬。
慈湖原本叫做“洞口宾馆”,是当时台湾方面用来接待来宾所用的。
不过,由于蒋介石发现这个地方和他的家乡奉化溪口非常相像,于是就将此地改名为“慈湖”,用于纪念他的母亲。
同时,他还提出在他逝世之后,要将棺木暂时停放在慈湖,等到将来再安葬到大陆。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在士林官邸逝世,根据他的遗愿,蒋经国将他的遗体进行防腐处理后,暂时安放在了慈湖。
为了方便将来移葬,蒋介石的棺木是放在一个支架上的,离地面大约3寸左右,而且,棺椁的四角还垫高悬空。
可谁能想到,这一“暂厝”就是几十年,如今蒋介石的遗体还停放在慈湖陵寝之中。
虽然蒋介石的慈湖陵寝看起来不怎么豪华,但蒋介石的身后事还是办的十分风光的,毕竟当时是蒋经国掌握着台湾的大权。
蒋经国为了让后世“永久”纪念蒋介石,奉其为“精神领袖”,并且还要为他兴修一间中正纪念堂来纪念他的“伟大功绩”。
1976年10月31日,蒋经国、蒋纬国、何应钦等人为中正纪念堂进行了“破土典礼”,1980年4月5日,这座占地75000平方米的中正纪念堂终于正式对外开放。
中正纪念堂的纪念楼造型仿的北京天坛之顶、埃及金字塔之体,整体则以蓝、白二色为基调,象征着“自由”“平等”。
既然叫做中正纪念堂,这里展示的当然就是蒋介石生平的事迹以及各种资料,供人参观纪念。不过,这里最为引人瞩目的大概就是那座高6.3米、重达21.25吨的蒋介石坐姿铜像了。
这座铜像由著名雕塑家陈一帆铸造,光是基座就高达3.5米,是一座看起来非常“宏伟”的铜像,铜像的基座上还刻着蒋介石的遗嘱。
此后,每年清明节台湾当局都会举行盛大的纪念典礼。
为了让台湾民众都可以前去谒灵,台湾当局还将“蒋公逝世纪念日”定为法定节日,给民众放假。
可能也是因为这样,每年都会大量台湾民众前去中正纪念堂拜谒,期间还有不少人失声痛哭,甚至当场昏厥。
其实现在回头看来,这件事情有点“匪夷所思”,因为大家都知道蒋介石也曾在台湾实施“恐怖统治”,民众对他的观感也并不怎么样,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去纪念蒋介石呢?
主要是因为当时台湾当局“神化”了蒋介石,不仅奉他为精神领袖,还将其比作“尧舜禹汤”,说他是“孙中山的继承者”,总之怎么伟大怎么来。
而且,为了让民众可以时时刻刻瞻仰蒋介石、思考他的“伟大”,台湾当局还铸造了几百座蒋介石铜像,安放于台湾各地,让蒋介石铜像成为了某种“公共艺术”。
在当时,军队唱的是《蒋公纪念歌》,老师在学校里提到“蒋公”,学生们也要立正或者坐正,以表示对蒋介石的“尊敬”。在那样的情况下,人们开始觉得纪念蒋介石是“理所当然”。
不过,这样的时代并没有持续多久。
被“去蒋化运动”推倒的铜像
在蒋经国时期,将蒋介石“奉若神明”当然也是正常的,但这种状况当然也不可能持久。
1988年,在蒋经国去世后,根据他的遗愿,蒋经国的遗体也没有下葬,而是安置在距离慈湖仅有1公里的大溪头寮宾馆。
此后,由于仍是国民党掌权,关于蒋介石纪念活动一直都没有停止,可是在民进党上台之后,蒋介石却直接被“推下”了神坛。
2000年,陈水扁当选为台湾地区领导人,他上台后没多久,就带着民进党进行了一系列“去蒋化运动”。
“去蒋化运动”从将涉及蒋介石的地名、路名开始。例如,将台湾所谓“总统府”门口的“介寿路”改为“凯达格兰大道”;将台湾所谓“总统府”厅舍“介寿馆”改名为“总统府”。
这是因为“介寿”是因为蒋介石60岁生日而命名的,取的是希望蒋介石健康长寿的意思。
例如,将台湾的“中正国际机场”改名为“台湾桃园国际机场”;将“中正纪念堂”改名为“台湾民主纪念馆”等等,不一而足。
而在2005年蒋介石日记被美国斯坦福大学部分公开之后,人们更是发现“真实的蒋介石”和“被神化”过的蒋介石有着巨大的区别。
蒋介石坚持57年的写日记习惯,暴露了其好色、多疑、暴躁等性格特点,而一些关于其政治手段的记录,更是体现了他“手段狠辣”的特点。
这时候,有许多台湾人才真正“醒悟”过来,蒋介石并不像之前国民党宣传的那样“节操高尚、仁义为怀”。
因此,在2006年时,台湾的“去蒋化运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在这一年,台湾军队取消了每年为蒋介石谒陵的传统,这一持续了36年的纪念活动就此中断。
同时,“两蒋”陵寝的宪兵仪仗队也被陈水扁裁撤,“两蒋”陵寝处于了无人值守的状态之中。
接着,陈水扁又下令拆除中正纪念堂以及台湾地区的蒋介石铜像。
那座整体高达10米的巨大铜像,在工人连续赶工27个小时后,被切割成30多块,彻底拆除。
中正纪念堂的“中正”二字也被强制拆下,期间,曾有工人试图阻止拆除工作,但很快就被警察“架”走,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蒋介石铜像被“五马分尸”。
虽然说没有人真的去动蒋介石的遗体,但其铜像被“分尸”,恐怕也是对他极大的侮辱了。
有了民进党当局带头,台湾民众也“疯狂”了起来,他们冲到街上、公园里和其他一切有蒋介石铜像的地方,加入了这场破坏蒋介石铜像的“狂欢”。
有人往铜像上泼油漆、有人给铜像贴纸条、有人砍了蒋介石铜像的头,还有人学着民进党当局将铜像大卸八块。更有甚者,还将蒋介石铜像锁起来,以免被他人偷走,只为了自己可以出售废铜挣钱。
当初国民党制定了严格的规定,规定哪里放蒋介石的立像、哪里又放坐像,甚至连蒋介石铜像上有几颗扣子、做什么表情都有严格规定,想必也是没有想到会有如此下场。
后来,民进党当局还废除了“蒋公诞辰纪念日”“蒋公逝世纪念日”两个法定假期,虽然由于台湾已经改为周末双休以及清明节本来也有假期,废除上述两个假期并没有造成什么实质性影响,但毫无疑问,民进党当局主要是为了宣扬自己的“去蒋化运动”。
除此之外,台湾各地以“中正”为名的学校也掀起了改名风潮,可以说,“去蒋化运动”在台湾从上到下都是闹得“轰轰烈烈”,而在这场运动中,受伤害最深的还是蒋介石的子孙们。
蒋家第四代蒋万安就曾针对民众对蒋介石铜像泼油漆的举动表示,这让他觉得痛心和遗憾,而且,这样的举动不仅已经超越了法律的底线,还只能助长社会对立,并不能帮助台湾变得更好。
子孙想要将“两蒋”迁葬大陆
从某种程度而言,不管蒋介石生前有多少功过是非,他也不算是亏待过自己的子孙们,因此,在看到台湾掀起了“去蒋化运动”、在看到蒋介石的铜像遭到无数凌辱之后,说不心痛、难过是不可能的。
因而,蒋介石的子孙们其实还是很想将蒋介石以及蒋经国的遗体迁葬回大陆的。
从1975年至今,将近50年时间,蒋介石仍没有下葬,他的儿子蒋经国也跟他一起暂厝于台湾,这在极为重视“入土为安”的我国是极为少见的。
而且,据说因为家属坚决不同意挖空内脏,所以虽然蒋介石的遗体经过了防腐处理,还被小心地安葬在楠木棺材之中,但防腐的效果可能不尽如人意。
有蒋介石的贴身侍卫认为,蒋介石的遗体可能早就腐烂了。
其实,蒋介石的后人早已考虑过迁葬问题,但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政治问题”。因为根据蒋介石的遗愿,他想要以“国葬”的礼仪,葬在南京中山陵的边上——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而蒋经国的遗愿则比较容易“实现”,因为他只想归葬奉化溪口,陪伴在自己的母亲毛福梅身边,可以“死后尽孝”。
可父亲还不能移灵大陆,蒋经国的遗愿其实也没有那么容易实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蒋家后人也变得更加现实,他们知道不管是国葬还是葬在孙中山之侧都是不可能的,因此,蒋纬国一开始提出的是尽快将两蒋安葬,而且连安葬地点都选好了,就在台湾的五指山。
不过这一提议遭到了蒋家第三代蒋孝勇的反对,他们认为还是要尊重逝者的意见,让他们归葬大陆。
后来,蒋纬国又曾提议筹备已故两“总统”移灵大陆筹备委员会,以便让蒋介石和蒋经国早日归葬故土,同时也能促进两岸和平统一。
但蒋纬国和蒋孝勇在处理移灵的问题上也提出了几个原则,例如不能凡事比照孙中山先生、不能强调国葬等,并且,尽管他们认为大陆在“短时间”内不会同意他们的提议,但也觉得就地“国葬”没有必要,仍想要有一天能够归葬大陆。
2007年时,蒋介石的孙媳妇、蒋孝勇的妻子蒋方智怡在拜谒蒋介石后,还曾表示,不会将两蒋遗体移葬到台湾的“国军军人墓地”,而会在适当时机,将两蒋遗体移到奉化溪口安葬。
到了2013年时,蒋介石的曾孙蒋友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曾提出一个“惊人”的观点。
他说,在“去蒋化运动”兴起时,他不仅很淡定,还积极参加了“去蒋化运动”。
可同时,蒋友柏也说,既然台湾当局已经达到了目的,就不应该再高举“反蒋”的旗帜,或者再批判“两蒋时代”。
其实,现在台湾的“去蒋化运动”也没有那么疯狂了,那些被“强拆”的、还被随意丢弃在各地的蒋介石铜像也被搬到了大溪镇的“蒋公铜塑像艺术园区”中,供人瞻仰、追寻过去的遗迹。
慈湖的三军仪队也被恢复了编制,而曾经被拆除的“大中至正”的牌匾也已经被恢复,“台湾民主纪念馆”的名字被撤销,中正纪念堂也恢复了自己本来的名字。也许不管怎么样,这终究是曾经存在于的一段历史,也是不可能被彻底抹去的一段历史。
但众所周知,蒋家人至今不将两蒋下葬,就是为了等待有一天将他们归葬故里,而这一点,也许要等到两岸真正实现统一时才能达成。
从某种角度而言,不管是大陆人民还是蒋家后代,都在等待着这一天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