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52年,吴国桢参加蒋介石寿宴,返程发现汽车轮胎被动了手脚
创始人
2025-07-13 12:31:47
0

作为民国时期,“独裁专政”的代表人物,

蒋介石

的性格一直都是十分的孤僻多疑,而且心胸狭隘。

除了他的第三任妻子宋美龄和长子蒋经国之外,蒋介石很少去信任别人。

即便是那些跟了他几十年、一直对他忠心耿耿的下属,蒋介石也是始终对他们保持着一个怀疑的态度,绝不会赋予其完全的信任。

都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一个政党的首脑性格如此诡谲,手底下的人自然也难以团结起来。

所以,不论是在民国执政时期,还是败退台湾之后,国民党的内部,一直都存在着派系之间的斗争,而他们之中的争权夺利也从来没有停止过。

政治问题,也成为了国民党几十年来都未曾消除的“顽疾”。

而曾经备受蒋介石信任的

吴国桢

,就是因为卷入到了一场极为特殊的政治斗争当中,最终差一点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暗杀而命丧黄泉...

令人惊异的事件

1952年10月31日,蒋介石的65岁大寿在台北郊外的一个野山官邸当中举办。

当天晚上,整个台湾省的高层人物,以及各界的名流人士,纷纷驱车来到这里,为这位左右台湾省政局的“大佬”祝寿。

而当时自认为是蒋介石亲信的“台湾省主席”兼“保安司令”的吴国桢,自然也是带领着自己的家眷尽数到场,来为自己政治生涯上的“伯乐”庆祝生日。

“祝委员长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刚一进门,吴国桢立刻就拿着早已准备好的礼物,来到蒋介石的面前,极尽努力地向其谄媚。

毕竟,虽然名义上吴国桢是台湾省的“一把手”,可谁都知道,背后真正的掌控者,一直都是蒋介石本人。

看到吴国桢到来以后,蒋介石也是亲自相迎,将其带到了自己的座位旁边让其坐下,这也能看出他对于吴国桢有多么的重视。

不过,在蒋介石的一番笑意之下,眼神中却透露出了一丝复杂和诡异的情绪。

半个小时以后,各方人士陆陆续续地到齐,随后大家一起享受了这顿丰盛的晚宴。

虽然在饭桌上时不时地有人向蒋介石来敬酒为其祝贺,但是有几人是真心又有几人是虚假,这便难以说得清楚了。

当晚宴过了一半的时候,酒过三巡,吴国桢的胆子也变得大了起来。

于是,他就趴在蒋介石的耳边,小声地问道:“委员长,您看经国的那件事?”

还没等他说完,蒋介石立刻变了脸色,随即有些不愠地回答到:“我自有考虑,你无须多言。”

这句话一下子将吴国桢吓醒,连忙向蒋介石道歉,随后赶紧坐回了自己的位子上。

虽然在当时热闹的晚宴中,两人的这个互动较为隐秘,但是,还是被旁边的几名身着黑衣的神秘人员给注意到了。

而蒋介石也对几人做了一个包含深意的眼神。

不一会儿,这几名黑衣男子就消失在了宴会之上。

晚上9点刚过,宴会正式结束,来访的客人一一向蒋介石告别,而在晚宴中如坐针毡的吴国桢,也是第一时间从官邸离开,驱车下山回家。

只是他没有留意到的是,背后有一双诡异的眼睛,一直牢牢地盯着他那离去的车影。

等吴国桢的专车行驶到半山腰的时候,他的夫人黄卓群突然肚子一阵剧痛,于是就让司机停下来跑去方便。

结果,等到夫妇两人回来的时候,只见司机慌忙地跑了过来。

“车子没法开了,出故障了。”

听到司机的话语,吴国桢有些纳闷,自己的车明明是不久前刚换的,而且是台湾当局专门供给给官员的美国货,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毛病呢?

随后,司机的一番话语让吴国桢吓出了一身冷汗。

原来,这辆车的三个车轮上面的几个螺丝不知道什么时候滑落了。

如果继续往前开的话,到下坡转弯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将轮胎甩飞,连人带车跌入山谷里面。

“幸好中途停了下来,要不然可出大事了。”

听到司机的话语,黄卓群长舒可一口气,深感自己一家人的幸运。

然而,吴国桢却不这么想,他知道:这一定是有人动了手脚!

而敢对他这个“台湾省主席”下手的,除了蒋家父子以外,不可能再有其他的人!

也正是这件事让吴国桢明白,蒋介石已经对他起了杀心,所以不敢再久留台湾。

于是,在第二年的3月,任期结束以后,吴国桢立刻向蒋介石递交了辞呈,并连夜带着家人逃向了美国,从此以后再也不敢回来。

为何蒋介石要派人在吴国桢的车子上动手脚?这个“台湾省主席”究竟是何来头?他在晚宴上对蒋介石说的话又到底是何用意呢?

年少热血,从政后误入歧途

如果要谈起吴国桢的经历,那就要用“一失足成千古恨”来形容了。

1903年,吴国桢出生在湖北建始的一个普通人家之中。

年少的吴国桢十分上进用功,在学堂里,他的成绩名列前茅,年仅11岁,就考进了天津的南开中学,与周总理成为了校友。

当时的周总理,已经是南开中学的社团领袖了,经常带领学生们参加一些反帝爱国的活动。

而年幼的吴国桢也对自己的这位比他大五岁的学长十分崇敬。

在加上当时吴国桢的哥哥是周总理的同学,吴国桢也与周总理相识,两人很快就成为了关系匪浅的至交。

在那段岁月里,吴国桢深受周总理的感染,心中也培育起来了一颗热烈的报国之心。

当时流行着一股“留学归国,壮大国力”的风潮,所以在临近毕业的时候,周总理选择了东赴日本留学,学成归来救国的道路。

而吴国桢原本也想要继续追随周总理的脚步,前往日本,但是当时他已经考上了清华的赴美留学培训班,所以只能与周总理分道扬镳,各自发展。

在临别之时,周总理还特意嘱咐了自己的这位小学弟:

“要记得学成以后所担负的责任和使命,一定要找到一条能够挽救国家的道路。”

而吴国桢也一直将这句话牢记在了自己的心中。

然而,让两个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正是因为不同的留学精力,也让彼此在之后的人生中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在赴美留学之后,由于当时中美两国之间的差距很大,吴国桢对美国的强盛大为震撼,所以他开始对美国宣传的那套共和制度十分推崇,认为这就是拯救中国的路线。

于是在回国以后,他立刻选择投身于更加亲美的国民党阵营当中,并且还跟宋美龄、孔祥熙等人走得非常近。

也正是由于具有留美的经历,这让吴国桢经常能与一些在中国考察的美国官员打成一片,蒋介石觉得,吴国桢是一个可以帮助他拉近与美国之间关系的纽带。

再加上同样对美国文化极为赞赏的宋美龄等“亲美派”的推荐,吴国桢在国民党内的地位也一路高升。

从一个小小的汉口土地局长,接连升任了湖北财政厅张、重庆市长、以及国民党外交部政务次长。

如此飞快的升迁速度,也可以看出当时蒋介石对吴国桢有多么的重视。

1941年,在国共二次合作期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皓电”,强令驻扎在黄河以南的新四军主力部队,以及八路军分部,在一个月之内返回黄河以北。

并在新四军和八路军进行转移的时候,有预谋地对驻扎在皖南地区的新四军发动突袭围剿计划,

这便是著名的“皖南事变”。

在事情发生以后,受到中央的指派,周总理亲自前来与国民党方面代表进行谈判,而国民党方面负责谈判的,正是吴国桢。

时隔多年,老友再次相见,却早已经没有了当初同甘共苦的豪情,有的只是身处对立面的隔阂与嫌隙。

在谈判的时候,眼看对方迟迟不肯放掉被抓走的众多战士和革命同志,周总理一连对吴国桢发出几个提问:

为何背叛革命理想?为何要分裂抗日队伍?为何要自己人打自己人?

这几个问题一下子将吴国桢怼得哑口无言,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于是恼羞成怒愤然离场。

这也让曾经至交的两个南开高材生,彻底走向了决裂。

可能也正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这让蒋介石对吴国桢更加欣赏了。

子啊“皖南事变”发生没多久以后,吴国桢又升任为了国民党的宣传部部长。

这个时候,他也不过才四十岁出头而已。

年纪轻轻,平步青云,这也让吴国桢越发地自傲了起来。

本以为自己的政治道路会一路平坦下去,然而,不久之后,吴国桢陷入了一个政治斗争当中,这让他的政途急转直下,最终不得不选择逃去美国。

落魄的生涯末期

1945年,在抗战胜利以后,吴国桢被调任为了上海市长。

没过多久,解放战争爆发,经济市场受到了波及,资本家们开始大肆囤积物资,使得市面上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当时立志要整顿上海局势的

蒋经国

,先后将几个资本集团的核心人物给抓了起来。

然而,吴国桢却觉得蒋经国这番动作不但将自己的这个市长给“架空了”,还违背了美国的那套“资本自动调节市场”的理念。

于是,在蒋经国查到孔祥熙儿子

孔令侃

头上的时候,吴国桢立刻跳了出来,与孔家一起向蒋介石“状告蒋经国”。

由于孔家和上海的几个资本势力是国民党背后的支持者,许多打仗的经费都要从上海这几个家族中来。

为了不想“后院起火”影响到前线的战事,蒋介石紧急叫停了蒋经国的经济治理计划。

这起事件也让蒋经国与吴国桢彻底交恶。

后来,国民党在大陆失利败退台湾,吴国桢也取代了陈诚,当上了“台湾省主席”一职,并且还兼任了“保安司令”。

这让吴国桢误以为自己的政治地位已经不可撼动,开始正面与蒋经国进行较量。

除了在各种政策的制定上反对蒋经国以外,还三番两次地跑到蒋介石的耳边去“打小报告”。

这可犯了蒋介石的大忌。

要知道,吴国桢不过是蒋家的属下,重视他也不过是因为要拉拢与美国之间的关系。

而蒋经国可是蒋介石的亲儿子,是国民党政权的接班人,孰亲孰远本就是一目了然的事情。

而且蒋介石本就是个多疑的人,吴国桢在当上了“台湾省主席”以后,接二连三的大动作也让他开始怀疑吴国桢的本质意图。

于是逐渐在心中对其起了杀意。

1952年,在蒋介石生日前,吴国桢再次向蒋介石“弹劾”蒋经国“利用特务干涉政务”的事情,这让蒋介石下定了杀他的决心。

于是在寿宴当晚,派遣“保安队”的人,在吴国桢的车子上动手脚,希望制造出一场车祸来“暗杀”吴国桢。

不过,最终这个暗杀计划由于出现了“意外”而未能成功。

当吴国桢逃向美国以后,依然对蒋氏父子的独裁和心狠手辣的政治手段耿耿于怀,多次在电视台的采访中痛斥台湾当局的混乱。

这也让双方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兀。

蒋介石对吴国桢的“叛逃”十分憎恶,在他离开之后,立刻公布了吴国桢的“十三条”罪状,放眼道:

只要他敢回到台湾,就立刻将其枪毙!

而吴国桢最终也在没能回到台湾省和祖国大陆的土地上。

1984年6月6日,吴国桢在美国的家中病逝,享年81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沈阳一男子在机动车引擎盖贴车衣... 极目新闻记者 马浩然 近日,辽宁沈阳一男子展示在车辆的前引擎盖上养鱼,引擎盖与车衣之间充满着水和鱼,...
上海一维也纳酒店被曝浴巾里掉出... 近日,有女子入住维也纳国际酒店(上海浦东机场自贸区店)时,发现浴巾里面掉出一个拆封后的情趣用品,引发...
原创 难... 有多少人爱读武侠故事,就有多少人不喜欢它,爱读武侠故事的人自然是向往书中那种快意恩仇的人生,而不喜欢...
原创 德... 这几年有很多西方学者,喜欢拿中国和1914年前的德国做对比,那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原因很简单,因...
原创 赵...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这是民间对《三国演义》中武力值最高的几员武将的排名。赵云在这个排...
原创 他... 新华社香港分社成立于1947年,在香港正式回归之前,新华社香港分社主要承担两项任务,其中第一项任务是...
原创 李... 公元617年,天下大乱,农民起义军蜂起云涌,统治阶级内部也分崩离析。李渊在其次子李世民等人策划下,决...
原创 隋... 细腰扎臂膀,双肩抱拢,体态妖娆。——《兴唐传·第九十回》 这是《兴唐传》中关于隋唐女将新月娥的描写。...
原创 刘... 从刘备创业开始,赵云便跟随刘皇叔东征西讨。相对于关羽张飞的亲疏,马超防御魏军的责任重大,哪怕就是黄忠...
原创 洪...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正如诗中所言,男人立于天地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