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陵人,听起来就像是一个
古老的职业。在当今社会中,一些落后的村庄里仍有守陵人的存在,贵州的一个
偏远山村中,有一位老人居住在洞穴中,只为守护祖宗先辈的棺材,而村里人感念他每月也支付给他一定的费用让他可以
维持自己的生活。
守陵人是从何时兴起的呢?我国古代历史悠久,朝代
更迭变换,每个朝代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陵墓进行安葬。古代人十分看重丧葬,在他们眼中,丧葬是与结婚一样重要的事情。
特别是古代皇室,帝皇下葬还要带着许多的陪葬品,这些陪葬品大多是数不尽的
奇珍异宝。所以皇室陵园内,都会安排人员进行看守。一方面是为了
保护陵园中的尸体不受损害,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保护其中的钱财不被窃取,而这些人就是守陵人。
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中的
最后一个朝代,派遣专人看守皇陵的传统自然也不例外。可是清朝覆灭距离现在已经有了
一百多年的历史,为何清东陵现在还有人在为他看守呢?这些人
是什么身份,又有谁来为他们支付报酬呢?
清东陵位于
河北唐山附近,距北京城不远,是清朝皇室的陵墓建筑群之一,里面埋葬了清朝大部分的皇帝及
皇室人员,是我国早期保护较为完整的皇家陵墓园林之一。
皇家陵墓讲究得比较多,除了陵园的
风水问题,还有规模和陪葬品。按照惯例来说,地位越高的人自然可以享受越大的规模,他的陪葬品也自然也会是最多的。
为了保护陵园中的物品
不受侵害,清朝朝廷也专门设置了看守陵园的官员。他们大多是满旗子弟,虽然在皇陵中不用上朝,但他们仍然享受官职待遇,还是令人羡慕的
世袭制,祖祖辈辈都需要守在陵园之中。
守陵人的身份是很特别的,尤其是清朝这种十分
注重血统的民族,作为清朝皇室的守陵人,自然要求他们的
血统纯正。要知道古代帝王都是世袭制,为了显示对陵园中
祖先的敬意,所以守陵人也必须是血统纯正的皇室人员才可以。
但是在古代时期,由于各地
战争混战,导致许多人打起了皇室陵墓的主意,譬如三国时期的曹操,便是用陵墓中的金银
作为军饷,养活自己的部队,为了保护陵园
免受损害,所以后世还要求守陵人必须是
身体强壮的男人。
作为守陵人,他们的任务也
非常的简单,就是保护好陵园,防止陌生人的进入。平常时间,便是做一些
洒扫的工作,保持陵园内的整洁卫生就可以。
1912年,清政府灭亡。清朝虽然灭亡了但
清东陵仍然存在,陵园中的宝物也存在,还是需要
守陵人继续工作。而当时掌管国家政权的是北洋镇府。
守陵人无奈只好找北洋政府
索要报酬,而当时的北洋政府曾允诺照顾皇室遗孤,所以他们也一并担负起了支付给
守陵人的报酬,并派遣了部分人员与守陵人一起看守皇陵。
令人感到气愤的是,1928年,军阀孙殿英来到
清东陵进行打劫,不仅将慈禧太后和乾隆皇帝的陵墓
进行了破坏,还带走了陵墓中的大部分陪葬品。听说当时被他从陵园中运出的金银珠宝多达30多箱,然而碍于孙殿英当时
手中的兵力,北洋政府并未对他进行制裁。
没过多久,北洋政府
便被推翻了。随着北洋政府的推翻,
新中国建立了。新中国建立后,国家对这些文物进行了挖掘和保护工作,而守陵人也因此保留了
自己的职位,成为了公职人员,为国家
守护陵园,国家也向他们支付相应的报酬。
结语:守陵人作为从
古代延续至现在的一种职业,承载了许多厚重的历史,使得守陵人看起来也变得厚重起来。但新时代的守陵人,是保护国家财务不受侵害的
工作人员,是属于国家的
公职人员。
守陵人也是历史的
见证者,它见证了一个朝代的兴盛到衰落。见证了历史的发展,这也告诉了我们
一个道理。没有什么权利是永久的,所有的辉煌都是暂时的,谁都无法逃脱
生老病死的规律。我们只有安安稳稳地过好每一天,才不算
浪费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