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军六十军是云南王龙云麾下的主力部队,在抗战期间,尽管云南人口不多,但还是输送数十万大军出滇抗战,而其中最令人熟知的,便是第六十军。
1945年10月,在抗战胜利之后,蒋介石很快过河拆桥,把云南王龙云赶下了宝座,继任云南省主席的是龙云的表弟卢汉。
为了牢牢控制住滇军,卢汉撤换了大量亲近龙云的将领,其中六十军军长一职由卢汉亲信曾泽生接任。
很快,这支滇军主力也不可避免地卷入到了国共内战之中。
一,远调东北,三次受重创
1946年春,国共刚刚在东北战场停战没多久,国民党就撕毁了停战协议,调兵遣将,抢占战略要点,准备开始全面进攻。
蒋介石为了达到让杂牌部队卷入内战,又利用内战削弱其实力的目的,将在越南受降的六十军和第九十三军海运到东北前线。
第六十军抵达东北后当即被分解使用,三个师全被拆散作为辅助部队协助新一军,新六军等中央系王牌部队作战,以至于曾泽生成了“光杆司令”,能够指挥的只剩下军直属部队而已。
对于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将六十军给嫡系部队充当护卫的做法,滇军官兵皆是愤愤不平,但抱着为云南,为滇军争口气的想法,还是忍下了这口气,曾泽生多次向长官部请求部队归建,费尽力气也只要回了一个暂二十一师,其他两个师依然在给嫡系当保镖。
1946年5月,国民党军队在占领了长春,四平之后继续向北进攻,随后便占领了松花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先头部队已经逼近哈尔滨,对东北民主联军总部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东北民主联军决定在中长铁路南段发起进攻,以切断敌人的南北运输线,负责作战的是韩先楚的四纵。
这块地区的战略地位不言而喻,鞍山,海城都是辽南工业区的一部分,扼住了国民党军队北上或南下的交通要道,但驻守此地的,却是被嫡系看不起的杂牌六十军。
韩先楚先对鞍山发动猛攻,滇军一个团坚守三天后便全军覆灭,接着,民主联军又将兵锋对准了海城,驻守海城的正是六十军的主力一八四师,师长潘朔端面对民主联军的猛攻完全招架不住,连忙向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告急。
杜聿明立刻命孙立人率第一军前往救援,但孙立人此时正因为杜聿明偏袒黄埔系的新六军而非常不满,因而只是按兵不动,消极怠工。
恰好此时,之前于鞍山被俘的滇军官兵给潘朔端带来了民主联军的书信,里面写的自然是希望潘朔端能够举行起义,不要再为蒋介石卖命打内战。
潘朔端此人虽出身于黄埔军校,但本就与共产党人交往较多,再加上老蒋歧视杂牌部队的种种做法也让他很是,不满,权衡再三,终于决定发动阵前起义。
潘朔端带着自己手上的两千七百余人在海城发动起义,随后又命令驻大石桥的杨朝纶团也响应起义,但杨朝纶并不想跟着潘朔端起义,因而只是佯装谈判,拖延时间,希望能够等来杜聿明的援军。
这样的小把戏被民主联军轻易识破,立即发动进攻,全歼杨朝纶团。
一八四师海城起义,是国民党军首次在东北战场上成建制的起义,这让老蒋十分震动,而那个被歼灭的杨朝纶团,并没有跟着潘朔端投到民主联军,团长杨朝纶带着一些旧部偷偷跑了出来,后来以这些人为班底组建了新的一八四师。
曾泽生及六十军官兵得知一八四师起义及覆灭的消息后,均是愤怒不已,刚刚到东北一个月,就丢掉了一个主力师,对滇军官兵的打击可想而知。
为了安抚六十军官兵,杜聿明先是将六十军所属的一八二师调回了曾泽生手里,同时,杜聿明和东北行辕主任熊式辉先后前来表示慰问,并传达了蒋介石重建一八四师的决定,这才让六十军官兵的情绪稍稍平复。
但没多久,刚刚重建的一八四师又被调给了新六军配属指挥,再次剥夺了曾泽生的指挥权,这让六十军上下皆是愤怒不已。
1946年10月,国民党军队为了实行“南攻北守”的作战计划,便将六十军调到了吉南地区担任铁路线的守卫任务。
但没过几个月,1947年2月时,六十军的暂二十一师又在海龙损失了一半的兵力,不仅如此,刚刚重建的一八四师被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来回调动,结果在梅河口遭到民主联军的痛击,八千多人丢掉了七千多,基本上算是全军覆没了。
这两场战斗打下来,六十军直接损失了一半的部队,可谓是元气大伤。
1947年6月,为了守住吉林市区及其附近地区,六十军不得不收缩兵力,并且再次重建一八四师,这时,东北解放军大举进攻四平,未能将其攻克,东北保安长官部认为解放军损失惨重,要求吉林守军截击撤退的解放军,此时曾泽生手里也就一个一八二师是完整且还有战斗力的了,没成想这支部队一派出去又遭到解放军重创,本想打个胜仗,结果却是损兵折将,这让六十军官兵的士气跌到了谷底。
1948年春,卫立煌考虑到战略要地四平被围,而长春守备力量不足,决定进一步收缩兵力,放弃吉林,专守长春,四平,沈阳,锦州等要地,以等待关内援军。
于是第一兵团司令官郑洞国赶到吉林,下令六十军撤往长春。
二,长春起义促成十万大军投诚
六十军撤到长春后,与新七军一起编为第一兵团,曾泽生为兵团副司令兼六十军军长,同时,为了补充六十军兵力,郑洞国将暂编五十二师调给了曾泽生。
说是补充兵力,可这个师的师长李嵩是老蒋的嫡系,压根就不听曾泽生的命令,而且老蒋此举也是有意让李嵩监视六十军,连补给弹药和物资都是优先给暂编五十二师,这让曾泽生如何咽得下这口气。
与此同时,随着国民党军在东北战场的接连战败,让长春被解放军围得如铁桶一般,守军均是士气低落,此时连嫡系部队都无意作战,更不要说一直被瞧不上的杂牌六十军了。
曾泽生和部下思来想去,觉得六十军是肯定不能再跟老蒋混下去了,只有起义是最好的办法。
而如果要起义,首先就是得拔掉六十军里的钉子暂编五十二师,曾泽生策划了几天后,以开作战会议为由邀李嵩及部下三个团长到军部开会。
这几人不知曾泽生的意图,刚刚走进军部就被扣押了起来,接着副师长欧阳午被同样的方法扣住了 。
1948年10月17日晚上,六十军与解放军交接防地,18日早晨撤出了长春,向九台开进,参加解放军 。
六十军的起义,迅速导致了新七军的投诚,随即郑洞国亦向解放军投诚,长春就这样被解放了。
第六十军加入解放军后被改编为解放军第五十军,不久后入关南下,参加了鄂西战役,进军大西南,随后回师湖北参加生产。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开始,第五十军跨过鸭绿江,打出了赫赫威名,五十军回国后于1985年被撤销,这支从云南走出来的部队一路参加了抗战,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立下了赫赫功劳,可谓是战果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