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剌留学生’明英宗为什么被毛主席称为明朝唯一的好皇帝?
提起瓦剌留学生明英宗朱祁镇大家都不陌生,特别是大明风华的热播更是让他家喻户晓。
正统八年,正式亲政,宠信
王振
,导致
宦官专权
。
正统十四年(1449年),
御驾亲征
,攻打日益崛起的蒙古瓦剌部,发生
土木堡之变
,兵败被俘。期间还发生了叩门事件,即命令边关将士打开城门,放瓦剌也先入城。孙太后联合兵部侍郎
于谦
,扶持郕王
朱祁钰
登基称帝,赢得
北京保卫战
胜利。迎接明英宗回京,安置于南宫。景泰八年(1457年),策动
夺门之变
,废景帝
朱祁钰
,杀少保于谦、名将
范广
,迫害景泰一朝的忠良、功臣,复位称帝,改元
天顺
。
这样一个丧权辱国,残害忠良的皇帝,叩门天子,比起东晋的弱智皇帝
司马衷都不多承让,怎么会被毛主席称赞呢?
原来我们正常人看待问题的视角有问题,明朝确实有很多有能力的皇帝,开疆拓土不在话下,对于大明朝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的。可是大明朝并不是底层农民的国家,他们忍受着沉重的赋税,就如十九世纪的英国纺织工人,日不落帝国每开辟一块殖民地,工人们就要被刮下一层皮。
朱棣对草原民族五战五胜,可是扬了大明朝的威风,可是这威风是建立在数万完全脱产的士兵,无数马匹粮食的基础上的,而这些辎重都是百姓的血汗啊。
所以这样强盛的大明朝对于百姓来说是痛苦的,因为这不是他们的国家;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反观明英宗,虽然使大明朝极大的削弱了,可是他释放了建文帝的后代,废除了殉葬制度,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这样一位对生命如此敬重的皇帝,也不愧被毛主席称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