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人用石碾子辗压出来的中美抗日机场——四川大邑建川博物馆参观有感
题记:2022年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馆日,上午9点笔者就来到了被誉为雪山下的城市的大邑县,并来到了安仁古镇——建川博物馆。
一进博物馆门口就被成都飞机制造公司生产的歼5(FT—5)飞机所吸引,歼5飞机从正前方看完全是一个四川的“川”字。
一、建川博物馆:由二十多个分馆组成,有抗日馆、不忘国耻馆、有川军馆、有中流砥柱馆、有中美合作抗日馆等。但笔者对四川军民用石碾碾压中美抗日机场印象尤为深刻。
二、巨大的碾子:石碾摆在笔者面前,真是让笔者感到非常的震惊,一个个像山头一样大的石碾子摆在这里,这就是活生生的抗日典范,抗日的历史。
这些辗子用于平整、滚压机场跑道,是建好机场的关键。
当时,9个机场施工,只有2台蒸汽压路机,1台柴油压路机。为了加快进度,民工们自制石碾子,重量一般都在6吨以上,最大的达到15吨。
这种庞然大物,都是民工就近从山上劈下巨大的岩石,再一锤锤凿成直径1.5米,长约1.8米,重6吨以上,圆筒状的石碾子。
石碾子运到机场后,还要加上四五十米长的粗壮牵引绳,牵引绳再分出很多细绳索,套在民工肩膀上。
当时每个机场都有20多个这样的石碾子,需几十甚至上百人方可拉动。
和拔河一样,拉石碾必须一起使劲,因此一个号子手是少不了的。大家需听从统一口令,一起用力拉动石碾。
在初期,由于配合不行,经常会有人跌倒受伤。更有甚者,有人在石碾滚动后摔倒,被压死压伤。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后,一个拉石碾的队伍,基本都是同一个村的人,这样大家相互照应,也不会有语言上的障碍,配合起来更加默契。
三、中美共同抗日(中美盟军):由于四川的机场提供了美机的燃料补充,因而中美空军的作战能力,并没有失去,中国居民又在大后方,四川成都的远郊以及广汉邛崃新津和彭山等地建设的新的机场,他们建设的新机场远比以前那个机场观察跑道更长,前后有40多万农民自带工具,和90天的口粮步行前往工地。勤劳善良朴实的中国的农民,他们甚至都没见过飞机,他们知道这是为了更早地打败侵略者。
四、美国国防部前部长麦克拉马拉介绍:美机B29从印度越过高山到成都。必须在成都加油后,轰炸日本八幡的钢铁厂,在中国成都加燃料补给后返回印度。中美双方的媒体都把这次行动描绘成一个伟大的胜利。1944年12月18日。中美空军对汉口的轰炸。使日军在华中的主要空军基地。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五、冈村宁次在日记中承认。对笛器的猖獗活动几乎束手无策。我方空路交通处境极为艰难。到1945年3月侵华日空军,失去了空战的力量,在战争结束前5个多月。就终止了空中行动。
六、石碾碾压出了民族解放的跑道
四川民众修筑机场用碾子。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作为盟国的美军开始介入中国战场,为配合美军对日军的空中打击,四川的民众用最原始的工具石碾子修筑军用机场,这是1943至1944年间修筑当时世界第一大机场新津机场及巩峡桑园机场时用的石碾子,大的重15吨,小的重5吨。四川民众用这种最原始的工具碾压出现代化的机场跑道,也碾压出了民族解放的跑道。
综述:四川是日军没有踏进过的省份,四川儿女是出川抗日,是历史上出兵人数最多的省份,共计350余万人,为我国抗战胜利立下了卓越功勋。
四川军民就是这样,人力物力两方面都做出了不可埋没的贡献。而以石碾辗压机道更是压出了民族抗日救亡的民族解放大道。当然这也是中美蜜月期的一短暂回忆,当今的美国也不是原来中美合作抗日时的美国了。