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听到他们被杀的消息,毛泽东禁不住跌足长叹:这两个人杀错了
创始人
2025-07-13 19:02:13
0

对王、袁,彭德怀内心里并不是没有看法。他向上级报告说,(王佐部)“现在各人经常有四五个老婆,生活非常舒服”,而且“守山成性,守不过劳苦,打不破恶习”。

彭德怀十岁讨饭,十一二岁做放牛娃,十三四岁到煤窑做童工,十五岁当堤工。因为常常需要弯着腰做苦力,他的背一直都有些驼。悲惨辛酸的个人经历,很自然地使他看不惯一切土豪以及“土豪生活”,尤其王佐部已经编成了红军,还来这一套,更使他觉得不能接受。

当然看法归看法,彭德怀也知道要团结这些原来的“山大王”,而且有一段时间,他和王佐之间相处得还算融洽。特别是在两军协同作战期间,有了枪弹物资等战利品,第五军都是与王佐部平分,王佐对此很是满意。

转折点是在袁文才逃回井冈山后,王佐变得有些难以捉摸了。有一天黄昏,彭德怀一个人去找王佐,本来是想解除王佐的疑虑,但王佐总是王顾左右而言其它,导致两人话不投机。黄昏后,滕代远派传令兵来接彭德怀回去,王佐的哨兵喊了一声口令:“站住!”

王佐在屋里听到后非常紧张,立即把手枪掏了出来。彭德怀坐着没动,说:“这里没有敌人嘛!”接着又向屋外喊道:“传令兵同志,你来干吗?”

传令兵回答说:“党代表要我来接你,怕路上有狼。”

通过这件事,彭德怀就知道王、袁猜忌心很重。听特委一诉说,他也觉得有出兵干预的必要。

在与湘赣特委召开临时联席会议时,彭德怀的意见是,先趁夜包围王、袁,等天明弄清情况后再做决定。

可是特委哪里肯就此放过自己的死对头,在第五军冲进王、袁所在驻地后,特委的一个负责人当即掏枪将袁文才打死在床上。王佐听见枪声,赶忙跳墙逃跑,结果在逃跑过程中掉到河里淹死了。他们带出来的部队随即也被特委予以解体和收编。

“王袁事件”在湘赣边引起巨大震动,客家群众对此极为愤怒,认为这是湘赣特委在公报私仇,打击客家人。王佐、袁文才原先虽然防范红军,但实无叛变之心,事件发生后,他们留在井冈山的余部便真的“通电反共”,编入了民团。

红军几次派主力攻打井冈山,都再也没有能够夺取这一天造地设的游击基地。听到王、袁被杀的消息,毛泽东禁不住跌足长叹:“这两个人杀错了。”彭德怀事后也对此做了反思,认为王、袁不该杀,杀掉他们,让红军吃了苦头。所得出的教训是,不该偏信偏听湘赣特委的话,没有做什么研究就仓促行动。

老彭在处理“王袁事件”中固然有错,但除了应特委要求调兵外,他本人并未在这件事情上存有私心。后来有人指责彭德怀是想借机吞并王、袁部,贪的是人家的武器弹药,他立即予以否认,并且声明:“我要是从袁、王所部拿回一杆枪,甘愿偿命赔罪!”

转自原作者:关河五十州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走进“考古立体大课堂” 成都文... 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 图据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 8月16日、8月18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陆续在成都考...
原创 诸...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 “关注” 。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
原创 秦... 秦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现大一统的王朝,统领它的秦王嬴政更是被称为“千古一帝”,然而想要打败6个国家...
三国真正的贤相:一生政绩卓著,... 我们印象中的诸葛亮有多厉害?在《三国演义》中,他是论个人实力几无敌手的"卧龙",在刘备的再三邀请下出...
原创 成... 成吉思汗攻下金国都城中都(今北京)时,中都是不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城市? 这个问题无法考证,成...
原创 毛... 教科书上对于抗战胜利后的重庆谈判讲述甚少,寥寥几笔带过,整个过程给人一种很顺利、很简单的感觉,但实际...
原创 放... 以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大多国宝文物出自古之帝王墓,代表有著名的“曾侯乙墓”、“楚王墓”等;由此似乎证...
原创 美... 中国的强大岂是老美能撼动的?当年老美能搞垮苏联,却为何在中国碰了一鼻子灰? 朝鲜战争被我军打成了耻辱...
原创 清... 明朝山海关总兵吴三桂降清,清朝入主中原是从山海关开始的,之后打跑了闯王李自成的大顺军,清军进入北京城...
原创 浅... 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避免北宋成为五代之后的又一短命王朝,致力于消除唐末以来遗留的各种问题,加强中央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