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百家姓》
中国是一个多种族多姓氏的国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在古代“姓”和“氏”是分开的,夏商周的时候,因为当时贵族宗法制度规定下只有男子才能称“氏”,而女子多称“姓”,而我们所熟知的《百家姓》中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是出自宋代的一共506个姓氏。
所以我们下意识的就以为我国的姓氏就只有几百个,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在我国文献中能寻找到的姓氏就有5662个,其中三个字的姓氏极为稀少只有146个,复姓2032个,单姓的最多,一共3484个,在所有单姓中人数最多的两个姓氏就是“李”和“王”了。
其中的李姓更是第一大姓,据考证每13个人中就有一个姓李的,所以有趣的是您的朋友或者交际圈的人一定有1位或多位是姓李的。
而“王”起源于皇帝的“姬”姓,人口数量也不遑多让,也几乎达到了13个人种就有一个是姓王的,同“李”姓一样,您的朋友圈中也一定有1位或者多位是姓“王”的,虽说“李”和“王”两个姓氏人口数量相差无几,但在历史上,其中一个姓氏只出过一位皇帝,而另一个姓氏却出了66位皇帝?这是何种原因导致的呢?是某些不知名的因素还是历史背景下的奇怪巧合呢?
天地人和谓之“王”
我国对于名字和姓氏一直是十分讲究,“王”姓的讲究更是登峰造极,在《说文解字》中,我们看“王”姓的构成,3横1竖,最上面的一横代表头顶苍天,最下面一横代表脚下大地,中间的一横代表世间万物,而最后那一竖贯穿其中,将天地万物融汇贯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披靡天下之意,即是代表着“王”姓的至尊之位。
在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皆被称为“王”,但还没有“王”姓这个概念,它真正诞生于世的时间是在周朝的时候,周灵王长子太子晋因直言进谏被废为庶民,虽然其子宗敬仍然在朝中任职,当时的让你因为他们是王族的后代便称“姬”姓的他们为“王家”,这支族人遂以“王”为姓氏。先秦时期,这支王姓为躲避战乱由两王姓兄弟带领分别迁移到山东琅琊、山西太原,在两地繁衍生息。
隋朝时,王姓就已经开枝散叶到全国各地了,在《中国人名大辞典》中,王姓的历代名人达到了2360名的数量,占据了名人姓氏的第一位,其中皇后就有36位,宰相92位,我们所熟知的“鬼谷子”王诩也是王姓中人,“王昭君”、“王羲之”皆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人,但有趣的是,出了如此多英雄红颜的“王家”仅出了1位皇帝——王莽。
西汉时期,“王”姓的皇室威名还没有过多散去,而王莽所在的王氏家族就是当时权倾朝野一朝独大的外戚世家,前前后后就有9人被封为侯位,5人担任大司马,说是最显赫最具威名也不过如此了,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封王拜相的王家后裔不过几代就开始声色犬马、肆意纵横了,庞大的王氏家族出现了内耗,这也很有可能是当时的汉成帝所期望看到的,不希望王家一家独大。
但纵观王莽一辈的后继者,也只有他为人谦恭,心有大志,不光对长辈们十分孝敬,还礼贤下士好不做作,很快王莽的美名传遍了汉朝,24岁的他就开始为官,用了仅仅6年时间就被封为“新都侯”,身居高位但却从未显露自己的野心,官海沉浮数十年,汉哀帝去世,王莽拥立9岁的汉平帝登基,并代理政务,随后排除异己,翦除异党终于在他54岁的时候权倾朝野,登上了最高的权威——皇帝,为自己传奇的一生书写了一个新阶段的开始。
回到现代,虽然王姓在历史上仅诞生了1位皇帝,但截至到2019年底,王姓人口突破了1亿大关,而出自王姓的名人们也越来越多了,内地首富“王健林”、国民女神“王祖贤”、歌手“王菲”......数不胜数,王姓作为百家姓中的中坚力量还将继续发光发热。
功成名“李”
关于“李”姓的源头颇多,有人认为源出于尧舜时期的“嬴”氏,也有人说出自于李子树的图腾概念一说、源于少数民族汉化改姓......等等说法,层出不穷、各为己证。
所以到底源于哪里我们无从考证,但无一例外,李姓的人口基数在先秦时期就开始扩大了,称王拜相的人也不在少数,其中成为了皇帝建立了各个朝代与国家的也常有,西凉的皇帝、成汉的李雄、李班、李期、李寿、李势......但要说真正把李姓登峰造极,最终成就有66位皇帝都出自李姓的原因就不得不说唐朝了。
唐朝时期,李姓贵为国姓,大臣或武将们以被皇室赐予同样的姓氏引以为荣,也把姓“李”作为朝野中的敲门砖,同时皇帝们为了拉拢人心又不用劳民伤财所以也十分喜欢赐姓这种封赏模式,先是徐、张、、安、杜、董、胡、弘、郭、麻、鲜于、阿跌、舍利、朱邪、阿布、罗等氏。
因建国有功被皇族赐姓李,稍后大食国人李诃末将军、李彦升和波斯人李铉、李珣均被王侯赐姓,再后来沙陀、氐、回纥、契丹、高车、吐蕃以及犹太、安息、高句丽、党项等外来少数族裔因功或者内附,多被封赏为李姓。
同时唐朝时的一夫多妻制和较为开放的风气,让李姓得到了空前发展,虽然朝政变化有很多李姓官员被贬流放,但这反而加速了李姓在全国范围蔓延扩散的速度,唐朝的时代也是李姓的时代,在唐朝289年的历史中,李姓皇帝多达26名,这也和当时皇帝动不动就封功成名就的人为李姓的做法有直接关系。历史存在偶然性也存在必然性,这种不知名的细节反而成就了李姓历史中出现了66名皇帝,无“姓”可及。
团结统一,终为一体
但说来说去,姓氏和民族只是我们的代号,昔日的荣誉和名声是古人和前辈们留下来的,在如今和平统一的新中国中,我们还是要想好自己能为别人创造些什么,留下些什么,毕竟我们向外国人介绍的时候自然都会说我们是中国人,而不会说,我姓李或者我姓王了,因为姓氏不同和民族不同这并不妨碍我们同样是中国人,团结一致、奋发向上的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